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网红城市总是短命!这魔咒很难破

作者:行走的凉鞋君
网红城市总是短命!这魔咒很难破

从去年的淄博到哈尔滨,再到今年的天水。

有不少人认为这些城市走红是必然的。

然后讲出一大堆理由来,比如:

  1. 地方政府有意营销;
  2. 特色美食;
  3. 商家以诚信为本;
  4. 注重游客体验,不载客;
  5. 地方政府严格监管和引导;
  6. 有烟火气息,接地气;
  7. 旅行成本低,符合当下消费降级等等

如果正如这些人所说,走红是必然,那么请预测下一个网红城市是谁?

说句不好听的话,大多数说走红是必然的人,都是事后诸葛亮,事前猪一样。

事实上,这些网红城市走红的寿命越来越短!

为什么网红城市总是很短命呢?

这背后的原因很颠覆常识和认知。

1

热点都是随机漫步的

如果要轮预测热点这事,应该没有哪个人群能够比股票投资者更有经验了吧。

股市里的这些人,天天都在挖空心思的分析下一个热点是什么。当然也包括旅游热点。

这些预测者里还包括不少机构的高知分子,都是硕士和博士,还去海外镀了金的。

很遗憾,连这些人都无法预测对下一个热点,那么网红城市也不可能事前被预测到。

换句话说,几乎所有的网红城市的走红,仅仅就是因为运气好!

在某个时间恰好发生了某个事,再被某个自媒体点名。

又恰好被抖音的算法疯狂推荐,引起了广泛的转发和议论。

于是吸引了很多人去打卡并在媒体上更加广泛的分享。

只要分享的人多了,就有更大的概率创作出吸睛且精彩的内容。

于是就会引起第二次,第三次的转发和传播。

接着,抖音等自媒体平台的算法也会更加倾向于继续增加对此类内容的分发,从而造成了强者恒强的局面。

就比如前不久的成都迪士尼吧。

这纯粹就是随机发生的一件事,但却把玉林社区一个生活广场给带火了。

自媒体平台更是传疯了。

但仔细想一下,这东西有啥好看的?

比较有趣的是,去的人越多,从众跟风的人就越多。

这个差不多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一个热点从无到有的全过程。

没有人能够事前预测到下一个热点,正如没有人能准确预测到股票市场的涨跌一样。

他们与股价波动一下,遵循随机漫步的原理。

网红城市总是短命!这魔咒很难破

2

年轻人追求与众不同的心理需求

我们从茶饮行业就能知道,热点常常都是短命的。

最近这十几年,全国的茶饮品牌层出不穷。

你方唱罢我登场!

但这些茶饮从口味上来说,有本质上的差别吗?

网红城市总是短命!这魔咒很难破

抖音上经常有让人来盲猜的视频,大多数人根本就喝不出什么差别。

为啥我们总能看到在某段时间会流行某个茶饮呢?

这个跟年轻人的一个心理特性有关。

年轻人都有追逐个性的心理!

上一代人喝的东西,他们会天然的抗拒,否则就显得自己老气横秋了。

而年轻人的代沟可能只有短短的两三年。

所以,我们也总能看到每隔两三年,就有新的热点茶饮品牌诞生。

对于旅游景点来说也一样。

年轻人去年扎堆去的地方,今年大概率就不会去了。否则显得自己跟不上时代。

不幸的是,网红城市的生命周期比茶饮要短得多。

淄博能热半年左右,哈尔滨就只有三个月,天水则缩短到一个月。

这跟现在的造星活动是一个道理。

娱乐公司为了吸引流量,会快速的培养新人来取代旧人。

自媒体为了吸引流量,会快速的创造新内容来捧红下一个城市。当然,这些自媒体事前也不知道自己的内容能否成功圈粉。

3

地方政府玩命卷流量

在过往,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卖地收入。

而现在房地产处于下行周期,加上地方债务本来就重。

于是地方财政相当吃紧。

今年,我们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现象:

  1. 公务员发不出绩效;
  2. 事业单位和国企降薪;
  3. 水电气悄悄涨价;
  4. 高铁涨价;

背后的共同原因都指向了地方财政吃紧。

对于很多小地方来说,年轻人不断外流,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地方政府的负担相当大。

卖地的老路走不通了,只能开拓新道路,寻找新的增长点。

于是各个地方都开始注重旅游市场。都希望能多吸引游客来旅游,从而带动本地消费,保住就业,留住年轻人。

以前地方政府可不会为了旅游上心,但现在地方政府不同了。

各种营销手段都上,严惩不良商家,包装公交车,领导拍短视频宣传本地亮点,积极讨好游客,有求必应......

这些事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这对于游客来说当然是好事,不过各地这么卷热度,热点不就越来越短命了吗?

网红城市总是短命!这魔咒很难破

4

网红城市缺少厚重感

为啥网红城市很难持久?

我们想想现在的流行歌曲就明白了。

为了短频快,歌曲大都是粗制滥造。

商家心里想的就是快速发新歌,不断抢关注度。

网红城市也跟这差不多。

我们能发现,无论网红城市怎么更替,有一些城市始终常年享受着高流量。

为啥?无非就是下面这几个原因:

  1. 经济发达;

经济发达的地区,人流量就大。

人多的地方,才有可能打造出更多的旅游资源,形成群集效应。

比如,我们去淄博可能只能吃个烧烤,但去上海可以逛的地方就太多了。

2.历史沉淀厚;

有历史的城市就有讲不完的故事。

自然就有更多的天生的旅游优势。

比如,西安和北京就有很多故事。

故事里有人物、地点、文物、食物、衣服、艺术品等等。

这些都够游客反复品味。

3.自然资源丰富

有些城市是因为自然资源丰富。

比如,三亚、云南、新疆、四川等等。

这些东西无论给再多钱都不可能造得出来。

这些地方的自然资源都是成群的聚集。游客来逛几次都逛不完。

相反,那些网红城市,可能就一个值得看的景点。

4.有令人上瘾的特色标签

一个城市要持续火,需要有自己的特色。

而且这个特色得让人上瘾,让人欲罢不能,回味无穷。去了一次还想去第二次。

比如,四川的食物,西安的历史,新疆的景色,上海的繁华,大理的民俗,西藏的神秘等等。

一个持续火热的城市常常还不止一个标签。有些甚至多大十几个标签。

而大多数网红城市只有一个标签,且这个标签很单调,没有上瘾性,不能引起游客反复体验。

网红城市总是短命!这魔咒很难破

5

网红城市容易大热必死

由于网红城市的走红通常是一次性因素引起的,所以容易出现大热必死的现象。

第二年,会有新的热点出现,群众的注意力很快就会转移;自媒体平台的流量推送也会跟着转向。

前一年爆红的网红,第二年就爆冷。

这还可能造成很大的损失。

比如,前一年淄博烧烤很火,就有很多商家蜂拥开烧烤店。

结果今年游客比去年少了很多。这些商家就会大量倒闭。

类似的情况在天上麻辣烫上面表现得更是极端,因为天水麻辣烫出圈的持续时间太短了。

6

网红城市注定是红了个寂寞

一个真正吸引游客的城市从来不需要成为网红。

相反,他们是制造网红的机器。

因为这里有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有更多的故事,有更多的软硬件资源,有更丰富的文化活动,有更深厚的人文历史,有多层次感的美食,有众多的标签等等。

网红城市就好比皇帝翻牌子,今晚翻谁,明晚翻谁,谁知道呢?

皇帝后宫佳丽三千,走了旧人换新人。

打造网红靠运气,持续的红,拼的是硬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