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母亲节,国人最有共鸣的“洋节”

作者:小康杂志社

  “妈,我想吃你做的红油抄手”“妈,这道菜今天为啥这么咸”……时光倏忽而逝,突然一瞬间发现小时候眼中的“女超人”好像老了。她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戴起了老花镜,美颜也消除不了她眼角的皱纹,她变得越来越依赖你……说不出的心疼涌上心头。

母亲节,国人最有共鸣的“洋节”
母亲节,国人最有共鸣的“洋节”
母亲节,国人最有共鸣的“洋节”

  母亲节应该说是与中国人最具有共鸣的“洋节”。“妈妈”这个词语的读音,在世界上高度类似。对母亲的感恩在中西方也是高度吻合的。西方世界,将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作为母亲节,以此感谢母亲。中国人讲究孝老爱亲、返哺之恩,所以母亲节这个舶来的洋节传入国内后,引起了国人的共鸣。

  在传统定义中,妈妈可能是这样——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多年照料。牺牲工作或升迁机会,为丈夫和孩子默默付出……

  实际上,妈妈也可以过得“不一样”——

  左手事业、右手萌娃。平衡工作、生育和养育,她们越来越自信从容、精致优雅。

  她们是妈妈,也不仅仅是“妈妈”

母亲节,国人最有共鸣的“洋节”

  记忆里,妈妈的世界很小,只装得下我们。其实,妈妈的世界也可以很大很精彩,“妈妈级国脚”张馨重回绿茵场,助女足亚洲杯逆转夺冠;张桂梅校长送上千个女孩走出大山,同时也是上百个孤儿的“张妈妈”;屠呦呦潜心研究青蒿素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却曾经不被女儿理解;“神十三”航天员王亚平上天“摘星星”,履行对女儿的承诺......不被任何人定义,她们是妈妈,也可以是任何角色。

  对于母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悟,也有不同的解读。

母亲节,国人最有共鸣的“洋节”

  《请回答1988》有句经典台词:妈妈是最有力量的名字,这个词只是叫一叫也觉得喉间哽咽。

  张爱玲也曾感慨:妈妈们都有个通病,只要你说了哪样菜好吃,她们就频繁地煮那道菜,直到你厌烦地埋怨了为止,其实她这辈子就是在拼命把你觉得好的给你,都给你,爱得不知所措了而已。

  季羡林先生也曾说过: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

母亲节,国人最有共鸣的“洋节”
母亲节,国人最有共鸣的“洋节”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是你的任性,遇上她的无限包容!

母亲节,国人最有共鸣的“洋节”

  含蓄内敛的国人,对母亲的爱意,终于找到了母亲节这个很好的表达时机。每年的母亲节周期,名牌包包、名牌化妆品都会销量大增。儿女们总想着借着节日的氛围,给母亲表表孝心,尽尽心意。但花朵、包包、化妆品对母亲的爱意与报答,远远比不上儿女的陪伴。

  节日只是一个提醒,没有节日的提醒,我们依然要尽好该尽的职责。不一定等到母亲节才想起感恩母亲。远方的游子,多拿起手中的电话和家中的母亲聊聊家常。近处的儿女,多抽出时间回家陪陪母亲。有儿女陪伴的每一天,对于母亲而言都是节日。

母亲节,国人最有共鸣的“洋节”
母亲节,国人最有共鸣的“洋节”

  来源:小康头条微信公众号综合人民网、央视网、北京日报、荆楚网

  摄影:宁颖

  海报制图:桂颖

  责编:周经韬

  审核: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