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钱学森背后的女人蒋英:孩子,你们保护自己,我要保护你们的爸爸

作者:旅行家克莱尔3C0

钱学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被誉为"钻石王老五"、"第二次核子弹爆炸之父"。他的成就有目共睹,令世人景仰。但是,在这位科学巨人的身后,却站着一位默默支持他的女性——蒋英。她放弃了自己的音乐梦想,全心全意地支持丈夫钱学森,为国家的科技事业贡献力量。她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保护钱学森平安回到祖国。这对伉俪之间的甜蜜爱情故事,又蕴含着怎样的艰辛与坎坷?钱学森和蒋英到底经历了些什么,让他们的爱情能穿越重重阻碍?

钱学森背后的女人蒋英:孩子,你们保护自己,我要保护你们的爸爸

一、恩爱情深的一家人

蒋英与钱家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二十年代。那时,蒋英的父亲蒋百里与钱学森的父亲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友,两家世交已久。1919年,蒋英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有着"五朵金花"之称的蒋家姐妹在当时可谓是相当出名。

三年后的一天,钱家上门向蒋家提出了一件'稀罕事'。当时钱家只有独子钱学森,钱母见蒋家有五个英俪漂亮的女儿,就向好友蒋妈妈开口相求,说想让一个蒋家的女儿做她的干女儿。经过一番商议,蒋妈妈最终答应将三女儿蒋英过继给钱家。

于是,一个隆重的过继仪式在钱蒋两家举行。三岁的蒋英被赐新名钱学英,正式成为钱家的一分子。从那时起,蒋英就和钱学森成为putative兄妹,在钱家一同长大。

钱学森背后的女人蒋英:孩子,你们保护自己,我要保护你们的爸爸

不过好景不长,蒋妈妈很快有了后悔的心思。她每晚都会做噩梦,梦见小蒋英的身影,心里十分牵挂。终于在一次家庭聚会上,蒋妈妈看到女儿蒋英拉着自己不肯松手,闹着要回娘家,这才向钱家提出将蒋英接回的想法。钱母虽然万分不舍,但还是尊重了蒋英的意愿,让她跟随父母蒋家团聚。临别时,钱母开玩笑说:"既然做不成我的女儿,等长大后就给我做儿媳妇吧。"

谁也没料到,这句戏言在多年后竟应验了。1935年,钱学森获准赴美深造,临行前夕,蒋英为他弹奏了一曲钢琴小品相送,钻石王老五从那悦耳动听的琴声中获得了莫大的慰藉。第二年,蒋百里也前往德国,年仅十七岁的蒋英亦跟随前往,开启了自己的留学生涯。

在德国,蒋英凭借过人的天赋和勤奋好学的个性,很快成为当地一所著名音乐学院的开荒牛儿——第一个亚洲留学生。经过几年的刻苦修炼,蒋英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柏林音乐学院声乐系,并在毕业音乐会上一鸣惊人,获得国际女高音冠军的殊荣,为亚洲学生在这个领域创造了历史。

二、爱情与事业的抉择

1947年,钱学森结束了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学习和工作,怀着振奋的心情回到上海探亲。当时年仅36岁的他已经成为麻省理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被视为科研界冉冉升起的新星。一众达官显贵得知这位宝贵人才的到来,都想将自家的闺秀引荐给钱学森相亲,希望能入赘这个了不起的科学世家。

他们找到了蒋英,央求这位举止出众、声誉卓著的音乐家为钱学森牵线搭桥。蒋英二话不说,热心为钱学森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相亲会。谁知在相亲会上,钱学森竟对这些名门闺秀视而不见,反而一见钟情于主持人蒋英的风采才情。

钱学森背后的女人蒋英:孩子,你们保护自己,我要保护你们的爸爸

一别经年,重逢于此,钱学森对蒋英青春貌美的容颜和高雅气质耳目一新,不由得心猿意马。当晚他特意留下来,独自送蒋英回家,一路上对她连连倾慕。到了家门口,钱学森竟然磨蹭不肯走,最终大着胆子向蒋英求婚。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表白,蒋英一时手足无措,只好随口撒了个谎说已有男朋友了。不料钱学森理工狮子一个人一往无前的气魄,"不算数,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我的女朋友!"蒋英顿时惊呆了,哪里还有什么可说的。

就这样,1947年9月,二人在上海和平饭店隆重举行婚礼。随后,蒋英便搬到美国和钱学森在一起,开启了新的生活。可是新婚之后,钱学森依旧日夜勤勉于工作实验室,几乎望梦不及新娘的芳泽。渐渐地,蒋英开始怀疑当初放弃音乐事业是否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为了促使丈夫多关注家庭生活,蒋英使出浑身解数。她邀请朋友们到家小聚,弹奏音乐会,倾诉烦恼。然而这一切都无法让钱学森多分一些心思。

