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唐玄宗退位后的生活有多惨?被太监欺负,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作者:花888

唐玄宗退位后的生活有多惨?被太监欺负,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年轻时意气风发的皇帝,如今老态龙钟,沦为了被儿子唐肃宗软禁的阶下囚。昔日叱咤风云的权力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惶惶不可终日的恐惧。一旦威风凋零,再受人欺凌也不足为奇。唐玄宗曾一手纵容奸臣李林甫,酿成了安史之乱的浩劫,如今报应临头,遭受宦官李辅国的摆布欺凌,宫中上下对他避之不及。究竟唐玄宗在退位后经历了什么惨痛遭遇?

唐玄宗退位后的生活有多惨?被太监欺负,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一. 杯葛老令狐,恩断义绝

旧日帝王唐玄宗退位之后,儿子唐肃宗视其为眼中钉,萌生了将其彻底孤立的念头。唐肃宗晓得,要想独揽大权,就必须斩断唐玄宗的人脉网络,切断其在朝野间的影响力。于是,他亲自操办一系列人事调遣,将唐玄宗身边的亲信尽数打散。

唐玄宗退位后,最初还被安置在兴庆宫居住。兴庆宫地处城中,环境喧嚣,但唐玄宗也乐在其中,时常站在楼上远眺,倘若路人有向他呼万岁者,他都会挥手回应,心怀欢喜。唐肃宗见状,恐唐玄宗借此结交朝野,于是将其迫遷至深宫太极宫,遥遥和世人隔绝。

同时,唐肃宗借机打压唐玄宗身边的重臣。当年追随唐玄宗出逃的陈玄礼被贬斥告老还乡,唐玄宗最亲信丞相高力士被革职外放,连同亲妹妹玉真公主也遭到软禁道观的命运。就这样,唐玄宗随从多年的老部下离心离德,宗室亲眷音信全无,他在太极宫彻底形单影只,与外界隔绝。

细想当年,唐玄宗对太子李亨防范已极,时常借机打击,生怕李亨有异心。如今轮到李亨做君,却对父亲实施了同样的孤立手段,真是宫廷恩怨一再重演,令唐玄宗无奈叹息。曾几何时,他也年轻威武,为夺嫡而不择手段。可如今,徒有儿孙满堂,却唯独得不到亲生骨肉的眷顾,连生死与共的宦官军吏也被赶尽杀绝,令他在日暮途穷时寥寥无友,引咎自责而无处伸诉。

二. 宦官作梗,咄咄逼人

唐玄宗退位后的生活有多惨?被太监欺负,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唐玄宗被软禁在太极宫后,宦官李辅国如同长了双翅,开始了对退位皇帝的蚕食和欺凌。李辅国乃是宦官高力士的旧部,因未受重用心生嫉妒。及至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自长安逃亡,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李辅国极力支持其行为,成为李亨亲信。如今李亨登基为唐肃宗,李辅国自然而然成了朝野权臣。

李辅国待人狂妄自大,对于昔日的主子高力士更是怀恨在心。他刻意做文章,编排谗言,诽谤高力士与唐玄宗有阴谋勾结。尽管唐肃宗对父亲多有顾忌,但在李辅国的玩弄捏造下,仍然相信了他的说辞,首先将高力士贬斥外放,使高力士远离唐玄宗左右。

自此,唐玄宗身边再无可倚靠之人,只能任由李辅国肆意妄为。李辅国不时带领一干心腹宦官,簇拥着上百名士兵,挟持利刃,闯入太极宫,对唐玄宗摆谱呼威。唐玄宗虽已年逾古稀,但毕竟曾经执掌半壁江山,自当不会被这般场面所惊吓。可那日,他见到李辅国麾下兵丁拔刀相向,竟吓得面如土色,足下一软,险些跌落马下。

唯有高力士这时上前搀扶,方使唐玄宗勉强镇定。高力士更是斥责李辅国无礼,震慑住了李辅国的谰言。唐玄宗因此获救,但高力士却为此背了一身骂名,被李辅国进一步陷害,最终不得不离开长安,远遁江南。唐玄宗自此彻底与世隔绝,朝夕相对只有那些肆意妄为、怀有威胁的宦官们。

李辅国更是下手狠辣,将唐玄宗最后的心腹玉真公主也遥遥软禁于道观之中,使得唐玄宗连亲人都讲不见了。宦官们在太极宫周围虎视眈眈,唐玄宗的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的监视之下,哪里还有自由可言。唐玄宗曾经威风凛凛,如今却沦为阶下囚,连通风透气的权利都被剥夺了。

三. 风雨飘萍,过往云烟

被软禁于深宫太极宫的唐玄宗,曾经的荣华富贵如一场大梦初醒,旧日的权力和尊荣如同浮云般消散得无影无踪。他只能在静室中追忆往昔,沉浸于对过去的回味和缅怀之中。

想起当年开元盛世,他年少有为,励精图治,群臣簇拥,国力昌隆,民康物阜。门生杜甫诚心便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之赞誉。但转眼间,他却迷失在杨贵妃的美色之中,沉溺于酒色之乐,日渐懒散荒淫,朝纲日渐散漫,更纵容奸佞小人做尽了危国祸民的丑事。

唐玄宗退位后的生活有多惨?被太监欺负,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想起曾经的杨贵妃,唐玄宗又是百种悲戚。曾几何时,她是他的掌上明珠,宠爱有加,在他心间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可是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他不得已令杨贵妃自尽,亲眼目睹这个最爱的女人含恨而终,曾经的绝色尤物瞬间变成一具冰冷的尸体。那种震撼和伤痛,至今仍让唐玄宗心如刀绞,回想起来痛不欲生。他忏悔自己昏庸无能,不仅导致国家大乱,更亲手葬送了挚爱的人。

