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东河区:“四抓四促”助力诚信建设工程提档升级

作者:包头普法

今年以来,包头市公安局东河分局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包头市关于诚信体系建设工作要求,围绕组织部署、专项整治、数据融合、执法公信等重点环节,立足公安职能,高位谋划部署,“四抓四促”有效推进诚信建设向纵深发展,擦亮东河“信”名片,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提供“硬核”保障。

东河区:“四抓四促”助力诚信建设工程提档升级

抓部署促宣传

全面营造诚信氛围

以营造浓厚诚信守信社会氛围做为工作出发点,将诚信建设与队伍建设、业务建设高度融合,将诚信教育作为民辅警开展日常社区工作的重点,切实提升群众诚信理念、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接触式”宣传。充分发挥“两队一室”警务运行机制,发挥社区民警兼任社区(村)党组织副书记优势,统筹辖区网格员、保安员和义警队员等群防群治力量,形成强大的宣传教育网络,在开展日常社区工作的同时,主动向辖区群众宣传诚信建设,推动形成和谐互信的人际关系。利用“110宣传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集中宣传活动,全方位开展相关法律知识及防范宣传。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相关宣传70余次,教育群众10余万人。“定点式”宣传。在超市、农贸市场、居民社区、网吧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立宣传点,通过悬挂横幅、摆放宣传展板、现场答疑解惑的形式,提高诚信建设知晓度。利用社区警务室宣传栏、社区公告栏、单位宣传栏,张贴“警方提示”“防范指南”“案例讲解”,指导群众防范电信诈骗案件发生、抵制失信行为侵害,共张贴防范海报1000余份。“平台式”宣传。牵头组建专业反诈宣传队伍,通过平安东河、包头公安微警务、24小时警局、微信朋友圈等渠道,向辖区人民推送贷款类、刷单类、虚假购物类等各类诈骗预警的图文信息30余篇,进一步提升群众防范失信行为意识。

东河区:“四抓四促”助力诚信建设工程提档升级

抓严打促整治

全面严惩失信行为

开展重点领域执行攻坚。按照《关于依法加强和规范公安机关协助人民法院开展执行工作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与各级人民法院之间的执行联动。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对各级人民法院移交的拒执案件及时受理,2021年以来,受理拒执案件3起,移送起诉2人,挽回涉案金额30余万元。严厉打击涉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违法犯罪。以专项行动为抓手,深入开展线索排查,重点打击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生产销售假药劣药、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犯罪行为,全面整治市场秩序。2023年,成功侦破“6.13”生产销售假药案,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现场查扣安宫牛黄丸2万丸、疑似虎骨酒2270瓶、疑似熊胆147颗,在全国26个直辖市、省自治区范围内发起涉案线索协查工作。开展拖欠工资问题专项治理。深入辖区工厂企业、在建项目工地,全面摸排涉及拖欠农民工工资、拖欠项目建设工程款等问题,对欠薪苗头及时进行汇总分析,迅速报告当地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落实工作措施,协助做好疏导处置工作。积极协助有关职能部门调处欠薪纠纷,帮助农民工追讨工资。

东河区:“四抓四促”助力诚信建设工程提档升级

抓融合促应用

全面释放数据能量

强化数据融合。分局依托“情指行”一体化警务运行机制,对公安机关掌握的人口、违法犯罪、场所管理、出入境管理、车辆管理、DNA信息一系列信息数据库进行融合,动态建立失信人员花名册。强化信息研判。在银行、证券公司相对集中区域建立金融风险监测点,从源头上做到早发现早控制。对每日警情、每周案件、每月治安情况进行研判分析,及时推送预警信息,以提高居民防范意识。严格检查督导。由东河区政法委牵头成立司法公信专项推进组,建立公安、法院、检察院、司法局等部门齐抓共管的打防协作机制,全面掌握风险源头、涉及规模和区域分布情况,严格督导考核,分局和成员单位组成联合督查组,定期对各单位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通报,推动司法公信体系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东河区:“四抓四促”助力诚信建设工程提档升级

抓公示促规范

全面树立执法公信

推进阳光执法。分局在门户网站公开信息网上查询的同时,在24小时警局、蒙速办、包头公安微警务等平台不断拓宽信息公开渠道,对警情、案件、涉案财物处理情况进行公开,报案人、案件当事人可高效查询案件办理进展情况。规范执法办案。分局以实体化运行执法办案中心为抓手,安排专人每日对全局的接处警、受立案、办案场所使用、涉案财物管理、电子卷宗管理、案件审核等各执法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网上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发布执法巡查通报,督促相关办案单位和责任人落实整改。优化窗口服务。分局将诚信建设融入公安政务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最多跑一次”便民举措,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打造“信用+”警务模式。

来源:东河区公安分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