最终蒋英想出了一个聪明的主意:她不由分说地拽着钱学森坐到钢琴前,逼着他学习音乐知识。凭借过人的天赋,钱学森仅仅几天功夫就掌握了钢琴弹奏的技巧,让蒋英啧啧称奇。

从此以后,每到周末,蒋英都会邀请三五好友做客。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你一曲我一句,欢度美好时光。钱学森在妻子的悉心调教下,渐渐发现了生活之外还有许多有趣的事物。家庭的温馨与快乐让他意识到,除了工作,世界上还有很多值得去珍惜和体会的东西。

钱学森背后的女人蒋英:孩子,你们保护自己,我要保护你们的爸爸

然而就在二人的生活终于有了曙光的时候,一场巨大的变故突然降临。1949年,新中国成立,钱学森怀着无比激动和喜悦的心情,决定立刻回国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然而美国政府极力反对,声称钱学森"一个人顶得上五个师的兵力",坚决不让他离开美国。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钱学森感到事情十分棘手,只得让蒋英带着孩子们先行回国,等自己处理完手头的事情再尽快赶回。谁知美国政府狼子野心昭昭,居然将钱学森一家人困在一个与世隔绝的荒凉小岛上,只允许他们在工作和居住地30公里范围内活动,还要定期向移民局报到。

三、危机重重的回国之路

钱学森一家被困荒岛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国内外。中国政府获知这一情况后,旋即采取行动,全力营救钱学森一家人。

首先,中国方面通过外交渠道向美国政府施加压力,要求立即释放钱学森及其家人。与此同时,周恩来总理亲自致电钱学森,关切备至地询问他们的安危,并承诺一定会设法把他们接回祖国。

尽管遭到美国政府的严密看管,钱学森还是设法与妻子蒋英取得了联系,让她节衷缩足,过着简朴的生活,以躲避当局的盯防。蒋英则时刻告诫孩子们,"孩子们,你们要保护好自己,妈妈要去保护你们的爸爸了。"

钱学森背后的女人蒋英:孩子,你们保护自己,我要保护你们的爸爸

就这样,蒋英带着三个年幼的孩子过起了相当困苦的生活。为了防止被监视,她把孩子们安置在家中阁楼上,离开家时也尽量不走正门,生怕引起美国当局的注意。一家人就这样在岛上耗了近两年的时光。

期间,周总理曾亲笔写信安慰钱家人,信中这样说道:"我们正在采取一切可能的外交手段,设法尽快接你们回国。你们要保重身体,不要焦虑万一受到任何伤害,中央对此都万分重视。"这封信无疑暖慰了钱一家人备受磨难的心。

1951年11月,蒋英终于接到了中国政府派出的密使,并获知了一条回国的秘密通道。为了谨慎起见,密使决定采取分批撤离的策略,先由蒋英带着三个孩子回国。

在撤离前夜,蒋英把三个孩子聚集在一起,叮嘱他们途中一定要听从密使的安排,不要乱跑闯祸。随后她紧紧地拥抱了一下钱学森,眼中噙满了泪水。钱学森亦是百感交集,只能用力拥抱妻子,并不停地亲吻她的脸颊,反复嘱咐一定要保重。

密使选择了一条极其偏僻的小路离开,避开了层层封锁。一行人步行数十里,才遇上了事先安排好的汽车。众人摸黑前行,半夜三更时分到达边境,再由飞机前往香港,最后通过广州回到祖国大陆。

但钱学森作为"钻石王老五"被美国严密看管,要想脱身则困难重重。此后,他先后被转移到了四所不同的监狱,期间一度被单独隔离长达10个月。在狭小黑暗、阒无人踪的牢房里,他只能整日整夜地想念着远在祖国的妻儿。

钱学森背后的女人蒋英:孩子,你们保护自己,我要保护你们的爸爸

在这艰难的岁月里,钱学森从未放弃过回国的希望。终于在去年8月,在新中国政府的不懈努力和国际舆论的施压下,钱学森被美国当局获释,乘专机回到了祖国大地,与妻儿团聚,重新获得自由身。

四、国家的音乐教育引路人

钱学森平安归来后,全家在北京重新安顿下来。身为音乐家的蒋英并未就此止步,而是主动请缨,投身于国家的音乐教育事业。

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北京建立一所正规的音乐学院,以弥补国内这一领域的空白。当时还年轻有为的蒋英凭借自身在国内外的声誉和资历,成为中央音乐学院创建伊始就加入的第一批教师,并担任声乐系主任一职。

