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作者: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我们大杭州 记者 王斐帆

本周日,2024浙西天路KOM爬坡赛将重燃战火。让许多没能摇号中签的骑友馋得心痒痒。

57.3公里的连续弯道、累计爬升1800米、整体爬坡难度达到最高的HC级……想想就令人热血沸腾。

上周日,趁着开赛前夕,我带上公路自行车,专程“4+2”(汽车4轮载到起点,自行车2轮骑到终点)前往赛事起点临安昌化,全赛段骑行体验了一番。

在浙西“户外天堂”放飞自我

浙西天路全长139公里,沿途有17个自然村、7个风景区,串联起杭黄世界级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

而浙西天路KOM爬坡赛,精选其中57.3公里的精华路线,并分别在海拔166米、345米、436米、922米和1364米的不同路段设置了骑行驿站,配套日趋完善。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起点8300户外运动中心,就位于“千年古镇”昌化的镇中心,我在路边面馆简单吃了一碗地道的昌化刀削面,买了一瓶水、几根威化后,就背上行囊、独自出发咯。

选择一个人“单飞”,主要是自由。

和装备颇为专业的骑行“大神”相比,本人属于“三无”骑行业余爱好者(无锁鞋、无码表、无风镜),单纯靠板鞋平踏上山,速度无法发挥到极致。而一个人骑行,想快快、想慢慢、想拍照记录沿途的风景,就停下来,没有羁绊。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从8300户外运动中心出发,沿330国道一路向西,前10公里属于热身,一路少有起伏,沿途有美丽新农村、小桥流水人家、风吹麦浪泛起金色涟漪……

耳畔是《现在就出发》的歌声:“远离城市的噪音……去寻找纯净的天空……”,脚下的踏频变得越来越轻快,在进阶加速中放飞自我。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随着往山里扎得越深,沿途的景色也逐渐被连绵的青山、摇曳的竹林和潺潺溪流取代,恍然间骑行在330国道上,有一种骑行318国道的时空错觉。

几乎所有资深骑友都怀揣着一个“骑行西藏”梦,特别是走318国道,骑完全长2142公里的川藏线,它承载着太多人的“诗与远方”。

但骑行“川藏天路”不仅需要耗时1个月,还要当心落石、克服高原反应、避免冻伤、不在乎紫外线把28岁“小鲜肉”晒成58岁“咕咾肉”……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而“长三角”家门口的“浙西天路”就温柔多了,全长139公里,最高海拔不过1500米,不存在高反也没有晒老焦虑,周末一两天就能骑完,还不影响下周一的工作、学习。一路绿水青山,简直是视觉、听觉、嗅觉、心灵上的多重享受。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从里程数上来讲,骑行15.4个“浙西天路”,相当于骑完了整条川藏线。对有“终极骑行梦”的骑友来讲,也不失为骑行“川藏天路”前的绝佳练习场。

在浙西大峡谷的“转山”中重新省视自我

但对我而言,57.3公里的浙西天路KOM爬坡不是练习,而是目前强度最大的一次挑战了。

此前,我也曾参加过多次150公里的骑行赛事,但几乎都是平路,属于骑游性质。而面对体能消耗是平路N倍(坡度越大消耗越大)的爬坡骑行,最远也就骑过余杭径山、临安市岭、德清莫干山、安吉天荒坪,单次爬坡均不超过30公里。

所以,在面对这次全程57.3公里、最高HC级强度的“浙西天路”KOM爬坡赛段,我心里是没底的。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事实上,在热身10公里之后,就逐渐骑行进入了爬坡路段,一边是高山、另一边是溪流,偶尔还会穿过隧道,沿山与溪一路平行往上“蹬”,从高处鸟瞰,人和自行车显得特别渺小。

起初爬坡,我还饶有兴致,毕竟多年来也在西湖龙井爬坡上百次了,驾轻就熟。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于是在千与千寻中骑行,看一路风景,看大峡谷里山外青山、看前路峰回路转。看到浙西大峡谷、浙西天池、相见村等著名景点、村落景区指示牌时,会心生向往;看到象鼻头桥、鱼跳村等颇带喜感的地名,还会忍不住会心一笑。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骑过好汉坡,随着爬坡的不断深入、海拔的持续升高,体能消耗也越来越大。当骑到距起点30多公里处的一处持续长坡时,我的双腿开始变得沉重,呼吸也急促起来,甚至还站起来蹬,一路“摇车”企图加速翻过这个坡。

结果绕完一个坡,接着又是一个坡……紧绷的那口气开始松动,低头双手搭在车把上慢慢踩,车把也开始无力地左右摇晃起来。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干什么?”汗水不停从额头滴落,落在车把上,那一瞬间,我想到了《灌篮高手》中的三井寿,那个在天王山比赛中体力透支,依然不言放弃的“火焰男”。

