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牛!蒙自“锦绣织梦”计划亮相2024年联合国民间社会会议

作者:蒙自发布

“非遗”是乡愁

更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牛!蒙自“锦绣织梦”计划亮相2024年联合国民间社会会议

近年来,蒙自市在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的基础上,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刺绣这一丰富的资源,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开展“锦绣圆梦”帮扶行动,通过开展刺绣技能培训、组织产品制作,培养出大批民族刺绣“带头人”,促进了蒙自市民族刺绣产业发展和非遗资源的高效配置与市场的深度融合,开拓了非遗产业链。

牛!蒙自“锦绣织梦”计划亮相2024年联合国民间社会会议
牛!蒙自“锦绣织梦”计划亮相2024年联合国民间社会会议
牛!蒙自“锦绣织梦”计划亮相2024年联合国民间社会会议
牛!蒙自“锦绣织梦”计划亮相2024年联合国民间社会会议

今年,蒙自市中华职业教育社开展的“锦绣织梦”计划在2024年联合国民间社会会议上大放异彩。将非遗与现代社会价值体系深度融合,推动了非遗文化的接续传承和向外发展。

牛!蒙自“锦绣织梦”计划亮相2024年联合国民间社会会议

牛!蒙自“锦绣织梦”计划亮相2024年联合国民间社会会议

走进蒙自市建设者之家一家人学堂,一场“同心筑蒙·温暖职教”2024年度民族刺绣技能培训正如火如荼进行着,蒙自市中华职教社组织社员采取理论讲解、实操训练等方式为一群爱好刺绣的年轻人进行培训,内容涵盖基础针法、色彩搭配、传统绣法等,对学员进行刺绣工艺及技能操作、刺绣图案设计、色彩搭配、艺术审美等方面进行了现场示范和指导。

牛!蒙自“锦绣织梦”计划亮相2024年联合国民间社会会议
牛!蒙自“锦绣织梦”计划亮相2024年联合国民间社会会议
牛!蒙自“锦绣织梦”计划亮相2024年联合国民间社会会议

以布为纸、以针做笔、以线当墨,在彝绣非遗传承人的带动下,党委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众多绣娘们用双手绣出绚丽多彩的大千世界。近年来,乘着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东风,蒙自市将彝绣变成一个个行走的“文创产品”,手提包、饰品、时尚服饰等等,一个个兼具民族特色和时尚气息的生活用品,在年轻一代人手中实现了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开发利用。

牛!蒙自“锦绣织梦”计划亮相2024年联合国民间社会会议

红河学院少语专业学生罗凤香说:“这次活动不仅让我学习到了刺绣技艺,更加让我体会到了传承文化的重要性。通过传承这一技艺,我们不仅能延续民族文化的血脉,更能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

牛!蒙自“锦绣织梦”计划亮相2024年联合国民间社会会议
牛!蒙自“锦绣织梦”计划亮相2024年联合国民间社会会议
牛!蒙自“锦绣织梦”计划亮相2024年联合国民间社会会议

随着蒙自市对彝绣的保护性开发利用,彝绣从一种手艺变成了一门工艺,成为蒙自市非遗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民族符号和文化旅游的一张“名片”。

同时,市中华职教社打造的“锦绣织梦”计划,通过搭建平台、加强培训、提高影响等为民族刺绣的传承和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做出了积极贡献。

搭建“锦绣织梦”平台,通过扶持“景韵普玛文化公司”参与刺绣产品的开发和销售,逐步形成“公司+合作社+绣娘”的合作模式,致力于发展民族传统手工刺绣,现发展绣娘209人,每月制作产品2000件,已注册商标“马樱花开”,让少数民族群众的刺绣技能转化为经济效益,带动了民族刺绣产业的创新发展。

牛!蒙自“锦绣织梦”计划亮相2024年联合国民间社会会议

蒙自彝族编绣技艺非遗传承人李丽琼说:“在‘锦绣织梦’的计划实施过程中,我们多次参与民族刺绣技艺的培训,带领学员搞创作,努力将传统技艺与现代需求结合起来,力争多开发一些商品化率比较高的产品,使更多的学员增收致富。”

牛!蒙自“锦绣织梦”计划亮相2024年联合国民间社会会议
牛!蒙自“锦绣织梦”计划亮相2024年联合国民间社会会议

蒙自市剪纸刺绣文化传承基地以精妙的剪纸刺绣技艺著称,是传承彝族文化的重要平台。基地给当地彝族人和外来旅游者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推动彝族文化的接续传承和向外发展。在长辈耳濡目染的文化熏陶下,年轻一代的彝族青年学会了穿针引线,学会了剪纸和刺绣。与其说这是剪纸刺绣技法的传承,不如说是人的传承,是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的美。

红河景韵民族文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席卿瑜介绍:“我们组织成立了合作社,针对市场的需求,把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现在我们一些传统技艺针法进行组合,让它更精美,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进行了产品的升级,让它更贴近生活。”

牛!蒙自“锦绣织梦”计划亮相2024年联合国民间社会会议
牛!蒙自“锦绣织梦”计划亮相2024年联合国民间社会会议

“锦绣织梦”计划走向联合国民间社会会议,让古老又充满魅力的彝绣文化更加焕发生机,彝绣的“走出去”对充分挖掘、传承、创新和激发彝绣文化,推动蒙自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承古”是工艺的传承

是传说故事的传承

是工匠精神的传承

“出新”则需要平台的搭建

需要绣娘的潜心钻研

需要新一代彝族青年力量的加入

蒙自市彝族剪纸刺绣的非遗传承

将在“承古出新”的基础上走出一条新路子

作者:陈文刚、沈阳燕

编辑:肖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