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黄靖 ||《爱满输液室》

作者:铁道兵文化
黄靖 ||《爱满输液室》

作者 黄 靖

也许有人会说:“不就是输液吗,用得着这么虚天玄地?”是的,我也曾这么想,有个伤风感冒、头疼脑热去医院输液,司空见惯,用不着一惊一乍。2024年3月,我在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庆春路院区)连输四天液,颠覆认知,体验深切。

这是个36个座位、24小时服务的输液室。常常人满为患。那天,我等了半个小时才被叫号入座。就是这小小的输液室,每时每刻都演绎着人间大爱。

黄靖 ||《爱满输液室》

/医院输液室(图片来源网络)/

你看那对情侣。女孩子坐着,男孩子半蹲着亲昵地握住她的两只手。小女孩一脸的甜蜜,仿佛不是在治病,而是秀恩爱、撒狗粮。

再看那对老夫妇,58岁的老伴站在91岁的老爷子身旁。护士给老爷子扎针时,她默默地拉着他另一只手,轻柔地摩挲着。他俩相差几十岁,可能是半路重组,可老太太所表现出来的爱,一点也不逊于结发夫妻,而且是那样的深沉,于无声中迸发魅力。

在许多时候,夫妻间、父子间、母子间的爱无法用言语表达。那天早晨,空荡荡的输液室里有一对母子。母亲一脸倦容,儿子呼呼沉睡。甭问,夜间突发状况,母亲陪儿子看急诊、打点滴。匆忙间母亲还那么心细,不仅带来了抽纸、瓶装水,而且带来了儿子钟爱的小抱抱熊。一会儿,儿子醒了,看样子是个中学生,病恹恹的,像霜打的茄子。母亲拧开瓶盖,凑到儿子唇边,让他喝了几口水。接着是儿子用纸巾擤鼻子。“呼!”左一下;“呼!”右一下;“呼!”再左一下;“呼!”再右一下………母亲张着垃圾袋,耐心地等候儿子右一下左一下地擤。

黄靖 ||《爱满输液室》

/医院输液室(图片来源网络)/

还有一对母子,就坐在我的旁边,母亲用半个屁股坐在儿子的身边,母子俩头挨着头,手拉着手。一问,儿子是个大三学生。没多久,母子俩起身离开,好家伙,儿子身高一米八几。可在那位母亲心里,大个子儿子还是个长不大的孩子,需要她温情的呵护。

在输液室里,最需要百般呵护的是老人,尤其是那些用轮椅推进来的老头、老太太。老人的陪客大多是儿子女儿。也有儿媳妇相陪的。有位大眼睛、高个子女士,时不时从外面进来,先看看水,再看看老人,尔后悄无声息地出去。如此贴心,我以为是女儿,一问,是儿媳妇。她最后一次观察,好像掐着点似的,分秒不差。待拔出针头,她轻柔地揿住针眼,搀扶着老人走向门口。望着她俩远去的背影,我心头不由地一阵发热。

有位半瘫老太太,坐着坐着便不由自主地往下塌,颇有护理窍门的女儿,不多会便双手抱住她的腰,用两个膝盖顶着老人的膝盖,手脚一并发力,让老人坐得舒服一些。如此反复,颇为吃力。一旁的孙女灵光一闪,推来轮椅,面对着老人,用双手将老人的脚搬到踏板上,自己则面对着老人坐在轮椅上。一家三代温馨的情景着实动人。

在我的左侧,一个稚气的场景亦是温馨。这是两个高中女生,坐着输液的只顾低头刷手机,陪伴的女生站在她面前,一只脚不停地摩擦地面。我建议小女孩去外面走廊找凳子坐会儿。小姑娘不放心似的,一会儿便回来了。依然用脚摩擦地面,擦过来擦过去,好像擦的不是地面,而是时间,不知不觉便擦到了最后一滴。

写到小姑娘,不由地想起青春勃发的护士们,输液室那一群爱的天使。

黄靖 ||《爱满输液室》

/医院输液室(图片来源网络)/

这是一个热情而年轻的群体,有男有女,有老有新。老护士喊实习生不是呼名道姓,而亲切地叫:“妹妹。”喊得亲切,应得爽脆,恍若姊妹。每一个人都脚步轻盈而面带微笑,轻言细语,如沐春风。

有位老人想躺着输液,没有躺椅,便将座椅与轮椅连接起来。有一对连老年手机都没有的夫妇,刚输半瓶水,老太太表现不适,需留院观察,可老伴身边只有百多元钱,护士打她儿子的电话,又无人接听。事急从权,立即将老人转急诊病房。用生命至上的行为和理念,生动诠释爱的真谛。

有道是,“三分药,七分养。”亲人之间、朋友之间、医患之间至纯至真的爱便是最好的养。因而,无论是“浙一医”这样的大医院的输液室,还是乡镇、街道、企业等小医院、小诊所的输液室,无不充盈着满满的爱!让我们为所有为爱坚守、为爱付出的人们点赞!

黄靖 ||《爱满输液室》

黄靖 简介

黄靖江苏靖江人,1949年出生。

1968年3月入伍,随铁道兵某部转战巴山蜀水、青藏高原,先后参加过成昆线、襄渝线、青藏线等铁路大动脉的建设。1983年1月转业。长期从事军队和地方的文化宣传工作,曾任中共靖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靖江市文联主席。

业余坚持写作,已出版散文随笔集《山的况味》《铁色年华》《遥望昆仑》。

2004年2月赋闲,致力于弘扬宝卷文化。以宝卷活态传承为学术取向,边读书思考,边调查写作。2012年走出靖江,寻访十省(市),调查、考察各地活态传承的宝卷,艰辛探索现代文化语境下中国宝卷传承发展的一般规律。著有专著五种:《宝卷笔记》《宝卷民俗》《善化人生·靖江民间讲经》《解读靖江宝卷》《中国活宝卷调查》。《宝卷笔记》入选"泰州市建市二十周年二十本好书";《宝卷民俗》被评为古吴轩出版社"2013年度十本好书";《解读靖江宝卷》荣获"江苏省文艺大奖·第五届民间文艺奖·优秀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中国活宝卷调查》入选2018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获评"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入围作品和"江苏省文艺大奖·第六届民间文艺奖·优秀民间文艺学术著作"。

现为中国俗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靖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编辑: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