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四十年前的场景再现,你经历过吗?看了流泪,为什么老了还干活?

作者:三农一姐

导读:40年前的场景,你经历过吗?看着就流泪,看着就心酸,为什么那老一代农民老了还在干活呢?

今天看到一个视频,一个30秒的短视频,回顾了40年前的场景,作为70年代出生的人,突然感觉心酸流泪,似乎又回到了那个年代,那个悲壮而又辛苦的年代,却充满着心酸和无奈!

视频加载中...

这则短视频只是制作了两部分内容:一个是当时交公粮的场景,另一个是当时出医务工打水库的场景!最后我们谈谈为什么那当年的老人现在还需要为养老而拼搏而拼命呢?而在努力的干活呢?

这两个场景作为9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基本上都有那个年代的经历了,那个时候确实非常的辛苦,想一想现在不愁吃不愁喝,感觉都非常的幸福!这也就是为什么老一辈的农民,也就是七八十岁的农民,尽管他们只有100多元的养老金,但问他们幸福嘛?他们基本上都异口同声的说他们很幸福,因为他们赶上了这个年代!

四十年前的场景再现,你经历过吗?看了流泪,为什么老了还干活?

首先我们回忆一下交公粮的事,很多人都不理解!

记得那个年代,家家户户都要交公粮,农民的觉悟都是非常高的,要选择粮食最好的交公粮,插粮食或者瘪子留给自己吃,这就是那一代农民的觉悟。

那时候交公粮都是非常积极,而且每一个村交公粮只有一两天的时间。我们家里共有六口人,我们兄弟4个都比较小,都是70年代初出生的,所以不能够干活。家里只有父亲一个人干农活种地,母亲体质不好也不能干活。

六口人交公粮,一般都是在近200斤,也就一口人需要缴纳30多斤的公粮,交公粮那一天村里下通知以后必须当天要交完,否则第2天再交就会被罚交,得按照30%多交公粮。

由于距离当时公社粮管所比较远,在去镇的路上还有一个高高的山岭需要迈过去,那个时候是用独轮车推着去。一般都是天还没有亮,父亲推着车,哥哥拉着车向公社粮管所去。

到那里交公粮并不一定到了就叫上的,还是需要粮管所的工作人员检验质量,还要扣除一部分砂石,一般是每100斤扣除二斤砂石。所以交公粮必须要多带一部分,否则就不够了。

到粮管所之后需要在那里排队等候,如果有关系的可以提前交,如果没有关系的那就需要排队等候了。记得父亲和哥哥一起去交公粮,一般是早上天不亮就去,一直到了晚上月亮多老高了才回到家。

记得那一年我的奶奶去世了,正好当天我们村里交公粮。毕竟老人去世了,需要忙这件事情,所以晚交了一天的公粮,第2天村干部直接把家里所有的粮食全部给拉走了。那一年过年都没吃上水饺,一年也没有吃上一顿饱饭,一顿好饭!

四十年前的场景再现,你经历过吗?看了流泪,为什么老了还干活?

我们再来说一下,关于当时农民出义务工的问题。这是一个免费的干活的义务工。

在起初那几年出义务工一般要到外地,有的是打水库,有的是修水渠,有的是开荒种地。出义务工一般是在秋后收拾完了庄稼,然后到外地,需要出医务工1~2个月的时间,在当时被叫做“出服”。

到了80年代末和90年代,那个时候出义务工就是在村里了,一般分一部分三方去挖条带,也就是整地。由于那个年代都是冬天出义务工,所以天气异常的寒冷,那个年那个年代的冬天也特别的冷,土地直接被上了冻。

义务工不是按照天数,而是按照每一口人分多少山荒地挖多长的条带。记得那一年我们村里分了我家六口人的山荒地,冬天天气异常的寒冷,用铁镐刨一下,就有鸡蛋大的那么一个小窟窿,如果不使劲,根本刨不动土,我冻的太深了。

当时父亲并没有按时完成挖条带的任务,大地书记把我父亲凶了一顿,然后又给我父亲扇了两耳光。我站在边上看着都流泪,可是又无可奈何,自己小也没有力气挖条带。所以那个年代总想着自己长大一些,能为父亲多干活,能替父亲出义务工。

现在回想起来,眼泪还是止不住的流,尤其现在父亲已经走了,或许天堂里没有心痛,也或许天堂里没有劳累。可是回想起来非常的心酸,总是不理解那个年代为什么那么样?

回想了过去的两个镜头也就是视频当中提出的两个镜头,这是对于50岁以上的老人都经历过的事情,可是他们又有什么怨言?什么怨言都没有!