“我是焰男”“我在临安”“我要骑行浙西天路”,独自骑行,阳光下对影成两人,只能和自己对话。排除彷徨后,我的眼神又开始变得坚毅起来,将耳畔音乐切换成朴树的《平凡之路》,调整好呼吸、控制好踏频,铆足劲往上蹬,蹬蹬蹬蹬蹬蹬蹬……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挨过了内心最动摇的一阵爬坡,终于骑到了大峰隧道口,左拐走华浪线继续向前蹬,不一会儿,前方青山碧潭,高峡出平湖,纯白系的“网红大桥”华光潭大桥就在坐落在绿水青山峡谷间。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桥的一边就是海拔436米的望湖驿站,20多名骑友正在休息、拍照,碧绿的湖水配上蓝天白云,白色大桥、白色栏杆、白色桌椅、白色秋千……美得仿佛浙西天路上的小“圣托里尼”,让我也忍不住停下来拍照、小憩。

在海拔1364米的太子尖驿站超越自我

这群骑友是刚从山顶太子尖下来的,接下去基本以下坡、放坡为主,已然没什么压力。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都快下午3点半了,你这个点上山顶,前面20多公里全程HC级爬坡,下来怕是天都黑了,还是别上去了吧。”一名骑友看我穿着短袖短裤,提醒山上冷,傍晚下坡别冻坏了。

此言一出,我刚点的咖啡瞬间就变得不香了,有一种中国男足打到比赛80分钟落后的紧迫感——“留给中国队的时间不多了!”

于是将冰咖啡一饮而尽,跨上单车,继续向“浙西天路”之巅进发。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最后20多公里,几乎没有上下起伏,属于全程爬坡。海拔也将从436米一路攀升到1364米,是参加上一届浙西天路KOM爬坡赛骑友们口中最“虐”的赛段。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或许是刚小憩、喝过冰咖啡的缘故,一开始我骑得出奇的顺畅。在保持不错踏频的同时,还很享受一路高山、溪水、泉水、梯田、村落切换的画面,看峡谷里水波浩淼,悠然自得。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几乎是马不停蹄地骑到了海拔922米的转山驿站,看到“转山”两个字,首先想到了电影《转山》,一部讲述弟弟为完成哥哥遗愿,独自从丽江骑行山地车经“天路”抵达拉萨的影片,它和彭于晏主演的电影《破风》一起,成为许多自行车爱好者的“初恋”。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在转山驿站买了一块巧克力,三五口嚼完,作为最后10多公里,冲顶前的终极驿站补给。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继续向前,路过了国石村、梅大姐高山生态农场、“太子尖下第一村”峡谷源村……海拔也已经攀升到了1000米以上,高山上天清气朗,分外宁静,耳畔只有大自然发出最纯粹的泉水“叮咚”、虫鸣鸟叫、清风阵阵、树林簌簌声。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冲刺的连续发卡弯“英雄坡”就在眼前。

从“太子尖下第一村”到太子尖驿站大约有7.5公里的爬坡,相当于龙井爬坡(北坡约2.5公里)的3倍距离,平时这个强度并不会为难我,但此时在完成浙西天路KOM爬坡赛50多公里的赛段路程后,双腿已然无力。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距终点约5公里,双腿不停摇摆,车把摇摇晃晃;

距终点约3公里,右侧小腿已经开始凌乱,在抽筋的边缘疯狂试探,我只能下车,喝掉最后两口水、吃掉最后一根威化补充能量;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距终点2公里,右腿肌肉还在不时抽动,就差麻痹了,果断采取“左腿用力踩、右腿顺势搭”的辅助策略;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距终点1公里,希望就在眼前,抖擞精神,开启最后的冲刺!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令人喜出望外的是,最后1公里的冲刺,前600米为上坡、后400米下坡,这让我得以以一个冲刺手的速度和姿态越过“终点”,在山顶游客的赞誉声中,很体面地抵达太子尖驿站。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夕阳西下,原本渐暗的天空突然出现了“佛光普照”的绝美景色,站在太子尖山上一览众山小,远处,村庄、农舍静卧在峡谷里,光韵带来的如梦似幻,让人由衷地感叹“夕阳无限好”。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来自临平的摄友梅大哥正在观景平台上给妻子拍照,自驾而来的他,看到我是骑车上来的,先是佩服夸奖,继而提出也帮我拍几张。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临平摄友梅永锋 / 摄

求之不得——会当凌绝顶,我用最后的倔强,迎着晚霞,高高举起公路车,把第一次浙西天路KOM爬坡胜利的“小小成就”瞬间定格。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一旁的太子尖驿站里,2023浙西天路KOM爬坡赛的“英雄榜”还屹立在山巅,男子组最快1小时35分06秒,是台州名将胡甜甜,女子组冠军何冲的用时也仅有1小时44分,令人叹为观止。

骑行“浙西天路”!我一个人“单飞”

△临平摄友梅永锋 / 摄

我自然无法和骑行“大神”们比成绩,但首次成功挑战如此强度的爬坡路,完成已然是超越,乐在其中。

风驰电掣地下山,在来回全程114.6公里的赛事路段上感受临安“户外天堂”的魅力。

等回到昌化8300户外运动中心,天已经黑了。但心里的路,亮了。

责任编辑:王斐帆

审核:陈奕 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