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在家遇强震如何避险?怎样在倾斜楼房内逃生?记者亲身体验

作者:汉新闻

“5·12”汶川大地震中,薛枭被困废墟80个小时。他被救出后的第一句话是:“叔叔,我要喝可乐,冰冻的。”今天(5月12日),“可乐男孩”薛枭在一场防灾减灾开放活动亮相,再次分享自己汶川地震的故事,他称,保持健康的身体是他能在废墟下长时间坚持的关键。

面对地震,掌握科学的避灾知识,也是我们保护自身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地震发生时,如何在家中紧急避险?楼体倾斜后,怎样从其中顺利逃生?

今年5月12日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为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升公众地震应急避险技能,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5月12日至15日,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在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举办防灾减灾公众开放日活动。南都记者在开放活动现场体验了部分项目,找到了以上问题的答案。

在家遇强震如何避险?怎样在倾斜楼房内逃生?记者亲身体验

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在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举办防灾减灾公众开放日活动(主办方供图)。

据了解,开放日期间,公众可参观体验防震减灾知识普及区、4D动感影院、互救共救体验区、地震搜救犬展示区、应急救援装备展示区等。

家中遭遇地震后“伏地、遮挡、手抓牢”,远离危险源

在活动现场的互救共救体验区,记者体验了“地震小屋”项目。小屋内摆放了沙发、电视、桌子等日常家具,据了解,该项目可模拟在室内遭遇7.5级地震的震感。

记者坐在沙发上体验时发现,“地震”发生后屋内晃动感明显,记者需要紧紧拉住沙发扶手才能勉强维持平衡,还险些因为身子后仰磕碰头部。

在家遇强震如何避险?怎样在倾斜楼房内逃生?记者亲身体验

模拟现场。记者体验家中遭遇强震(南都记者莫倩如摄)。

在此类场景下要如何保护自身安全?现场讲解人员向记者介绍了口诀“伏地、遮挡、手抓牢”。伏地,是要降低自身重心,防止前倾后仰。遮挡,是要保护好头部、颈部等脆弱的身体部位。除了用手臂或枕头等保护自己外,桌子等带有空间的家具也可以提供遮挡。手抓牢,是要在室内安全区域避险后,抓紧固定物体,等待地震结束与救援。

该讲解人员还表示,在室内遭遇地震时,应当远离吊灯、相框、放满物品的柜子等容易坠落倒塌的危险家具,并要远离电线、燃气管道、阳台等危险区域。

离开地震小屋,互救共救体验区还模拟了地震发生时街道中的危险源。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在室外地震避险时,应注意树木、坠落的玻璃、燃气管道等带来的危险,尽快前往空旷地带。

在倾斜楼体中眩晕感明显,如何顺利逃生?

在活动现场,一栋倾斜的楼房引人瞩目,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该“斜楼”模拟了地震后的砂土液化现象,楼体共3层,倾斜角度为19°。由于人会在16°至20°的倾斜中产生眩晕,在该楼房内行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家遇强震如何避险?怎样在倾斜楼房内逃生?记者亲身体验

开放活动现场的“斜楼”(主办方供图)。

据了解,“斜楼”现象在过往多次地震中都有几率出现,该项目用于救援队员适应性训练、伤员转运训练与公众体验。“虽然楼体倾斜,但是结构完好,普通人也完全有能力在这里逃生。”工作人员说。

在楼内行走几步后,记者就能明显感到眩晕感,只能弯腰低头前行,实际上这是帮助我们顺利逃生的有效手段。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紧盯脚尖或向前倾降低身体重心,均可以缓解在“斜楼”内的眩晕感。

据了解,“斜楼”建造于2008年,以成体浇筑形式建造,基地每年都会对该建筑进行安全检测,确保安全。工作人员提醒,高血压、心脏病人群请勿体验该项目。

南方都市报

编辑:向彦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