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外网报道超百次!中国矿企带给欧洲国家巨变!

作者:中国矿业报

◎ 李平

连日来,作为中塞务实合作的代表企业,紫金矿业受到中塞主流媒体高度关注。

外网报道超百次!中国矿企带给欧洲国家巨变!

国内主流媒体新华社、央视、新华网、福建发布等,塞尔维亚主流媒体塞尔维亚国家广播电台、《政治报》《信使报》、pink电视台、福布斯塞尔维亚网等超100篇次报道重点关注紫金。中塞媒体通过深度报道、视频、专访等形式,从经济、就业、环保、社会贡献等多个方面,以数据对比和当地员工讲述的故事为例,还原了紫金矿业给博尔乃至塞尔维亚带来的巨变。

外网报道超百次!中国矿企带给欧洲国家巨变!

博尔今昔

从衰颓之城到活力之城

产业的起死回生带动了地方经济增长。十几年前,拥有上百年采矿历史的城市博尔陷入困境,中国投资的到来逐步改变了这一现状。福布斯塞尔维亚网站在报道中指出,有几项大型投资将中国推上了在塞最大投资国的位置,据塞尔维亚发展署称,紫金在塞投资达12亿欧元。

外网报道超百次!中国矿企带给欧洲国家巨变!

而今,塞尔维亚前三大出口商是三家中国公司,包括河钢、在博尔的塞紫铜和塞紫金。“正因为工业合作和基础设施的发展,我们的国家得以进步和振兴。”塞尔维亚国家广播电台在报道中引述了武契奇总统与习近平主席会谈时的原话。

塞尔维亚经济学家伊万·尼科利奇在《宏观经济分析和趋势》(MAT)公报上发表的文章称,塞尔维亚经济在2023年的实际增加值(GVA)同比增长了2.9%,这主要归功于中国公司。对这一增长贡献最大的是由中国投资者紫金控股的塞尔维亚公司和一家韩国公司。

外网报道超百次!中国矿企带给欧洲国家巨变!

ALO新闻网报道认为,如果没有中国投资,斯梅代雷沃和博尔将成为鬼城,为数不多的当地居民只能勉强维持生计。现在,1万多名工人的工资远远高于塞尔维亚的平均水平,这些地方也都全方位焕发新生。经济的快速增长催生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曾经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来了,塞尔维亚其他地区甚至周边国家的大学生、工程师、产业工人也来了。

Pink电视台报道称,紫金是塞尔维亚东部规模最大、最理想的雇主,平均工资达到140,000第纳尔。“博尔现在是大陆人均工资最高的城市之一,仅次于首都贝尔格莱德。”

外网报道超百次!中国矿企带给欧洲国家巨变!

绿色新生

从迷雾穿行到鲜花盛开

在塞紫铜环境工程师米里亚纳的记忆中,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行走在博尔这座城市,就像是在迷雾中穿行。

据新华社报道,塞紫铜员工克里斯蒂安回忆,几年前,前来投资的紫金曾向他们展示中国矿山运营图片。当地人对图片中的鲜花和绿树将信将疑,有人甚至认为图片是用软件“修”出来的。

2018年,中国企业收购博尔铜矿,引入新技术和管理方式改变当地矿山的面貌,通过引入光伏、风电,恢复生态植被,打造“绿色矿山”。克里斯蒂安和工友们终于明白,原来现代化的矿区的确充满绿色和希望。

外网报道超百次!中国矿企带给欧洲国家巨变!

而今,紫金在收购博尔铜矿后,走出了一条鲜花盛开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当地人眼中,这些郁金香就是‘改变世界的花’。“5月7日,新华社发布的重磅报道盛赞紫金给博尔带去的世界级标准和现代冶金技术,以及绿色和希望。

央视记者在一条超5分钟的关于紫金的专题报道中也表示,中国企业在帮助塞尔维亚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把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带到了塞尔维亚,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外网报道超百次!中国矿企带给欧洲国家巨变!

陈景河董事长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对博尔铜矿进行了系统的技术改造,利用紫金的管理和技术进行全面升级,博尔铜矿产量从原来每年的4万吨发展到现在超过10万吨。“从5年多前紫金矿业接手塞尔维亚博尔铜矿到现在,矿山活了,环境好了,百姓乐了,城市兴了。”

外网报道超百次!中国矿企带给欧洲国家巨变!

5月9日,新华网发布陈景河董事长专访,高度评价紫金接手博尔铜矿后为当地带来的改变。塞尔维亚国家广播电台也对紫金聚焦环保和安全技术,投资23亿美元建设佩吉铜金矿这座塞尔维亚首座绿色矿山给博尔带来的巨大变化,给予高度评价。报道称,“博尔不再是一个环保黑点,它的每一点进步都有目共睹。”

金色未来

助力成为欧洲最大产铜国

不仅是过去五年,未来五年乃至更远的未来,以紫金为代表的绿色矿业仍然是塞尔维亚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

据新华网专访陈景河董事长的报道,随着共建“一带一路”进入下一个金色十年,陈景河对紫金矿业在塞尔维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他说:“公司正加速攻克相关技术和经济难题,推进两大项目新一轮改扩建工程。未来七年,紫金矿业在塞投资规划达40-50亿美元,直接就业总数将突破1万人,力争到2030年矿产铜突破50万吨。”

外网报道超百次!中国矿企带给欧洲国家巨变!

陈景河告诉新华网记者,紫金矿业将长期深耕塞尔维亚,大力践行“共同发展”理念,将绿色矿业打造成塞尔维亚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为中塞传统友好转化为更多务实合作成果贡献“紫金力量”。

陈景河还对媒体表示,紫金将在矿区周边发展光伏和风电,补充矿区和当地社区的电力需求。公司还计划将电动卡车的使用推广到塞尔维亚的矿山,使之更加低碳、绿色和节能。

外网报道超百次!中国矿企带给欧洲国家巨变!

塞尔维亚议会议长布尔纳比奇在接受《信使报》采访时也表示,塞尔维亚现在是“欧洲本土第二大铜生产国”,这要“归功于紫金的投资,我们很快将成为最大的铜生产国”。

塞尔维亚国家广播电台也在报道中透露,根据紫金矿业集团的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博尔将成为欧洲最大的采矿区。铜的年产量将增加到45万吨,金的年产量将增加到10吨,从而使塞尔维亚成为欧洲最大的铜和金生产国。博尔去年生产了24万吨铜和7.5吨金,铜和金的产量是前一年的两倍。这是中国合作伙伴投资和矿山现代化的结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