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龚有俊|我的美国“房东”

作者:心语文化

龚有俊 上海市崇明人,中学高级教师。曾先后担任崇明县教育局副局长、崇明县教科文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副主任、上海市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曾在《人民教育》《上海教育》《上海教育科研》《儿童文学研究》《中学语文》《解放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文学评论、散文百余篇。©本文经授权后发表,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编辑授权(微信:anxinlu)。

我的美国“房东”

——赴美参加头脑奥林匹克决赛

我调到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的第二年(2000年),单位安排我与少年报主编、中国上海头脑奥林匹克协会执行理事长陈伟新一起带队参加在美国田纳西州立大学举行的第21届国际头脑奥林匹克决赛。

头脑奥林匹克(Odyssey of the mind)1976年由美国新泽西州葛拉斯堡罗州立学院教授米克卢斯教授发起。从1978年开始,每年在美国举行一次世界决赛。

这项国际性的动脑动手的创造性比赛,1987年由少年报社从美国引入,1988年少年报社、市少科站(后更名为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和上海电视二台三家合作举办首届中国上海头脑奥林匹克竞赛,并选拔冠军队赴美参赛。由此上海的青少年科技活动增添了一项新颖的融科技与艺术、动手与动脑、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体的体现创造能力和团队精神培养的活动。活动每年一届,迄今持续进行,而且不断发展,参与的区和学校逐年增加,影响力越来越大。

2000年5月,第十三届中国头脑奥林匹克比赛在上海举行,经过激烈的角逐,之后由上海奥林匹克协会对所有项目的冠军队进行评审,选拔了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的团队和上海培佳双语学校的团队参加美国的决赛。参赛团队由两个项目组的学生、教练和学校领导组成,由陈伟新、少年报社党办主任丁伟奋和我带队。

五月下旬我们一行经过芝加哥转机去田纳西州立大学。那天凌晨时分才到达学校,组织方安排我们住进了放了暑假空出来的大学生宿舍。

6月1日比赛在田纳西州立大学的大礼堂举行。

龚有俊|我的美国“房东”

比赛活动是多姿多彩的,赛场上,来自各个国家的参赛队充分展现自己的创造力;赛场外,互相赠送各队设计制作的头脑奥林匹克活动的徽章和队服,还举行了交流活动,我协助老丁布置了一个充满中国风味的展示台,不少人兴致盎然地过来观看。

头脑奥林匹克比赛的入场式和颁奖典礼都是十分隆重,十分有仪式感的。颁奖典礼上宣布一项项获奖团队时,全场都会一次次起立为任何一个团队的成功而欢呼,整个颁奖会群情激奋,集体狂欢。比赛结果新中高级中学的起名为“讨厌鬼”滚蛋的项目团队获得了第三名,培佳双语学校的桐木结构项目“伸缩的结构”荣获富斯卡特别创造力奖。

比赛结束以后我们和当地的头脑奥林匹克协会开展交流活动。由当地协会中的几位志愿者负责安排我们的住宿。我们先在一所社区学校举行了简单的欢迎仪式和交流活动,然后几位志愿者就开车来接我们“回家”,也就是英语说的“homestay”。

龚有俊|我的美国“房东”

我和新中高级中学的小鲁同学分配到一个“房东”,那位“房东”名叫伊芙琳(Evelyn),是一位三四十岁的中年女士,脸色红润,面相和善。她带着她的胖墩儿子乔纳森(Jonathon)来接我俩。我们主客四人先在学校合影留念,然后伊芙琳让我俩坐进一辆蓝色的轿车,安放好我俩的行李,伊芙琳便驾车往她家里驶去。那时我们国内还极少有私家车,看到一个中年妇女自己开车来接我们,感到很惊奇,又很佩服。

龚有俊|我的美国“房东”

伊芙琳家是一栋白色的三层别墅,小楼前面有一个硕大的绿地,停车库和工具房外面还有一个篮球架,以及一个小小的篮球场地。

一到她家的客厅,主人就把住在附近的她的父母叫来了,一起迎接我们两位中国客人,两位老人外表壮硕朴实,亲切和善。我虽说六十年代读中学时学过六年英语,而且英文成绩优秀,能看懂《北京周报》(英文版),但之后从来没有再学过英语,脑海中只剩下一些简单的单词和句子,而且我们那时学的英语很不生活化,大多是政治性的文章和词汇,而且那时重语法知识,轻听说能力,尽管当时因为准备高考我把薄冰编写的一本英语语法书看得烂熟,脑子里有留存的语法知识,却没有听说能力,好在新中高级中学的那位小鲁同学英语极好,他妈妈就在译文出版社做翻译工作,他有着他妈妈一样的语言天赋,于是他就兼做了我的翻译,幸亏有了他我们才得以进行一场愉快的交流,交流中我们知道女主人是一名小学教师 ,好像已经与先生分开生活,儿子在读小学,也是州里举行的头脑奥林匹克比赛的参赛队员。她父母热情而又健谈,乐乐呵呵的始终在和我们亲切地交流。

