天天看点

明天四月初九送穷日,老话说“三月怕初七”,为啥怕?

作者:懒羊三少

嗨,大家伙儿都知道,咱东北人过日子有很多讲究,尤其是一些老传统老习俗,更是代代相传。明天就是四月初九,这一天在老辈子人眼里可是个重要的日子,叫“送穷日”。啥是“送穷日”呢?其实就是咱们老百姓在这一天把家里的穷气、晦气都给“送”出去,希望接下来的日子里财源广进,日子越过越红火。有福之人,评论区留下一句:“一顺百顺,菩萨保佑”,为自己、为孩子、为全家接福纳福。

明天四月初九送穷日,老话说“三月怕初七”,为啥怕?

送穷日这天,咱们东北有些地方讲究打扫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把屋里的垃圾、破烂儿都给清理出去,象征着把穷运和倒霉事儿也给扫出门。还有的地方会准备一些简单的祭品,像是馒头、糖果啥的,供在门口或者院子里,算是祭祀穷神。这样一来,希望穷神带着穷气走,留下富裕和好运。

三月怕初七:有啥讲究?

老话说“三月怕初七”,这又是啥意思呢?咱们来掰扯掰扯。三月初七在老一辈人眼里可是个忌讳的日子。传说这个日子里干啥都不顺,容易出岔子,办事儿不成,所以大家伙儿都尽量避开在这一天做重要的事儿。

那为啥三月初七这么“怕”呢?其实这和咱们中国的传统农历和节气有关系。三月初七往往是清明节前后,清明节大家都知道,是祭祖扫墓的日子。这时候天儿还冷,地儿还潮湿,所以在这个时节容易生病、出意外。这种自然条件导致了人们对三月初七的忌惮,时间一长,就变成了一种传统习俗。

明天四月初九送穷日,老话说“三月怕初七”,为啥怕?

东北人送穷:传统延续

说起送穷,咱东北的习俗可不少。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过四月初九,那时候总是觉得这一天特别有意思。奶奶会提前几天准备一些供品,叮嘱我们一定要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的,说是不能给穷神留地方。到了四月初九这天,早早的就把供品摆在院子里,然后烧些纸钱,嘴里念叨着“送穷送穷,富贵盈门”。

如今虽然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年轻人不太在意这些传统习俗了,但咱们做儿女的不能忘本。每到四月初九,我还是会按照老规矩来,打扫屋子,摆上供品,虽然不烧纸钱了,但心意是一样的。这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对先辈们的尊重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送穷日的现代意义

现代生活节奏快,很多老习俗逐渐被人遗忘,但咱们也不能完全抛弃这些传统。送穷日,虽说是个古老的习俗,但其背后的意义依然适用于今天。它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来整理一下自己的生活环境,清理积压的杂物,不仅仅是为了干净,更是为了心情舒畅。毕竟,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能带来更多的好心情和好运气。

而且,送穷日也是一个提醒我们要勤俭节约、合理生活的日子。虽然现在物质条件好了,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勤俭持家,永远不过时。希望大家在送穷日这天,能够通过整理和清扫,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井井有条,让自己的心情更加愉快。

明天四月初九送穷日,老话说“三月怕初七”,为啥怕?

结语

四月初九送穷日,老话说“三月怕初七”,这些老传统老习俗都是咱们祖辈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好好传承。无论生活怎么变化,这些习俗背后的道理依然适用于今天。愿大家在送穷日这天,把穷气扫出门,把好运迎进家,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越来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