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五代江浙出土玉器,大饱眼福!

作者:玉痴王红旗

公元907年,随着辉煌一时的唐王朝的分崩离析,中国历史进入藩镇割据的“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地处大陆东南,建都杭州(时称西府或西都),全盛时期共领十三州一军,即杭州、越州、湖州、温州、合州、明州、处州、衢州、婺州、睦州、秀州、苏州、福州及安国衣锦军,范围相当于今浙江全境、江苏南部以及福建北部和上海的部分地区。

五代江浙出土玉器,大饱眼福!

由于吴越国历代统治者奉行“保境安民”的基本国策和“善事中国”的治国方略,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发展贸易、兴佛重教,使得国家安宁,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生殷实,科技进步,文化昌盛,成为十国中的首善之治,史称“钱塘富庶盛于东南”。

五代江浙出土玉器,大饱眼福!

五代 白玉龙形饰件 临安市文物馆藏

五代江浙出土玉器,大饱眼福!

五代 白玉挂饰 临安市文物馆藏

在吴越国杭州地区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些重要的墓葬遗址,如雷峰塔地宫和康陵、水丘氏墓等。这些墓葬出土了许多玉器,其中一些玉器成为了唐宋之交五代时期玉器断代的标准。1996年,浙江省临安玲珑山发现了一座大型五代石室墓,这座墓葬被称为“康陵”,入葬者是吴越国二世王钱元瓘的妃子马氏。

五代江浙出土玉器,大饱眼福!

五代 白玉透雕凤凰花片 临安市文物馆藏

五代江浙出土玉器,大饱眼福!

五代 白玉鸳鸯栉面 临安市文物馆藏

根据康陵墓志记述,马氏是吴越国钱元瓘的王后,该墓葬分为前、中、后三室,出土的遗物包括瓷器、竹器、铜器、铁器、银器、玉器等,其中玉器数量最多,共计逾70件。这座墓葬属于吴越国钱氏家族墓葬之一,被列入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代江浙出土玉器,大饱眼福!

五代 白玉透雕半圆形挂饰(左) 五代 白玉球形挂饰(右) 临安市文物馆藏

五代江浙出土玉器,大饱眼福!

五代白玉牡丹花片(左) 五代白玉鸳鸯饰件(右) 临安市文物馆藏

吴越国钱氏家族墓出土的玉器对研究钱氏王族用玉的情况具有重要意义,打破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墓葬中不见玉器出土的局面,填补了隋唐至清中国玉文化阶段的空缺。这些玉器都具有创新的器型和纹样,对浙江的玉器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吴越国康陵出土的吉语白玉牌饰、雷峰塔地宫的玉童子和玉“开元通宝”钱等,都是同类型玉器中较早的实物资料。

五代江浙出土玉器,大饱眼福!

唐 白玉刻花栉面 水丘氏墓出土 临安市文物馆藏

五代江浙出土玉器,大饱眼福!

五代-吴越国 白玉善财童子 雷峰塔地宫出土

五代江浙出土玉器,大饱眼福!

五代-吴越国 玉雕观音菩萨坐像 雷峰塔地宫出土

五代江浙出土玉器,大饱眼福!

五代-吴越国 白玉开元通宝 雷峰塔地宫出土

吴越国钱氏家族的开发经营为后世浙江玉器艺术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吴越国在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了繁荣局面,被称为“吴越地方千里,带甲十万,铸山煮海,象犀珠玉之富,甲于天下”。到了北宋时期,吴越国的繁盛局面在东南诸郡中是无可比拟的。在吴越国的玉文化中,“开元通宝”玉钱是年代最早的,比北京房山出土的“政和通宝”早了100多年,它是五代时期新产生的专门用来供奉的吉样钱形物。

五代江浙出土玉器,大饱眼福!

南唐 投龙玉璧 台州黄岩宋墓出土

吴越国钱氏家族的文化和玉器遗产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繁荣和文化发达。在现代,这些发现也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五代江浙出土玉器,大饱眼福!

南唐 玉哀册 南京江宁祖堂山南唐二陵出土

玉册,最早见于战国时期,是将玉片连缀成册的一种玉器。随着南唐的兴盛,玉册逐渐成为当时祭祀及封禅仪式的主要物品。其中一件南唐二陵钦陵的玉哀册,就是在南唐开国皇帝李昇的墓中发现的。这件玉册长约16厘米,可惜早年被盗,导致损坏且不完整。

而在五代时期,玉作品出现了以花卉、禽鸟等题材的各式镂空透雕工艺,这成为了玉器进入社会生活的重要记录。这些玉器以其写实的形态、逼真的肖形、生动活泼的表现方式以及精彩的制作工艺,打开了宋代玉器"形神兼备"的艺术特色。这在历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