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贺龙怀抱仨月大的女儿在乱军中横冲直撞,杀出重围一看:孩子没了

作者:赵林云教授

1945年,随着抗日战争的结束,贺龙和妻子蹇先任终于有时间着手寻找女儿下落。

然而,当年托付女儿的两位部下秦光远和瞿玉屏两位同志俱已牺牲,女儿的消息就此中断。

直到1950年,贺龙到大西南主持工作,经过多方打听才最终确认了女儿的消息。

15岁的贺捷生在当地干部引领下,一瘸一拐地走向面前这个穿着军装的男人。

蜡黄的脸庞上写满紧张,头发枯燥,身材干瘪,似乎一阵风就能把她吹倒。

“接到毛主席指示,我来接你去和贺司令员团聚。”这位自称廖汉生的军人说。

当蹇先任看到贺捷生的第一眼,立刻快步上前,紧紧抱住日思夜想的女儿,泪如雨下。

当得知,十几年来女儿生活环境异常艰苦,经常在寒冬深夜被冻得瑟瑟发抖时,蹇先任仿佛自己就置身在那冰冷的夜晚。

想到这,她再次抱紧女儿。

此时贺龙远在重庆,无比期待父女团聚。当得知女儿即将抵达重庆的消息,他立刻带着全家前往机场接机。

贺龙怀抱仨月大的女儿在乱军中横冲直撞,杀出重围一看:孩子没了

谁知贺捷生乘坐的飞机提前到达机场,她已经抵达家中。

面对着空荡荡的房子,周围陌生的一切让贺捷生心里很是紧张。

父亲现在是什么样子?会和自己生疏吗?

远处传来一阵汽车鸣笛声,似乎有人在喊自己的名字,她看向那个身材高大、留着胡子的男人。

她一瘸一拐地走过去,怯生生喊了一句:“爸爸。”

贺龙眼眶早已蓄满泪水,一把将女儿拥入怀中。

是什么原因导致年幼的她遗失多年才被找回?又经历了什么?

贺龙怀抱仨月大的女儿在乱军中横冲直撞,杀出重围一看:孩子没了

战事大捷,平安出生

1935年11月,正值红军反“围剿”最为艰难的时期。前线指挥作战的贺龙刚率领红军主力军打完一场胜仗,就收到后方王震传来的讯息。

“恭喜副主席得了一门‘迫击炮’。”

这是队伍中对“女儿”的代称。

他沉浸在中年得女的喜悦里,“迫击炮好啊,威力足,把敌人打烂!”

贺龙怀抱仨月大的女儿在乱军中横冲直撞,杀出重围一看:孩子没了

年过四十的他得知女儿降生十分高兴,对刚出生的孩子如获至宝。

此前与妻子的第一个孩子红红还未来得及起大名,就不幸夭折,也成为夫妻二人一直以来的心病。

女儿的降生仿佛带来了好运,从此之后,红军反“围剿”捷报频传。

但一向有勇有谋的贺龙,却在一件事上犯了难,那就是如何为自己的女儿取名字。

素有“儒将”之称的前敌副总指挥萧克见他发愁,就将起名字一事揽了过去。

“刚打完胜仗,这孩子就出生了,此后也捷报频频,就叫贺捷生吧。”

贺龙怀抱仨月大的女儿在乱军中横冲直撞,杀出重围一看:孩子没了

在当时,革命队伍更期望男孩的降生,这样长大可以继续扛枪上战场,延续革命之火。

贺捷生出生前几日,邻居家生下一名男婴,有人提议交换,贺龙可以将男孩子带去战场。

刚从前线下来的贺龙连忙拒绝,坚决不换,就算是女儿也是自己的孩子。但正逢长征之际,部队纪律严正,一再声明不允许携带孩子。

许多干部都选择将孩子寄养在附近老乡家,贺龙不得不联系到一位老乡亲戚。本来对方满口答应,还答应会专门请奶妈照顾。

可一周之后,比约定时间晚了许久,亲戚依旧没来接孩子,贺龙和妻子再次找到家里时,才发现对方早已搬走。

蹇先任实在舍不得将女儿丢下,苦苦哀求:

“无论多苦多难,我都自己背着孩子走,绝不给部队添麻烦!”

看着尚不足月的女儿,贺龙也于心不忍:“只是长征路途艰苦,带着娃儿,辛苦你了!”

