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49年,军统少将周镐被秘密处决,妻子16年后凭一本日记为他正名

作者:梅香如故

一个浓重的悲剧笼罩在周镐的一生之中。他本是一位热血青年,怀抱救国救民的理想,却不小心卷入了军统这个权力的漩涡。在那个动荡混乱的年代,周镐似乎做出了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选择,甚至被指控为"汉奸"。然而,在他死后很多年,他的妻子吴雪亚凭借一本日记,终于为他伸冤昭雪,揭开了他曲折人生背后的种种隐秘。到底周镐经历了什么?他做出那些看似"背叛"的选择,是出于什么原因?

1949年,军统少将周镐被秘密处决,妻子16年后凭一本日记为他正名

一、理想青年的抗争之路

周镐出生于湖北省罗田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祖上世代务农为生。尽管家境贫寒,但他的父母对教育子女抱有极大的热忱。他们节衷缩食,甚至卖掉了家中仅存的几亩薄地,只为供养周镐在私塾读书。

1949年,军统少将周镐被秘密处决,妻子16年后凭一本日记为他正名

少年时代的周镐品学兼优,尤其喜爱读书,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也怀有强烈的关注和忧患意识。私塾先生经常对他讲述国难家贫,激发了他要为国家作出贡献的雄心壮志。毕业后,周镐怀揣救国救民的理想,毅然决然报考了武汉的随营军校。

在军校期间,周镐展现出了过人的军事天赋,但对学校中"蒋化"思想教育的做法深恶痛绝。他坚持个人独立思考的价值观,与其他学生形成了鲜明对比。随着时间推移,周镐对此的不满情绪越来越流于表面,在一次思想测验中更是公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最终遭到学校除名。

离开学校后,周镐虽已失去深造的机会,但凭借军校所学,他很快就加入了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成为一名低级军官。在那里,他目睹了国民党内部腐败残暴的一面,愤怒油然而生。1933年,第十九路军发动了"反蒋行动",周镐也踌躇满志地参与其中,不料行动失利,他不得不中断军旅生涯,怀着遗憾返回家乡。

然而,厄运并未就此避开周镐。国民党特务早已盯上了这个"不臣之徒",在他途经福建时将其生擒,关押在狱中。面对宪兵军官的审问,周镐诚恳说明自己参与"反蒋"的原因,是出于为民请命,为国惭愧的赤忱之心。幸运的是,负责审问的竟是周镐的一位老相识,他亦深有同感,于是为周镐开了一个天窍——加入军统。

就这样,一位怀揣救国理想的青年人,竟不知不觉已踏上了一条叉路,前方将是惊心动魄的经历,甚至是生命的重大考验。这一切的发生,注定了周镐饱经沧桑的一生将不平凡,充满了离奇与传奇色彩。

1949年,军统少将周镐被秘密处决,妻子16年后凭一本日记为他正名

二、军统内的蜕变和重生

进入军统后,周镐一开始并不受重用,只是在武汉站做一名普通的站员,接触不到任何隐秘信息。然而,机缘巧合之下,他意外得到了周伟龙的赏识,职业生涯迎来了转机。

周伟龙在军统内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他不仅是军统的核心人员,更是戴笠结拜的兄弟和军统元老。凭借周伟龙的提携,周镐如虎添翼,短短数年间便一路高升,从站员直至上校科长。戴笠本人对这位新晋上校也是百分之百的信任有加。

1943年,戴笠突然将周镐秘密召见,亲自将他升任为少将军衔,并委任他前往南京,秘密重建南京潜伏站,为日后发起"大反攻"做准备。同时,戴笠透露接头人竟是臭名昭著的汉奸首领周佛海,语带调侃地说"你们会相处得很好的,他还是你的本家呢"。

显然,这是一个危机四伏的艰巨任务。周镐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打扮成商人模样,带着译电员绕道前往南京,途中还曾遭到周佛海派人盘查。进入南京后,周佛海虽安排了人手接应,但始终没有见到周镐本人,对他也是戒备重重。

1949年,军统少将周镐被秘密处决,妻子16年后凭一本日记为他正名

原来早在1940年,周佛海手下的特工就曾缴获过一部军统电台,并将其控制在自己手中,与重庆方面一直保持着联系。面对此等狡猾之辈,周镐必须步步为营,暗中为戴笠搜集情报,同时又表面上为周佛海工作,两面下注。

然而,随着战事的变化,局势愈加扑朔迷离。为了生存,周镐别无选择,只能继续在这危机四伴的处境中周旋。他开始暗中给新四军运输军火物资,为国民党敌对势力提供协助,同时也没有放弃与重庆方面的联系。

这种"三面间谍"的生涯,注定了周镐将置身于危险之中,随时可能身陷囹圄。果不其然,在蒋介石的重重猜忌下,他终于在1946年遭到逮捕,被投入狱中。就在他即将绝望之际,一个意外的人物出现了,改变了周镐未来的命运轨迹。

三、在汪伪政权中周旋

出狱后,周镐沦为一名赋闲人员,生活陷入了艰苦境地。就在这时,一个令他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了。原来在他入狱期间,汪精卫刚刚在南京组建了汪伪政权,正着手招揽人才。周佛海作为亲汪分子,自然而然成为了汪精卫手下的重要人物。

1949年,军统少将周镐被秘密处决,妻子16年后凭一本日记为他正名

周佛海记挂着当年周镐在南京期间为他效力的旧惠,主动将他的名字推荐给了汪精卫。于是,周镐受命前去汪伪国防部任职,担任第二处处长一职,负责谍报工作。就这样,一名本应效忠中央政府的军统特务,竟然身陷伪政权的核心机构之中。