第二天主人与其他几个“房东”一起驾车带我们去镇上吃披萨。小镇很小只有几家店,诸如超市和披萨店、教堂等。说来可笑,我那时刚从崇明调到市区工作,还不知道披萨是何物,以及如何吃法。待到披萨端上桌,我都不知道如何“下手”,等主人示范后,我才开吃。餐后,主人又带我们去了山上的风景区,那儿,有几近原始的树木,碧水如镜的湖泊,风景秀丽。比之大陆的那些高山湖泊,它更自然,几乎没有人为的东西和一点商业气息。

龚有俊|我的美国“房东”

晚上主人又带我俩去她的姐姐家,车子一直在暗乎乎的树林中行进,直到密林深处,隐约看到一栋白色的别墅和廊下坐着假人的秋千,车子才停了下来,姐姐迎了出来,把我们迎进屋内,只见墙壁上贴满了各种照片,美国人似乎都喜欢这样,往往整面墙贴满照片。她热情地告诉我们自己是一位高中历史老师,单身生活,廊下秋千(荡椅)上的假人正是她的陪伴,以解单身的孤寂。

早餐就在房东家吃,在环境雅致的餐厅及开放的厨房里主人为我们烤面包,煎鸡蛋,又给我们倒了牛奶,让我们自己加入麦片和水果粒,这样的西式风味的早餐我也是第一次吃。

我俩洗澡换下的衣服本来准备第二天自己洗的,没想到第二天起床后发现,细心的房东已经替我们洗好了,让我们感到很不好意思。

第二天晚上,新中高级中学的那位小鲁同学去了他同学那里玩,我一个人在家,尽管有语言的障碍,我还是努力与房东母子俩进行了交流,我凭借记忆中的一些简单的单词和随身带着的一本出国英语常用句子手册,加上用手比划,总算勉强地聊起了家常。

伊芙琳问我家里是否有车,我不无羞愧地回答说没有。确实那时的上海难得有人家有私家车,想不到,二十三四年后的现在,我女儿家有两辆车,儿子家加上工作车有三辆。主人又问起我是否养狗,主人家养了一只白色的小狗,非常讨人喜欢,对我们这两个中国客人也很亲热。我说上海人大多不养狗的。当时确实是这个情况,想不到现在的上海养狗养猫已经基本普及了。数目的英文表达我还记得,于是我就教她俩说中文的一二三四五……二十、三十…..乔纳森很认真地跟我学说中文,而且很快就学会了。没想到,这样的交流也挺有味道,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只要说出几个零碎的单词,不用成句,人家也能领会。

短短的三天过去了,我们要乘飞机去洛杉矶,让参赛团队师生游览一下迪斯尼和好莱坞。要与临时“房东”分别了,没有什么礼物可以表达我们的谢意,我就把我们的参赛队队服、我穿着的一件白色的运动外套给了她儿子,作为一个留念。乔纳森则给了我一张有着金属镜框的小幅肖像照片,胖胖的很可爱,至今我还保存着。我给伊芙琳留了一张正面中文、背面英文的名片。我们还约定,明年春天她们母子俩和地区头脑奥林匹克协会的其他成员一起来上海观摩并参加中国头脑奥林匹克比赛。

伊芙琳开车与他儿子一起送我俩去机场,在机场告别时,我看见她眼眶湿润了。

回国后,2000年的圣诞节,伊芙琳和她儿子给我寄来了新年贺卡,可惜那段时间,由于自己独立写信给国外的能力欠缺,加上突发重病住院治疗,没有给他们回信。但我总以为已经约定明年春天上海举办第十四届中国头脑奥林匹克比赛时他们会过来,我想,到那时我也好好当一下她的“中国房东”。没想到,次年在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头脑奥林匹克竞赛时,她所在的地区仅来了一位叫琳达的负责人。

时隔二十多年,每每想起那位真诚善良的美国“房东”伊芙琳和她的儿子乔纳森,虽然许多事情已经记不真切,但有些细节仍教人难以忘怀。在她家短暂的三天生活中,她热情、友善,想方设法地安排好我们的吃住,尽力丰富我们的生活内容,让我们过得愉快充实。看来,在普通人群中,人性中美好的东西也是没有国界的。

整整二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可爱的小胖墩乔纳森应该也人近中年了,你这一路发展可好?伊芙琳,你或许也已退休了吧,升级做了奶奶了吗?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发布,任何媒体及个人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授权,并在转载时标明出处及作者,谢谢合作。

心语编委会

主 编:陆安心

副主编:施炳刚

视 觉:沈雯逸

本文图片来自作者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END -

龚有俊|我的美国“房东”

Copyright © 2014 - 2024 心语文化

分享

收藏

在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