回首唐玄宗的一生,功与过参半。他并非一无是处的昏主,年轻时确实励精图治,有着为国为民的壮志豪情。他亲自选拔了能臣僚佐,如张九龄、李德裕等,使得国家昌盛了一个时期。可是随着年岁渐长,他开始放纵私欲,对宠姬杨贵妃着了迷,最终酿下了安史之乱的大祸。他虽然幡然醒悟,但为时已晚,朝中早已大权旁落。

如今退位在家,唐玄宗已成了一代昙华,所剩无几的只是过去的光环和记忆。每每追忆往事,唐玄宗不禁痛心疾首,悔恨交加。宦官们对他的监视如狼似虎,他连出宫一游也做不到,生怕遭到宦官的阻拦和谩骂。在这种囚徒般的生活环境下,他只能默默地回味过往,怀念自己曾经的荣耀和富贵,而这种无可宣泄的哀愁,正在逐渐侵蚀着他的心智。

四. 佳人有约,飞升来临

被软禁在太极宫的唐玄宗,日子虽然清苦,却也安然无恙地度过了数年时光。但随着年岁渐高,他对死亡的恐惧与厌世情绪也日益加重。宦官们的囚禁与欺凌,加之他对杨贵妃的念念不忘,让他连生的希望和勇气也渐渐消磨殆尽。

有一日,太监李辅国又率众人持刀兵到太极宫行凶,唐玄宗被其呼来喝斥,谩骂声震耳欲聋。唐玄宗默不作声,待李辅国一行人离开后,竟对身边的宫人说起了索命的话头。他痛陈自己荣华富贵一场,如今老无所依,还被欺侮折辱,不如一死了之。说罢,他竟遣散了侍从宫人,独自一人闭门而居,发誓绝食求死。

消息很快就传遍了紫禁城,引起了皇室中一片哗然。太子李贤听闻此事,赶忙来劝说父亲,哀求他不要轻生。唐玄宗却执意不从,反问李贤道:"你难道不知我如今是何等光景,被囚在这小小深宫,上有宦官的欺辱,下有子孙的抛弃!虽活着,又有何意义?"

李贤无言以对,只得退出宫室,命人派重兵戒备,严密看守唐玄宗的动向。数日之后,唐玄宗果然精神恹恹,已经力竭虚脱,命在须臾之际。此时,一位年轻的宫女走进了他的宫室,这正是唐玄宗最后一任妃子纤纤。她见到唐玄宗奄奄一息,不禁落下了热泪。

唐玄宗退位后的生活有多惨?被太监欺负,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唐玄宗缓缓睁开眼睛,见到了纤纤的身影,竟有些恍惚,以为自己看见了当年的杨贵妃。他喃喃对纤纤说道:"杨妃,我们今生今世无缘相会了,不如同赴九重城,与你永结同心吧!"说罢,他便瞑目长逝。待宫人们赶来,已经发现唐玄宗气绝身亡。

纤纤目睹唐玄宗的死亡,悲痛万分,当即服毒自尽,与唐玄宗化作渺无踪迹的游魂,永远在九重城中相守相依。宫中太监听闻纤纤的死讯,无不为之动容,有人感叹道:"可叹一人之年老,理应尊严永在;可惜这位老皇帝,却沦落到如此境地,令人扼腕痛惜啊!"

五. 暮年困顿,一代昙华

唐玄宗驾崩后,唐肃宗下令将其厚葬于翠华原。尽管唐玄宗生前遭受了软禁和欺凌,但毕竟曾是一代英主,享有盛世荣光,唐肃宗仍给予了隆重的丧葬礼仪。翠华原是当年杨贵妃的坟墓之地,如今唐玄宗长眠于此,可谓有扯不断的纠葛。

在陪葬品中,发现了唐玄宗生前最后的遗物:一面古镜。这面古镜是当年唐玄宗为杨贵妃所赐,后来杨贵妃含冤自尽,唐玄宗将它从杨贵妃的遗物中拿走,视若珍宝。古镜上雕刻着精美的花卉图案,镜面虽有些斑驳,但通体仍光可鉴人,堪称宝镜。

翠华原离长安所在的阿房池只有几里路的距离。唐玄宗生前被软禁于阿房池畔的太极宫,如今竟葬在此地。当年他飘飘然一代天子,如今却只剩一具枯骨,安息于故都之外的一座小丘。

唐玄宗墓旁不远处,就是长恨桥。这座桥由唐玄宗亲自命名,取名缘于他最宠爱的杨贵妃。长恨桥因杨贵妃含恨而终而得名,桥畔有一块"长恨水"石碑,记录了此事。如今唐玄宗和杨贵妃长眠于此,倒也算是两世纠缠了断。

翠华原上古树环绕,林木修长,终年郁郁葱葱。不时还能看见一些游人步入其中,徘徊驻足,凭吊那段恩怨纠葛的故事。有诗人在这里留下诗句:"平生逐臭君,死又葬沾衣。红颜枯骨在,长恨水边伽。"唐玄宗的一生确实如是,最终被葬在嫦娥痴爱的长恨桥旁,成就了一桩古今传诵的悲剧。

世人又怎能不对唐玄宗的生平扼腕长叹?当年他权倾朝野,纵横驰骋,建立了一段盛世富贵。可是他却在晚节不保的情况下,沉沦于美色糜烂之中,酿下了国家的浩劫。最后更是沦为阶下囚,受尽了宦官们的欺凌,最终只能绝食殒命。一代昙华,最后竟成了这般可叹的下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