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社论:扫码即得现金?快递单上二维码牛皮癣广告是谁设计的骗局?

作者:天予杜哥
社论:扫码即得现金?快递单上二维码牛皮癣广告是谁设计的骗局?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快递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快递业务的快速发展,一些不法分子也瞄准了这一领域,将目光投向了快递单上的二维码广告。这些广告以“扫码就送”、“扫码送20元”等诱人的口号吸引消费者,但实际上却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这种快递面单广告看似简单,实则暗含多重风险。首先,它们通过制造紧迫感和好奇心,诱导消费者扫描二维码。然而,在扫码后,消费者往往发现所谓的“大奖”只是空欢喜一场,更多的是需要不断拉人助力、下载软件等繁琐操作。在此过程中,消费者不仅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还可能在不经意间泄露了个人信息。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广告背后的商家往往利用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进行精准营销,甚至可能将信息出售给第三方,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一些不良商家还可能通过诱导下载的软件进行恶意推广或诈骗,给消费者带来经济损失。

社论:扫码即得现金?快递单上二维码牛皮癣广告是谁设计的骗局?

快递单广告的泛滥:谁为“福利”买单?

当我们满心欢喜地拆开包裹,却发现手中的快递单上赫然印着“扫码就送”、“扫码领现金”等诱人的广告,心中难免产生一丝疑虑。这些广告真的如其所言,只需轻轻一扫,就能轻松获得所谓的“福利”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所谓的“福利”广告,往往只是一个幌子,背后隐藏的是各种诱导消费、收集个人信息的陷阱。消费者扫码后,往往被引导至各种电商平台或充值页面,所谓的“现金”或“代金券”往往伴随着消费条件或门槛,让人望而却步。

社论:扫码即得现金?快递单上二维码牛皮癣广告是谁设计的骗局?

这些广告是如何出现在快递单上的呢?

据了解,快递单广告的来源多种多样,既有电商平台和快递公司自身的广告业务,也有第三方打单软件为了引流而植入的广告。其中,部分电商平台提供的打单系统默认面单上带广告,而关闭广告的设置却异常隐蔽,让商家难以察觉。而一些中小商家为了节省成本,选择使用免费的打单软件,这些软件中同样充斥着大量的快递面单广告。

社论:扫码即得现金?快递单上二维码牛皮癣广告是谁设计的骗局?

快递单广告的危害,侵犯消费者权益,破坏行业生态快递单广告的泛滥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更对快递和电商行业的生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首先,这些广告往往以虚假宣传、夸大其词的手法吸引消费者,误导消费者进行不必要的消费。消费者在不了解真相的情况下,很可能因为轻信广告而遭受经济损失。

快递单广告的存在也加剧了行业内的不正当竞争。一些商家为了获取更多的流量和曝光度,不惜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广告宣传,这不仅损害了其他商家的利益,也破坏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社论:扫码即得现金?快递单上二维码牛皮癣广告是谁设计的骗局?

快递单广告还可能引发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快递单广告收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进行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等违法活动,给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这些二维码广告并非快递公司的官方行为。正如多家快递公司在接受采访时所表示的,他们提供的快递单基本都是空白的,加印二维码广告的渠道太多了,屡禁不止。那么,这些广告究竟是谁印的呢?

据调查,这些广告主要来源于一些第三方打单软件。由于这些软件免费提供给驿站商家使用,因此在其中植入广告成为了它们的盈利模式。这些软件通过引流的方式获取收入,而在快递面单中植入的广告也鱼龙混杂。商家在使用这些软件时,往往会忽视或难以找到关闭广告的设置界面,从而导致广告出现在快递单上。

社论:扫码即得现金?快递单上二维码牛皮癣广告是谁设计的骗局?

消费者对这些广告的态度又是如何呢?从抽样调查来看,超半数的快递单上印有“扫码就送”诱导广告。然而,实际上这些广告并非直接送现金,而是引导消费者进入电商平台的购物页面,或者提供充值送话费的链接,需要消费者先行充值。这种以福利为名诱导消费的行为,让消费者感到被欺骗,对快递行业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那么,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快递单上二维码广告的监管力度。对于违规印刷广告的企业和个人,要依法予以严惩,形成强大的震慑力。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对快递行业的监管,规范快递单的印制和使用,确保快递单的清洁和安全。

社论:扫码即得现金?快递单上二维码牛皮癣广告是谁设计的骗局?

在收到带有二维码广告的快递单时,不要轻易扫描,以免上当受骗。同时,消费者可以通过向快递公司投诉、向工商部门举报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快递单上的二维码广告已经成为快递行业的一个顽疾。要根治这一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快递行业的健康发展,让消费者真正享受到便捷、安全的快递服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