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氢燃料电池:氢能源核心赛道

作者:小李科技

一、引言:迎接氢能时代

在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新型能源备受关注。其中,氢燃料电池凭借其卓越的能量转换效率、零排放等特点,正成为氢能产业链中的核心赛道。

氢燃料电池:氢能源核心赛道

正如前文所述,大陆已将氢燃料电池列为"十四五"时期能源技术装备领域的重点发展对象。根据规划,到2025年,大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保有量将达到5万辆,到2035年进一步升至100万辆,而到2050年更是有望突破千万辆大关。这一宏伟蓝图无疑为整个氢燃料电池产业链注入了强劲动力。

从产业链布局来看,上游以燃料电池电堆及配件为主,中游为整机制造,下游则涵盖汽车、电力储能等多个应用领域。在这一产业链条上,各环节企业的角力已经渐趋白热化。那么,在这场竞争中,哪些企业已经脱颖而出,成为行业内的领军者?他们将如何主导未来的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

二、氢燃料电池技术演进与应用拓展

(一)技术进化:推动核心零部件持续升级

作为氢燃料电池的核心组成部件,电堆、电池系统配件等关键零部件的性能决定了整个系统的功效。目前,大陆企业在这些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

氢燃料电池:氢能源核心赛道

1.电堆技术:提升功率密度与稳定性

电堆作为燃料电池系统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输出功率、能量转换效率等关键指标。近年来,国内企业在电堆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以亿华通为例,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氢燃料电池电堆,在功率密度、能量密度等指标上均实现了大幅提升。其中,功率密度从早期的1.2kW/L提升至2.5kW/L,已接近国际领先水平;能量密度也从0.9kWh/kg提高至1.5kWh/kg,大幅优于传统电池技术。同时,电堆寿命也从原先的3000小时提升至5000小时以上,为未来产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氢燃料电池:氢能源核心赛道

2.电池系统配件:提高集成度与可靠性

除了电堆本身,燃料电池系统还需要包括氢气循环系统、空压机、膜电极、双极板等在内的多种核心配件。这些配件的性能也直接决定了整个系统的输出效率和使用寿命。

近年来,国内企业在这些关键配件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步。比如重塑能源研发的燃料电池空气压缩机,其噪音水平已经降至50分贝以下,大幅优于传统设计。潍柴动力则推出了高效、低噪音的燃料电池空气供应系统,有效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

这些技术进步不仅提升了燃料电池系统的整体性能,也为未来的规模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应用拓展:助力多领域绿色转型

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氢燃料电池正在向更多领域渗透,助力相关行业实现绿色转型。

1.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车型加速推广

作为氢燃料电池的主要应用场景,新能源汽车领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重点。

氢燃料电池:氢能源核心赛道

从车型来看,除了轻型乘用车,越来越多的重型卡车、大型客车等商用车型也开始采用燃料电池技术。比如,宇通客车、金龙客车等企业已经推出了多款氢燃料电池客车,不断提升续航里程和载货能力。

从市场来看,得益于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燃料电池汽车正在逐步走向规模化应用。根据规划,到2025年大陆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万辆,到2035年有望突破百万辆大关。

可以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燃料电池正在成为继纯电动车之后的又一增长点,必将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快速发展。

2.电力储能: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应用

除了交通领域,氢燃料电池在电力储能领域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系统的波动性与间歇性也随之加剧。而氢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储能技术,可以有效平抑这种波动,支撑可再生能源向电网大规模接入。

氢燃料电池:氢能源核心赛道

事实上,国内已有多家企业在这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比如重塑能源开发的用于光伏、风电储能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已在多个示范项目中得到应用。此外,氢能源公司也推出了针对大型商业、工业用户的分布式储能解决方案,进一步拓展了应用场景。

展望未来,随着可再生能源占比的不断提高,氢燃料电池在电力储能领域的应用空间将进一步扩大,成为绿色电网建设的重要支撑。

3.其他领域:推动多元化应用落地

除了新能源汽车和电力储能,氢燃料电池在公共交通、物流运输、备用电源等领域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例如,在公共交通领域,燃料电池客车已经在多个城市实现了示范运营,展现出良好的环保性和经济性。在物流运输领域,一些氢燃料电池叉车和货运车辆也已在仓储、港口等场景得到应用。而在备用电源领域,燃料电池更是可以提供长时间、大功率的可靠供电,广受市场青睐。

