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八路军司令员外出侦察,归来时哨兵不问口令,直接将司令员射杀

作者:陈石头本头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敌人通常会采取各种封锁政策,敌后的抗日物资就变得十分匮乏了,很多武器弹药乃至生活物资都得靠八路军战士们自己缴获,那些鬼子使用的罐头、钢盔、药品等物资也都成为了战场上的“抢手货”。

然而,也有过因为“日本装扮”遭到误伤的情况出现,康俊仁司令就遇到过这样一件事。

八路军司令员外出侦察,归来时哨兵不问口令,直接将司令员射杀

所向披靡的康大队

每次在伏击日寇打扫战场的时候,很多八路军官兵都会拿走所有武器弹药、生活物资,来改善一下驻地的生活,对于过惯了“苦日子”的各位将士而言,收获的时候总有应接不暇的感觉。

1938年初,林彪曾在一场伏击战后得到了一件上好黄呢子大衣,还特意挑选了一匹“千里雪”,一日清晨,他骑着东洋马、身着大衣外出,因为大雾非常遮挡视线,晋绥军的哨兵误以为林彪是日本军官,直接开枪将他打成重伤。

事情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后果,中央和八路军总部高度重视,并下令禁止军官私自身着缴获日寇的装备,以免再度发生误伤的情况。

虽说中央已经下发了通知,但仍然会有些将领在打了胜仗后留个纪念,因为那代表着他们的胜利成果。

谁都不愿意看到另外一个悲剧的发生,可那个悲剧还是在康俊仁的身上发生了。

八路军司令员外出侦察,归来时哨兵不问口令,直接将司令员射杀

康俊仁是八路军历史上的一位杰出干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作为周村村长的他听闻共产党“减租减息”,于是号召起全体村民同旧社会作斗争,大家烧毁了地主契约、纷纷举起大旗,很快,康俊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也就是说,误伤林彪的事情是在康俊仁加入组织之前。

日寇经常袭扰,康俊仁也认定:只有建立武装才能免受欺负。

他把自己的想法向上级领导汇报,中共夏县县委书记指示他参加冯虎林领导的游击队,看看能不能做一下冯虎林的工作,争取让这支队伍成为革命力量。

有了康俊仁的加入,冯虎林游击队的力量不断壮大,日伪军时常遭到攻击,也想着怎么能把游击队给解决掉。

同时,地方有个名叫贾真一的特务头子也注意到了康俊仁与冯虎林,他打着“野战军”的招牌想要用高官厚禄的方式拉拢冯虎林,冯虎林是个有骨气的人,他不愿接受所谓“改编”,可他牺牲后,部下王文海坐不住了。

八路军司令员外出侦察,归来时哨兵不问口令,直接将司令员射杀

王文海在与贾真一接触的过程中接受了改编,可贾真一却后知后觉地发现:王文海除了接触他以外,还接触了很多中共党员。

于是,贾真一便以“发饷”的名义将王文海的部队全部集中在喜闻县城内缴了械,还当场直接杀害了王文海。

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打破了中共条西地委的布局,在1941年,组织上决定让康俊仁自己成立一个自己的抗日武装,命名为夏县抗日游击队康大队。

由于冯虎林、王文海都已不在人世,康俊仁的影响力很大,很多明明已经接受了贾真一改编的人员自己又跑了回来。

为了形成更大的影响力,康俊仁当即决定发动几场恶战。

同年年中,康俊仁率部击毙了在当地为非作歹的土匪头子张树森,收缴了一批装备弹药。

随后,康俊仁再度出动,伏击了运送物资的五六百日伪军,而且不到半小时就结束了战斗,缴获了大量民用物资。

八路军司令员外出侦察,归来时哨兵不问口令,直接将司令员射杀

这些捷报对当地的影响很大,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加入康大队贡献一份力量,不到两个月,康大队就发展成一支近千人的抗日力量。

面对这支本土生长的抗日力量,日寇也无可奈何,因为很多康大队的成员都在本地长大,他们非常了解当地的地理环境,时不时就能突然冒出给敌人致命一击。

穷苦百姓口口相传康大队的英勇事迹,而那些日伪军宛若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恨不得赶紧把康大队一网打尽。

于是,在8月日寇调集了两万多兵力,沿着铁路线进发想要“剿灭”康大队。

康俊仁深知敌人这次是有备而来,若是硬碰硬只会吃亏,于是他当即命令部队化整为零、各自为战,能打的时候狠狠去打,打不了的话马上就走,这样才能确保游击队的力量不受损失。

在局部战场上,日寇的火力通常很猛,康大队队员损失惨重,不得不连忙撤退,这也让敌人认为康大队基本被摧毁。

八路军司令员外出侦察,归来时哨兵不问口令,直接将司令员射杀

而就在日寇洋洋自得时,康俊仁便会抓住时机狠狠反击,再度让日寇摸不着头脑。

组织上也经常帮助康俊仁分析局势、总结教训,康俊仁回来后也不断想办法召集隐蔽起来的战士,还发动大家上山寻找国民党溃军丢下的武器弹药,无论日寇怎么“围剿”,康大队依然能够活跃在中条山一带。

时机渐渐成熟,条西地委也决定将部队正规化,这样也能扩大游击区、建立根据地。

就在此时,贾真一的部下李永贵带着300多人袭扰百姓、掠夺钱财,康俊仁听闻后怒不可遏,集中精兵700多人从三面包夹李永贵,仅仅一个小时就结束了战斗。

老百姓听闻后无不拍手称快,这也给了康俊仁更大的决心:彻底铲除贾真一。

八路军司令员外出侦察,归来时哨兵不问口令,直接将司令员射杀

紧接着,他又集合精兵强将,采用各个击破的战术,用了两天一夜的时间将贾真一的800多人全部打散,当这些事传回各个村庄内,那些热血男儿们纷纷主动要求加入康大队,这也让康大队的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充。