作为建院元老,蒋英为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她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撰写了大量理论著作,为培养音乐人才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指导。其中《声乐教程》一书在全国各音乐院校中广为流传,教材生动活泼、深入浅出,为无数学子打开音乐的大门。

除了从事教学,蒋英还主持编写了《新声乐教程》等一系列权威教材,填补了国内这一领域的空白。她在前言中写道:"一部好的声乐教材,不仅能让学习者循序渐进地掌握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热爱艺术、追求卓越。"

钱学森背后的女人蒋英:孩子,你们保护自己,我要保护你们的爸爸

改革开放后,蒋英曾两次率团远赴海外访问交流,推广中国声乐教育理论,为祖国争光。回国后她更是将所见所闻融入教学实践,为中国的音乐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蒋英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长达40年,期间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不少学生毕业后活跃于国内外舞台,赢得一片赞誉。他们无不钦佩地称赞蒋英为"培养大师的大师"。

除了教书育人,蒋英还热心从事音乐普及工作。1955年,她在北京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社区音乐学校,将音乐教育的种子播撒到千家万户。那时这种先河为社会所罕见,颇受舆论争议。不过蒋英一反常态的做法,体现了她眼光独到、运筹帷幄的气度和魄力。

蒋英常年在京城一带演唱,将中国的民族音乐姿态娴熟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每当有外宾到访,她总是全力以赴地为国家增光添彩。国际友人无不为蒋英的气质风范所折服。

1964年,35岁的蒋英获聘为中央音乐学院正高级讲师,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女高音声乐正高级教师,实属不易。那一年她在全国声乐比赛中夺得最高奖项,屡获殊荣令其学术地位再上新台阶。

值得一提的是,蒋英曾接受周总理的特训,学习语言知识。此后每当外宾到访,她总是全程现场口译,一字不差,充分展现了中国女性的才学非凡。外国客人无不连连称赞:"简直了不起!令人难以置信!"

钱学森背后的女人蒋英:孩子,你们保护自己,我要保护你们的爸爸

五、恩爱伉俪的晚年岁月

钱学森和蒋英结发夫妻六十余载,二人的爱情之路曲折动人,饱经苦难始终能相濡以沫。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这对恩爱伉俪仍然亲密无间、相互关爱。

1992年,钱学森患上严重的老年痴呆症,身体每况愈下。蒋英这位曾经风华绝代的美人,如今已是白发苍苍、面容憔悴。但她依旧孜孜不倦地照顾着钱学森的起居,为他梳洗、喂食、更换尿布,悉心呵护着这位受人仰慕的科学大师。

为了让钱学森保持清醒,蒋英利用自己的音乐专长,每天都会为他弹奏古典曲目。当动人的旋律响起,钱学森那双昏花的眼睛便会亮起来,似乎一切又重新活了过来。

有时钱学森会突然拉起妻子的手,仔细端详着,久久不愿放开。待到最后,他已经完全失去了语言能力。但每当听到蒋英轻声细语地唤他"老钱"时,还是会露出欣喜的笑容,眼神流转间透着几分依恋。

两人的儿女时常探望,却无不被感人的一幕感动得热泪盈眶。蒋英舍不得一刻与钱学森分开,即使上厕所也要让钱学森陪在身边。当钱学森睡着时,她便守在床边为他轻轻擦汗。一切举止尽显妻子对丈夫的深深眷恋。

钱学森背后的女人蒋英:孩子,你们保护自己,我要保护你们的爸爸

在蒋英高龄九旬时,双目几乎全然失明。她只能依靠儿女们的协助,摸索着为钱学森梳洗。女儿回忆说,母亲虽然视力模糊,但浑身上下的每一寸肌肤都灌注着对父亲的挚爱。

钱学森在2009年10月31日与世长辞,享年98岁高龄。终老之年,这位被尊为"炮兵之王"的科学大师只能在狭小简陋的卧室里渡过最后的时光,与蒋英相依为命。

临终前,钱学森双目失明、听力严重下降,基本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唯有妻子蒋英一如既往地守在床前,用双手温柔地抚摸着他的脸庞,轻轻安抚着他。

钱学森离世后,95岁高龄的蒋英从此孑然一身。女儿们颇为担心,试图劝说母亲搬到自己家中同住。但蒋英却执意要守在原先与钱学森的居所,仿佛丈夫的灵魂仍然就在身边一般。有时她甚至会在室内高声呼唤钱学森的名字,让女儿们不胜唏嘘。

直至2020年4月19日,蒋英在北京与世长辞,终年105岁高龄。一生勤俭持家、操守严谨的她,就这样安详地离世,与心爱的丈夫钱学森永恒相偕。二人恩爱有加的伉俪情深,不啻是人间最美的一段佳话。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