随着技术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氢燃料电池有望在未来成为诸多领域实现绿色转型的关键支撑。

氢燃料电池:氢能源核心赛道

三、氢燃料电池产业链布局与龙头企业

(一)产业链全梳理:自上游到下游的全景图

氢燃料电池产业链较为复杂,涉及多个环节。从上游到下游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几部分:

上游:包括氢气制备、储运等环节。这一环节主要技术包括水电解制氢、天然气制氢等,以及液氢、压缩氢等储运技术。代表企业有空气液化、华兴新能源等。

中游:燃料电池核心部件制造。主要包括电堆、质子交换膜、催化剂、双极板、气体扩散层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代表企业有亿华通、捷氢科技、重塑能源等。

下游:燃料电池系统集成与应用。根据不同应用场景,整合上述核心零部件,形成完整的燃料电池系统。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分布式发电、备用电源等。代表企业有国鸿氢能、潍柴动力等。

可以看到,每个环节都需要具备相应的技术研发和生产能力,产业链条相对完整,参与企业也较为分散。在这样的格局下,优秀的龙头企业必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氢燃料电池:氢能源核心赛道

(二)国内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发展

亿华通:行业老大

亿华通作为国内氢燃料电池领域的龙头企业,其在电堆、系统集成等关键环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量产能力。

2023年,亿华通以158,995.6kW的累计装机量位居行业第一,占据了23%的市场份额。其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电堆在功率密度、耐用性等指标上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此外,亿华通还积极拓展下游应用,在新能源汽车、分布式发电等领域都有布局。其中,凭借在燃料电池客车领域的领先优势,已成为多家主机厂的重点合作伙伴。

可以说,亿华通凭借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已经成为国内乃至全球氢燃料电池行业的领军企业。

氢燃料电池:氢能源核心赛道

捷氢科技: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捷氢科技专注于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是国内重要的系统供应商。

2023年,捷氢科技以73,223.5kW的装机量位居行业第二,占比10%。其自主开发的膜电极、双极板等关键部件,广泛应用于国内各大燃料电池系统制造商。

值得一提的是,捷氢科技还拥有完整的测试与认证体系,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这使其在行业内赢得了良好声誉,成为了众多燃料电池系统制造商的首选供应商。

随着下游需求的不断扩大,捷氢科技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成为行业不可或缺的核心零部件提供商。

氢燃料电池:氢能源核心赛道

重塑能源:多元化布局

重塑能源是国内另一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燃料电池企业。

2023年,该公司以72,312kW的装机量位列行业第三,占比10%。在电堆、空压机等关键部件研发方面,重塑能源也已经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

与此同时,重塑能源还积极拓展应用领域,在新能源汽车、分布式发电等多个领域进行布局。

比如在储能领域,该公司开发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已在多个光伏、风电项目中得到应用,为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可以说,重塑能源凭借全面的产品线和多元化的应用,正稳步成长为国内氢燃料电池领域的又一大主力。

氢燃料电池:氢能源核心赛道

除了上述三家,国鸿氢能、潍柴动力等企业也在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和应用领域崭露头角,未来有望成为行业新的领军者。

总的来说,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国内氢燃料电池企业正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布局,行业格局正在逐步清晰。这些龙头企业无疑将成为未来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引擎。

四、结语:氢能革命在即,把握发展机遇

当前,在碳中和目标的带动下,全球各国纷纷将氢能作为未来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着力点。与此同时,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和成本的持续下降,氢燃料电池正在向更多领域渗透,成为推动多个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支撑。

在这一过程中,国内企业正加快布局,在电堆、系统集成等关键环节不断取得突破,产业链布局日趋完善。亿华通、捷氢科技、重塑能源等一批龙头企业正引领着这一产业的快速发展,必将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氢燃料电池:氢能源核心赛道

未来,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持续加大,以及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大陆氢燃料电池产业必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不仅将为大陆能源转型注入新动能,也必将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只有紧抓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深化技术创新,优化产业布局,大陆氢燃料电池产业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为实现"碳中和"目标贡献应有力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