由于发展快、作战能力强,康俊仁所领导的部队成为了中条山地区的主要抗日武装力量。

经过组织研究后,1943年11月太岳第五军分区成立,由康俊仁担任司令员,柴泽民担任政委。

如此一来,村长康俊仁摇身一变成为了司令康俊仁,原本他该亲眼目睹战争的胜利,可就在抗战胜利的前夕,他却因为一次意外永远地离开了。

八路军司令员外出侦察,归来时哨兵不问口令,直接将司令员射杀

因意外而倒在黎明前夜

正因为多次在反“扫荡”中屹立不倒,当地的老百姓都非常崇拜康大队的士兵,而康俊仁本人更是多年来从未改变,他爱打抱不平,深得乡亲们的爱戴,大家也将他视为“保护神”,遇到什么事情也喜欢找他去拿主意。

和很多其他八路军司令不同,康俊仁没有当过红军,是从游击队领导人发展而来的,虽然军分区成立的时间不长,可在康俊仁的带领下大家依然打了很多大胜仗,缴获的日军弹药、装备不计其数,几乎所有战士手上都有点东洋货。

军分区成立后,政委柴泽民认为:现在党在河东地区的抗日武装已经有了不小的规模,这也同样意味着我们将要肩负起更加艰苦、壮大的作战任务,身上的担子很重,这一带的老百姓也都靠这支队伍了。

由于八路军的力量发展壮大,日寇加大了“扫荡”的频率,每次出动的人数都达到了四五千人,他们宛若一群群蚂蚁盘在公路上,只要有点风吹草动,日本鬼子就会再度倾巢而出。

八路军司令员外出侦察,归来时哨兵不问口令,直接将司令员射杀

这些事也让康俊仁十分焦虑,眼看就到了1944年的春节,他想让当地的老百姓都过个好年。

有一天,康俊仁对柴泽民说:“估计很快就有恶仗要打了,我们现在对于山下日本鬼子的驻防情况还不了解,很难做到对战局有数,我想带上两个人下山去看看,侦察一下情况。”

柴泽民担心康俊仁遇到危险,连忙摇头否决:“康俊仁同志,你作为司令员,部队都要靠你全面指挥,你自己去下山侦察太危险了,还是派别的同志去吧。”

多年来的游击作战经验,康俊仁早已习惯了通过事先摸查情况来指挥,他还是坚持要去:“眼看着敌人就要打上来了,我们不能等在这里被动挨打,必须要去打反击战,但是弄不清楚敌情我不好指挥,不管危不危险,我都要下山。”

司令员与政委在这件事上起了争执,可康俊仁始终称自己就是夏县人,对这一带的地形十分了解,其他同志去也会遇到风险,若是情报没办法传回来,这场仗还是不好打。

八路军司令员外出侦察,归来时哨兵不问口令,直接将司令员射杀

既然已经拦不住了,柴泽民还是无奈地点了点头,对警卫说:“还是让司令员走一趟吧,这样他才能真正心中有数。”

由于冬季的气温非常寒冷,康俊仁就穿上了缴获而来的日军黄呢子大衣,并把一把刀别在了自己腰间,骑着马就出发了。

侦察的情况很顺利,康俊仁在21日深夜率领小队回到了军分区驻地。

深夜四处都是雾气弥漫,康俊仁满脑子都想着接下来该如何部署作战,没想到他带着小分队刚刚走到驻地外围时,突然响起了一声枪响。

小分队的战士马上想去保护司令员,这才发现走在最前方的康俊仁已经中枪倒地,他连一句话都没有说出来,因为那发子弹正中要害部位。

愤怒的战士连忙上前查看,发现开枪的人竟然是军分区门口站岗的哨兵,得知自己射杀了司令员,那名哨兵也心急如焚、懊恼不已。

八路军司令员外出侦察,归来时哨兵不问口令,直接将司令员射杀

原来,那位小战士执勤时发现雾气很大,所有哨卡都增配了警备,他巡逻的时候听到有声音,便立即警觉起来。

当走路的声音越来越近,他刚准备问通行口令,却发现队伍的前方走着一个“日本军官”,哨兵猛然联想到“日寇夜袭”,那这个时候还问口令就没有意义了,于是这名哨兵立即开枪射击,这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司令员牺牲了,给部队带来了很大的伤痛,不过开枪的哨兵并没有受到处罚。

太岳军区也为康俊仁的事情专门开了会,再度要求所有将士们要引以为戒,避免类似的事情再发生。

牺牲的那一年康俊仁只有36岁,若是没有这次意外,那么他在第二年就能看到抗日战争的胜利,他当过村长也当过司令,本该为新中国作出更大的贡献,却因为自己的过失牺牲在黎明前夜。

八路军司令员外出侦察,归来时哨兵不问口令,直接将司令员射杀

若是他还活着,在1955年应该能够被评选为将军。

与他共事的柴泽民后来还当过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等职务,他还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驻美国全权大使,见证了中国不断走向世界的过程。

参考资料

  1. 康俊仁之死 《柴泽民在河东》
  2. 中共抗战英烈:康俊仁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八路军司令员外出侦察,归来时哨兵不问口令,直接将司令员射杀
八路军司令员外出侦察,归来时哨兵不问口令,直接将司令员射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