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学生新型啃老悄然出现,家长却被蒙在鼓里,到处炫耀子女优秀

作者:老朱话内外

#精品长文创作季#

大学生新型啃老悄然出现,家长却被蒙在鼓里,到处炫耀子女优秀

当今社会就业难度大大增加,很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待在家中没有事情可干,如今更是演变成一种新型的啃老方式。

家长们却没有意识到,依旧被蒙在鼓里到处炫耀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却不知道这样反而会毁了孩子。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看完这篇文章告诉大家这种情况背后的原因。

大学生新型啃老悄然出现,家长却被蒙在鼓里,到处炫耀子女优秀

一、学历内卷,毕业即失业

如今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太多,对于整个社会来讲已经供远远大于求,那么势必有很多大学生没有办法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

而现在大家却面临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那就是毕业之后就很大概率会失业在家,这是为什么呢?

现在的学历在不断“贬值”。就拿二十年前来讲,那个时候一个大学生对大家来说是非常珍贵的存在,毕业之后根本不愁找不到好工作。很多学校还会分配工作,可以说是顺风顺水。

但是现在,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大家就要面临这个尴尬的问题,那就是找不到工作。

大学生新型啃老悄然出现,家长却被蒙在鼓里,到处炫耀子女优秀

而这些找不到工作的人就会“内卷”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当一个大学生毕业之后没有办法找到需要本科毕业生的岗位,那么就会去寻找一些本来需要专科文凭的岗位。

当越来越多的人这样做,那么原本需要专科学历的岗位,招聘需求就会变成本科学历。

不仅仅是本科毕业生,硕士研究生也要面临同样的处境,只不过会比本科生好一点。

当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会向下兼容,去应聘需要本科学历的工作,这样也会导致本科毕业生找工作更难了。

大学生新型啃老悄然出现,家长却被蒙在鼓里,到处炫耀子女优秀

五年前的本科毕业生能找到的工作,现在的研究生也不一定能找到,这就是差距。

在这种就业状况下,很多本科毕业生无法接受这种心理落差,他们也无法忍受自己上了这么多年学,最后只得到这样一个结果,因此就会产生逆反心理。

不愿意去工作或者是频繁地换工作,就业状况不容乐观,能保住一个工作就是较为困难的事情了,更不要说频繁跳槽。

不得不说,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难度真的很高。那么到底怎么样才算是比较好的工作呢?

大学生新型啃老悄然出现,家长却被蒙在鼓里,到处炫耀子女优秀

在采访了很多毕业生之后可以得到结论,这些学生从小在家里没受过苦,他们觉得自己毕业之后自然能拥有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

但现实情况却和他们想象的截然不同,而他们理想中的工作就是公务员,事业编以及双休的企业。

因此可以看到的是,每年考研和考公务员的人数呈现出直线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场竞争中来,果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为了得到一份好工作,这些毕业生大多存在这样一种心理,那就是不找到一份让自己满意的工作就待在家里一直找。

大学生新型啃老悄然出现,家长却被蒙在鼓里,到处炫耀子女优秀

很多家长觉得是自己孩子争气,因此到处炫耀孩子有多么出色,可是这难道是一种正确的行为吗?

专家指出,有多少年轻人是真想在找工作,又有多少年轻人是在逃避现实开始啃老呢?

家长们不要再盲目夸赞孩子,认清现实才是最关键的事情。

大学生新型啃老悄然出现,家长却被蒙在鼓里,到处炫耀子女优秀

二、所谓备考,到底是真是假

临近毕业,应届生会选择考公还是考研,甚至有些人会做两手准备,一边准备考公一边准备考研。

统计显示,这几年参与到考研大军中学生已经超过五百万,并且很有可能还会继续增加。而在这种情况下,各大高校的研究生录取人数却在不断缩减。

总的来讲,研究生的录取率甚至达不到10%。那么剩下没考上的人呢?他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这就出现了一种较为畸形的现象,很多毕业生觉得自己的本科学历没有竞争优势,因此决定通过考研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大学生新型啃老悄然出现,家长却被蒙在鼓里,到处炫耀子女优秀

