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项目落地,人气财气聚集,沉寂的村庄热闹起来——小山村乘“光”而上

作者:天眼新闻
项目落地,人气财气聚集,沉寂的村庄热闹起来——小山村乘“光”而上

两年前,位于盘州市大山镇的新光村还是一个偏远的纯农业乡村。老年人在家种地,年轻人则大多外出务工,唯有每年春节时,村里才会热闹起来。

直到2022年4月30日,盘江新光2×66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主厂房浇筑第一罐混凝土,正式在新光村开工建设……这个沉寂于乌蒙山区的小山村,开启了蝶变之路。

两年来,新光村乘“光”而上:盘江新光2×66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建设和运行齐头并进,原本安静的村庄逐渐热闹起来,项目周边店铺林立,产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

项目落地,人气财气聚集,沉寂的村庄热闹起来——小山村乘“光”而上

5月8日,记者来到新光村,远远望去,盘江新光2×66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依山矗立,引人注目。目前,项目1号机组已投入运营,实现发电和营收;2号机组建设有序推进,一季度已完成2号锅炉水压试验、厂用电带电、炉前碱洗等重点工作,预计今年6月底完成168小时试运行后转入商业运行。

下班之后,刘叶红和几位同事相约着前往电厂附近的土灶柴火鸡餐馆聚餐。

“现在附近的餐馆挺多,选择也多。”23岁的刘叶红是新光电厂运行部工作人员,2022年大学毕业后就到这里工作。

项目落地,人气财气聚集,沉寂的村庄热闹起来——小山村乘“光”而上

2022年7月,刘叶红在正式报到前,提前来到新光村看自己今后的工作环境。“一到新光村,我的心就凉了一半。村里只有一家商品不够丰富的小卖部,除了正在施工的项目现场,几乎看不到年轻人。”

“每天下班后只能呆在宿舍,连快递都得到30分钟车程外的镇上去拿。”当年9月,刘叶红开始了每天施工现场和宿舍的“两点一线”生活。

这样的日子,随着项目建设的不断推进悄然变化。盘江新光2×66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是省级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总投资预计55.37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西南地区首个投运的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火电项目,为同类型机组世界先进水平。项目建设期间,带动了大量就业,现场施工人数最多时达4000余人。

项目落地,人气财气聚集,沉寂的村庄热闹起来——小山村乘“光”而上

离家近,收入高,许多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得知家乡建起电厂后,纷纷回到村里,前往项目点务工就业,不少周边乡镇的群众也慕名赶来。务工人员大幅增加,新光村街道也呈现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

宾馆、餐馆、超市、五金店、药店、汽车修理店、快递店等30余家店铺陆续在这个小山村开起来。“镇上有的,现在村里也都有了。”村里热闹起来,刘叶红也不再只有“两点一线”的生活,下班后经常约上同事一起聚餐,谈笑风生。

谈笑间,热气腾腾的柴火鸡端上桌。“慢用,差什么跟我说。”老板李关富是最早回来开店的那批人,现在月收入上万元。

项目落地,人气财气聚集,沉寂的村庄热闹起来——小山村乘“光”而上

今年39岁的李关富是新光村一组村民,20岁那年,为了讨生活走出大山到广州务工。2016年,因为孩子们的出生和父母年纪大了,在外学习了柴火鸡手艺的李关富回到盘州,辗转保田镇、响水镇等地开餐饮店,只为能离家近点。

“2022年,听说我们村里要建电厂,我感觉这是个好机会。”李关富深知,一个电厂的落地,能为当地带来多大的经济活力,当即便回到新光村开起餐饮店。

果然,餐馆开业后,客人络绎不绝。既可以挣钱,还可以照顾父母和孩子,一举两得。如今,像李关富一样,回到村里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

项目落地,人气财气聚集,沉寂的村庄热闹起来——小山村乘“光”而上

眼下,大项目建设和运营正酣,山里村庄的变化正日新月异。

夜晚,盘江新光2×66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建设现场依旧灯火通明,新光村也在电光照耀下越发璀璨夺目。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顾冰洁

编辑 鲁媛

二审 刘定珲

三审 孙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