四十年前的场景再现,你经历过吗?看了流泪,为什么老了还干活?

现在社会好了,国家富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基本上都过上了小康社会,温饱问题都解决了,可为什么还有很多老人在拼命的劳动呢?

首先,现在尽管生活水平提高了,收入增加了,可是物价也上涨了,农民没有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对于过去以农养工的方式,促使了国家的快速发展,这也才有了现在的高科技的国家,才有了全面发展的国家经济。

可对于农民而言,他们只有每月100多元的养老金,当然种地也不用交公粮了,也不用交农业税了,这似乎是对农民最大的照顾。

从砖家方面来说,其实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是社会的三大行业。不应该分高低贵贱农民也是社会劳动者的一部分,也应该享受养老金待遇。

在现实生活当中,大陆的社会养老金保障体系是从1992年建立的,当时的非农人员并未缴纳社会养老金,而被视作为缴纳养老保险,所以享受了高额的养老金待遇。

或许有人说他们从事社会生产,参加的是国企的劳动,生产了社会的剩余价值,国家给缴纳了这一部分养老金。

但当时的社会真正参加劳动的是农民,使得国家有了最基础的发展的经济条件,也是农民用农业支撑起来的。农民缴纳养老保险出义务工,而且还有农民交三提五统交农业税,交集资。这些比当时的那些工人每年交的税或者创造的价值还多。

从这一点来讲,对于那些老农民而言,应该享受同等的养老金待遇至少把目前农村养老金有100多元的标准提高到600元的标准,基本上能够解决农民的基本养老问题。这一点你支持吗?

四十年前的场景再现,你经历过吗?看了流泪,为什么老了还干活?

其次,老农民的医疗问题没有彻底解决。

自古以来,农民的医疗问题是一个大的问题。尤其对于农民而言,根本没有前置病,对于小病靠拖拖成大病只能等死。

或许20多年来大陆实行了新农合医疗保障体系,让农民少交钱,然后获得医疗保障,能够报销一部分医药费。

可真正的现实生活当中,农民还是必须先交钱再治病,如果不交钱根本治不了病,医院里也不会给治病。更何况现在医院的医疗费用居高不下,药品的费用也居高不下,农民攒上几年的钱还不够一场大病花的。

所以农民不挣钱行吗?防止拿药看病花钱,即便是头疼感冒,农民也需要花钱治疗,所以他们不得不活到老干到老。

第三,有人说养儿防老,有几个人能够承担得起?

自古以来有养儿防老之说,现在男女平等,女儿也可以养老,但现实生活当中真正养老的子女有多少?

久病床前无孝子!老了以后各种老年病就多了起来,特别对于卧床的老人来说,子女可以照顾一两年,但长时间照顾就有点心烦了!

更为重要的是现在住房压力、教育压力,生活压力等等太大了,尤其高额的房贷、车贷、学生的教育费用等基本的生活开支都需要钱。年轻人不挣钱哪来这么多的开支,所以他们也顾不上父母的养老问题!

四十年前的场景再现,你经历过吗?看了流泪,为什么老了还干活?

最后,还是从老农民的角度来分析现在的生活状况!

现在的老农民都感觉自己非常的幸福,即便是老了还在干活,但是他们也非常的认可现在的幸福生活。

因为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能够吃得饱穿得暖,能够干活就能够赚钱,老了还能有一份保障。

所以现在问老农民你们幸福吗?他们基本上都异口同声的说:他们非常的幸福,他们根本想不到会有今天的好日子!

比如说现在农民破天荒地有了农村养老金,破天荒地有了农村医疗保险,这是自古以来没有的好事!

更为重要的是农民现在种地不但不交公粮,不交农业税,相反还给种地的粮食补贴,还给种地燃油补贴,还有农机补贴等等。这可以说是划时代的改革!

纵观历史风云,现在的这个时代可以说是盛世年代,自古以来没有的这个盛世时代,也是农民最幸福的一个时代!

不管历史如何发展,但我们不能忘了老一代的农民,不能亏了老一代农民,是他们用自己的青春换回了今天盛世中国!你说对吗?

有时候回想自己的童年时代,那个时候似乎没有贫富贵贱之分,人也不分三六九等,但是确实非常清贫的,确实非常无奈与无助。因为那个时候缺吃少穿,那个时候的冬天特别的冷,那个时候粮食特别的紧缺,那个时候才知道挨饿受冻的滋味!

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感恩老一代的农民,所以我们应该为他们晚年生活着想,应该做到让他们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这才对得起老一代农民!你说对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