在汪伪政权内,周镐表面上接受周佛海的领导和安排,负责处理一切谍报事务。但实际上,他暗地里却一直在为重庆方面的戴笠搜集有利的军事情报,成为一名长期潜伏于敌营的间谍。

1944年春,伪军向皖南进军,曾一度对新四军构成严重威胁。为了帮助新四军渡过难关,周镐利用职权,暗中指使手下将一批军火和物资运往新四军驻地,为新四军筹集了大量的军需物资。

同时,周镐还时常利用电讯联系重庆方面,汇报敌情动向。在汪伪政权高层对重庆方面的怀疑日益加重之际,他更是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秘密接应从重庆空投的特工进入南京。

在这种情况下,周镐不得不费尽心机周旋于汪伪政权和国民政府之间,成为一名"三面间谍"。他时而配合重庆方面行事,时而又不得不按照汪伪政权的指示办事,生怕暴露了身份遭到杀身之祸。

1949年,军统少将周镐被秘密处决,妻子16年后凭一本日记为他正名

然而,尽管如此小心翼翼,周镐最终还是逃不过蒋介石的猜忌和报复。1946年,在一次会晤中,蒋介石突然当面质问他:"你在伪区到底在干什么?我怀疑你已经变节了!"

就这样,周镐被蒋介石下令逮捕,再度被关进了狱中。眼看自己的生命就这样走到了尽头,周镐心中五味杂陈,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到底是出于何种动机,也开始产生了一些怀疑和迷惘。

四、狱中重生理想信念

这一次,周镐在狱中度过了将近两年的囚牢生活。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段看似绝望的岁月,却让他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信念。

在狱中,周镐偶然结识了一名徐姓地下党员,这名共产党人给了他极大的思想启迪。徐楚光原是一名基层共产党员,因为事发曾被关押在这里。两人通过书信频繁交流,周镐深受徐楚光革命理想和坚韧信念的感染和鼓舞。

1949年,军统少将周镐被秘密处决,妻子16年后凭一本日记为他正名

徐楚光生动地向他讲述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里,人民的生活是多么安居乐业;讲述了在延安等地,党和人民同甘共苦的动人场景。周镐仿佛看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新中国图景,内心受到了极大触动。

同时,徐楚光也循循善诱地分析了国民党统治的黑暗和腐败,周镐颇有同感。二人通信中,不乏对蒋介石等国民党统治集团的严厉批评和谴责。渐渐地,周镐对国民党的态度发生了根本转变。

就在这时,1947年的重大变故来临了:戴笠遭到暗杀身亡,军统核心力量瓦解。周镐由此获释重见天日,但他的生活却陷入了空前的艰难处境。作为一名"汉奸"和叛徒,无人可以信任和雇佣他。

在这种绝境中,周镐被迫靠在街头兜售人力车维生。但就在这个艰难的时期,徐楚光那句"不要放弃理想和信念"的话却始终不绝于耳。周镐意识到,自己一生追求理想的路途虽然坎坷曲折,但从未真正放弃过。

于是,他再一次毅然立下决心,不再受制于国民党和汪伪集团的摆布。在徐楚光的引荐下,周镐主动接触了中共南京地下党组织,全力投入到解放战争的洪流之中。

1949年,军统少将周镐被秘密处决,妻子16年后凭一本日记为他正名

从这一刻起,曾几度徘徊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周镐,终于彻底解开了心中的痼疾,坚定地站在了正确的立场和阵营。一个被视为"汉奸"和叛徒的男人,就这样重新燃起了革命的理想之火。

五、殉难与真相大白

投身革命后的周镐,毫不犹豫地加入了中共南京地下党组织,成为他们在敌后阵地中的一名重要情报员和联络员。利用自己在汪伪政权内部的人脉关系,他为地下党提供了大量宝贵的军情情报。

1948年,国民党军阀孙元良被解放军打败投降。在他们获释的第一批俘虏名单中,竟然出现了周镐的名字。地下党为了确保周镐的安全,专门伪造了一个汉奸身份,并将他秘密转移到了解放区。

进入解放区后,周镐与地下党的同志们团聚,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勉励。他立即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毫不犹豫地表达了自己永远追随共产主义革命事业的决心。

1949年,军统少将周镐被秘密处决,妻子16年后凭一本日记为他正名

然而,就在周镐准备投身到新的斗争生涯之时,一个突如其来的灾难却降临在了他的身上。

1949年7月,周镐奉命前往上海执行一次秘密任务,谁知不幸遭到了一伙残余国民党特务的袭击和围捕。在一场激烈的枪战中,周镐虽然奋勇反抗,但终因寡不敌众,被生擒活捕。

按照当时的战争法规,作为一名叛徒的周镐理应被就地正法。令人震惊的是,国民党方面不但没有这样做,反而将他秘密带走,并不透露下落。一时间,关于周镐被俘的消息在党内引发了极大的震惊和关注。

直到1965年,周镐的妻子吴雪亚方才查清了那段令人揪心的结局:原来周镐在被俘后遭到了残酷的审讯逼供,最终在1949年10月的某一天被秘密处决了。而那本记录了周镐最后一段岁月的日记,成为了吴雪亚为丈夫伸张冤屈的关键证据。

凭借日记的记载和一些有力线索,吴雪亚找到了当年参与处决周镐的关键人物。经过多年的信访和上访,终于在1965年,周镐被最高人民法院平反,摘去了"汉奸"的污名,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

一个曾经身陷权力漩涡、理想信念偏差的人,最终在毕生追求中重新燃起了理想之火,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周镐的一生虽然饱受磨难,但他的精神一直熊熊燃烧,最终成为照亮人们前行道路的一盏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