贺龙怀抱仨月大的女儿在乱军中横冲直撞,杀出重围一看:孩子没了

贺龙在前敌总指挥的会议上,提出带上女儿的想法,并表示路上遇到愿意收养孩子的人家,就将女儿寄养过去。

考虑到他的现实情况,其他几位首长也表示理解。

就这样,刚出生19天的小战士贺捷生,被放进妈妈特制的小背篓里,踏上长征路。

贺龙怀抱仨月大的女儿在乱军中横冲直撞,杀出重围一看:孩子没了

艰难行军,骨肉分离

女子本柔,为母则刚。蹇先任每天背着行装赶路,还要时时照顾女儿,好不容易等到宿营休息,还要清理女儿脏衣服和换洗尿布。

要跟上行军步伐,既要抚育女儿,同时要照顾正在孕期的亲妹妹。这位湘鄂西苏区第一位女红军,从未叫过苦叫过累,是当之无愧的铁娘子。

长征路上,许多战士倒下了,但贺捷生坚持到了终点,其间受的苦可想而知。

即使有母亲的精心呵护,长征艰苦的条件还是把小捷生折磨得不成样子。

长征任务紧迫,休息时间少,小捷生的尿布两三天都不更换,导致大片皮肤溃烂。

贺龙怀抱仨月大的女儿在乱军中横冲直撞,杀出重围一看:孩子没了

天气变幻多端,小婴儿无法忍受恶劣天气,多次高烧患病;蹇先任担心女儿哭闹影响行军,用被褥抱住她的头,险些窒息;行军艰苦,没有奶水,就用草根和野菜煮汤喂给孩子。

长征路上,贺龙虽牵挂妻女,却也必须离开她们。蹇先任实在没有力气照看女儿时,他就把女儿裹在怀里亲自带着。

有一次,大部队经过山垭口时,贺龙把孩子裹在怀里,为了防止女儿跌落,用布条紧紧勒着。

敌人突然前后夹击,对红军部队进行包围围剿。他当机立断,指挥军队突袭。骑马狂奔,与敌人厮杀。

贺龙杀得正起兴,策马扬鞭冲出敌人包围圈,带领部队狂奔几十公里,终于将敌人甩掉。

贺龙正觉得化险为夷,在怀里准备掏出烟袋犒劳一下自己,猛地发现怀里似乎空了。

低头一看,孩子不知什么时候被颠了出去,这可把久经沙场的贺老总给吓坏了。

他立刻掉头,一路往回寻找女儿。

幸好是被后续部队的将士捡到,把小捷生顺路带了回来。

因为物资不足,小捷生身体严重营养不良,红军队伍抵达陕北时,她还不能站立行走。

陕北物资相对充足,时任财政部部长林伯渠听闻小捷生身体羸弱的消息后,立刻送来一只奶羊。

贺龙怀抱仨月大的女儿在乱军中横冲直撞,杀出重围一看:孩子没了

蹇先任将羊奶热好喂给女儿,在母亲和众多军区战友们的关爱下,奇迹发生,小捷生终于站起来了。

幸福的时光没过多久,贺龙就接到奔赴抗日前线的命令,蹇先任时任军委总政治部宣传干事也要跟随部队转战他乡。

肩负重要革命使命的夫妻二人,无奈之下,派人将女儿送回湘西老家。

贺龙嘱咐道:“我只有两个要求:一、孩子不能改名。二、要让孩子读书。”

贺龙怀抱仨月大的女儿在乱军中横冲直撞,杀出重围一看:孩子没了

顽强长大,家人重逢

1937年,贺捷生的姑姑贺三姑在老家桑植照看她。

湘西“楚汉宫”第九代帮主姚矮子曾在与贺龙对战时吃过亏,得知他的孩子送回老家后,决心挖地三尺也要抓到孩子。

他们挨家挨户搜索,把有嫌疑的妇女儿童都关入死牢,其中就有贺捷生和贺三姑。

贺龙怀抱仨月大的女儿在乱军中横冲直撞,杀出重围一看:孩子没了

中共湘西负责人接到消息后,立刻派人前去营救。好在贺捷生两人已经被前去救援的另一帮派顺利营救出来。

贺龙又将女儿托付给南昌起义时的老部下秦光远和瞿玉屏。

贺捷生和秦光远在贵州铜仁度过了几个月还算安稳的生活,但养父的身份不幸暴露。她不得不被转移到第二任养父瞿玉屏身边。

瞿玉屏对她的保护意识很强,他从未向别人透露小捷生的身份,甚至是自己的妻子。

以至于妻子一致认为小捷生是丈夫的私生女,对她态度十分恶劣。

好在有养父庇护,贺捷生的日子过得还算安稳。

1944年,瞿玉屏不幸负伤,牺牲之前再次与她强调,一定要她记住自己的身份,早日找到亲生父母。

贺龙怀抱仨月大的女儿在乱军中横冲直撞,杀出重围一看:孩子没了

此时的她年纪还小,没有能力出门寻找,只能一遍又一遍重复父母的名字,不断加深自己的记忆。

好在,贺龙和蹇先任从未放弃对女儿的寻找,终于将15岁的贺捷生找到。

贺龙怀抱仨月大的女儿在乱军中横冲直撞,杀出重围一看:孩子没了

结语

“我在长征路上是一个卸不下的包袱,是一个要吃要喝的行李卷。”

1995年,贺捷生接受中央电视台《长征纪实》节目组访问时说。

跟随红军跋山涉水、历经万难时,她只是一个刚出生19天,尚在襁褓中的婴儿。

这位经历了长征,又获得将军军衔的女将军,对于自己年幼那段传奇经历只用了四个字概括,那就是“九死一生”。

贺龙怀抱仨月大的女儿在乱军中横冲直撞,杀出重围一看:孩子没了

节目放映时,蹇先任正收看节目,听到女儿的自述,十分伤心。

“我们没有把你当成一个包袱,而是把你当成革命接班人,你不哭的时候,所有叔叔婶婶都担心你,害怕你生病了;你哭的时候他们也很着急,觉得你是不是饿了。”

在贺捷生家里,墙上挂着一张与妈妈在陕北的合照。她每次看到都会万千感慨,自己就是被母亲用这个小小的背篓背着走完长征。

每一步,都千辛万苦。

-END-

【文|峻玺】

【编辑|长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