一年考不上就继续考,两年考不上甚至还会考三年和四年。看似是一种坚持不懈有毅力的行为,可本质上却是在逃避现实。

对于这些学生来讲,他们在备考期间没有办法取得任何收入,只能住在家里依靠父母给的生活费来维持生活。

吃父母的用父母的,这何尝不算是一种新型啃老方式呢?而且最为关键的是,绝大多数三战乃至四战的人,根本就没有用心在备考。

考研的难度确实比较大,有些人可能第一年因为种种原因导致考研失利,然后希望在第二年弥补这些遗憾。

大学生新型啃老悄然出现,家长却被蒙在鼓里,到处炫耀子女优秀

第二年继续努力之后成功上岸,这种行为当然是值得鼓励的。可是很多人往往是打着备战考研的旗号,实际上待在家里虚度光阴。

每天学习的时间没有几个小时,大部分都在玩手机或者睡觉。偶尔拿出资料学习一个小时,就要休息一整天,造成了一种自己每天都很忙碌的假象,实则没有任何收获。

大多数父母也不懂考研知识,他们只是在背后默默支持孩子的行为,并觉得这是孩子在寻求自我提升,自然应该无条件支持。

而且在父母眼中,孩子确实每天都忙忙碌碌,做家长的自然倍感欣慰。也正是在这种假象之中,父母被欺骗了一年又一年。

大学生新型啃老悄然出现,家长却被蒙在鼓里,到处炫耀子女优秀

三年乃至四年都没有考上的绝大部分人,都是在家啃老而不是真正备考。除了考研的人,考公务员的人自然也存在这种现象。

在大多数家长眼中,公务员是非常好的工作,无论是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都比较高。一旦孩子考上了公务员,那在家长心中就是有大出息的人。

因此在得知孩子要考公务员之后,家长自然会给孩子提供各种支持。可事实上,考公务员的难度和成本非常大。大多数公务员的岗位每年只招聘一个或者两个人。

某些热门岗位的报考人数更是突破了一万,这么多人来竞争一两个名额,可想而知难度有多么大。

大学生新型啃老悄然出现,家长却被蒙在鼓里,到处炫耀子女优秀

而且更重要的是,考公务员还有面试,面试成绩在最终录取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并不是说,只要通过了笔试就已经可以高枕无忧了。

由于考试难度较大,备考公务员往往需要一整年的努力。这就意味着一旦考试失败,就相当于自己一整年的努力已经白费了。

这么大的成本让很多人都无法承受,可这对于某些啃老族来讲却是一个很好的借口。

他们可以用考公务员难度太大来考好几年,从而心安理得地待在家里啃老。家长们也不好意思催孩子出去上班,也就更加纵容了这一行为。

大学生新型啃老悄然出现,家长却被蒙在鼓里,到处炫耀子女优秀

三、调整好心态,杜绝新型啃老

这些行为当然是不对的,无论是站在个人担当还是社会责任上来讲,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后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有能力负担自己的生活成本,同时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作为毕业生,首先要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难道自己是真的很想考研或者是考公务员吗?还是只是为了盲目跟风逃避找工作这个现实呢?

如果是盲目跟风,那么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因为一个人要明确自己的人生规划,不能按照别人的人生来走。

这样下去,最大的可能就是一事无成,最终什么都没有得到。

大学生新型啃老悄然出现,家长却被蒙在鼓里,到处炫耀子女优秀

要认清现实,不要沉浸在想象中无法自拔。现实就是现在的大学毕业生能找到的工作不如十年前的大学毕业生,当离开了学校这座象牙塔走入社会中后,要学会接受这种落差。

人总不能在父母的庇护下生活一辈子,暂时的焦虑是正常现象,但总要学着接受现实。

如果只是一味地逃避,那么就会变得越来越难以接受现实,自己的处境也会变得越来越尴尬。

等到自己拿着考公考研当借口消磨了三四年时间之后,到了不得不找工作的时候只会更加焦虑。

大学生新型啃老悄然出现,家长却被蒙在鼓里,到处炫耀子女优秀

还是要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大学生之所以对现在能找到的工作不满意,很大程度上和自身能力也有关系。

现在很多大学生上了大学之后,并没有学习到足够的专业知识能够为以后找工作增加优势。

他们甚至在学校虚度光阴,每天上课玩手机,甚至逃课出去玩等。也就导致了他们自身能力不足,自然和一些岗位的要求不匹配。

再加上自身学历并不占优势,因此自然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大学生新型啃老悄然出现,家长却被蒙在鼓里,到处炫耀子女优秀

这个时候最有效的方法其实是提高自身能力,无论是从学历还是自身能力,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出努力。

但也不要产生执念,考研和考公都不是百分百成功的,努力之后不留遗憾就好。

大学生新型啃老悄然出现,家长却被蒙在鼓里,到处炫耀子女优秀

结语

毕业大学生确实要面临很严峻的就业形势,但是大家也要注意把握好尺度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不要为了逃避现实而盲目去跟风,要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和目标,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发展,最后的结果总不会太差。

这种新型啃老方式并不值得提倡,毕业生还是应该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去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

参考链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8535179294185196&wfr=spider&for=pc

就业选择更多元,新兴行业吸引力增加,毕业生持续积极求职……2024大学生就业力报告出炉-新闻晨报-2024-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