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端午节,牢记1不穿,2不去,3不做,4要吃,5要喝,老传统别丢!

作者:美食格物

今年的6月10日,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

端午节,牢记1不穿,2不去,3不做,4要吃,5要喝,老传统别丢!

它起源于上古时代的祭龙活动,后逐渐演变为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的节日。端午节的日期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会通过各种活动来庆祝这个节日,同时寄托着对健康、平安的祈愿。

端午节,牢记1不穿,2不去,3不做,4要吃,5要喝,老传统别丢!

除此外,民间也有着很多传统和习俗,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1不穿,2不去,3不做,4要吃,5要喝”,这一古老的传统一直流传至今,值得我们牢记!具体指的是哪些?下面就跟着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端午节,牢记1不穿,2不去,3不做,4要吃,5要喝,老传统别丢!

一不穿:不穿艳丽服饰

在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它与中国的其他诸多传统节日有着些许不同之处。其他传统节日大多侧重于团圆与喜庆,而端午节极为重要的一个意义在于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还有一个说法是端午节是一个阴气重的日子,所以要避免穿红色的衣服,以免招惹邪祟。

端午节,牢记1不穿,2不去,3不做,4要吃,5要喝,老传统别丢!

正因为如此,在端午节这天,我们在着装方面应有所讲究,尽量避免衣服的颜色过于鲜艳夺目。需知,这是一个承载着深沉历史情感和厚重文化内涵的节日,我们应当以一种更为庄重和内敛的态度去对待,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我们对屈原以及端午节所蕴含的深刻意义的尊重与敬仰。

端午节,牢记1不穿,2不去,3不做,4要吃,5要喝,老传统别丢!

当我们身着较为素净的服饰时,仿佛也能更好地融入到这充满纪念意义的氛围之中,去用心感受那份独属于端午节的特殊情怀。而且在端午节,我家互道祝福也会说“端午安康”而非像其他节日说“xx节快乐”

端午节,牢记1不穿,2不去,3不做,4要吃,5要喝,老传统别丢!

二不去:不去水中嬉戏

端午节期间正处在六月份,正值雨季,各地在降雨之后,河水的水量都会大幅上涨,并且此时的水温也相对偏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若是在水中嬉戏玩耍,那是极其危险的。尤其是河段下游,若是水量过大引发山洪,河水卷集着泥沙,树枝,垃圾,石头一起冲下来,以正常的速度我们都很难逃生。

端午节,牢记1不穿,2不去,3不做,4要吃,5要喝,老传统别丢!

不仅如此,在水边还常常会出现一些蛇虫鼠蚁等,一不小心就会被伤到,尤其是蝎子蜈蚣这种带有毒素的动物,一旦被蛰伤必须立即就医,否则很有可能会发生危险。

端午节,牢记1不穿,2不去,3不做,4要吃,5要喝,老传统别丢!

再者,端午节本是为了纪念屈原投江而设立的节日,因而人们也普遍认为河边是一个不太吉利的地方,容易引发诸如水鬼之类的邪祟以及意外溺水事故的发生。

所以,在端午节期间,我们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识,远离危险水域,切不可因一时的疏忽或贪玩而让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以确保自身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端午节,牢记1不穿,2不去,3不做,4要吃,5要喝,老传统别丢!

三不做:不惊动五毒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五毒之气最为旺盛的日子。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们不仅要庆祝,更要保持警惕,尊重自然,避免招惹五毒。

端午节,牢记1不穿,2不去,3不做,4要吃,5要喝,老传统别丢!

在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应当避免随意翻动石头。这样做可能会惊扰到藏匿其中的蛇、蝎子等有毒生物,从而引发不必要的危险。端午节期间,我们更应当避免捉弄或残忍地伤害这些生物,以免招致所谓的“报复”。

端午节,牢记1不穿,2不去,3不做,4要吃,5要喝,老传统别丢!

而且这一天大人也会给孩子手腕上系上五彩绳,这五彩绳就是五条颜色不同的丝线,五色丝线是由青、红、白、黑、黄五种颜色的丝线搓成,搓的时候会在中间夹杂一根艾草,端午节当天佩戴在手臂上,据说有辟邪驱赶五毒之意。

端午节,牢记1不穿,2不去,3不做,4要吃,5要喝,老传统别丢!

四要吃:吃粽子

粽子作为端午节的标志性食品,起源于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遭楚怀王流放,而后秦国攻破都城,致使楚国覆灭。屈原悲愤难抑,在农历五月五日投身汨罗江。后人为追念他,便把端午节当作纪念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牢记1不穿,2不去,3不做,4要吃,5要喝,老传统别丢!

屈原投江之后,楚国人民为了防止鱼虾侵扰他的身体,便将糯米包裹在竹叶中投入江中,希望鱼虾食用这些食物而不去伤害屈原的遗体。慢慢便逐渐形成了端午节吃粽子这一习俗。从此,粽子便成为了端午节的象征,承载着人们对屈原的哀思和敬仰。

端午节,牢记1不穿,2不去,3不做,4要吃,5要喝,老传统别丢!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在中国各地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意义都是为了纪念屈原,同时也有祈求健康、驱邪避疫的寓意。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亲朋好友之间也会互赠粽子,以此表达节日的祝福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端午节,牢记1不穿,2不去,3不做,4要吃,5要喝,老传统别丢!

粽子的种类繁多,北方粽子多以甜味为主,常见的有豆沙粽、红枣粽等,口感软糯,甜而不腻。南方粽子则以咸味为主,如广东的咸肉粽、浙江的火腿粽等,馅料丰富,口味多样。除了传统的甜咸口味,还有如四川的辣粽、云南的竹筒粽等,体现了各地的饮食特色。

端午节,牢记1不穿,2不去,3不做,4要吃,5要喝,老传统别丢!

五要喝:喝雄黄酒

喝雄黄酒是端午节的一大特色,它不仅是一种传统饮品,更是一种文化象征,代表着人们对健康和驱邪避疫的祈愿。

端午节,牢记1不穿,2不去,3不做,4要吃,5要喝,老传统别丢!

雄黄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是由雄黄(一种硫化物矿物)和酒混合而成的。在古代,人们认为雄黄具有驱邪避疫的功效,因此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饮用雄黄酒以求平安。

关于雄黄酒的传说,最著名的莫过于《白蛇传》中的故事。相传,白娘子因喝了雄黄酒而显出原形,这使得雄黄酒在民间传说中具有了神奇的力量。

端午节,牢记1不穿,2不去,3不做,4要吃,5要喝,老传统别丢!

雄黄酒的制作方法简单,通常将雄黄研磨成粉末,然后与白酒混合,放置一段时间后即可饮用。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将雄黄酒洒在屋内外,以驱除五毒,保佑家人健康。

端午节,牢记1不穿,2不去,3不做,4要吃,5要喝,老传统别丢!

饮用雄黄酒时,人们通常会小心谨慎,因为雄黄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过量饮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现代人多采用其他方式来替代雄黄酒,如饮用黄酒或用刚刚上市的杨梅酿制的杨梅酒等。

以上就是端午节的1不穿,2不去,3不做,4要吃,5要喝,除此之外端午节还有很多其他的传统习俗。

端午节,牢记1不穿,2不去,3不做,4要吃,5要喝,老传统别丢!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著名的习俗之一,尤其在中国南方地区尤为盛行。这项活动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体育竞技活动。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聚集在江河湖畔,观看或参与龙舟比赛。龙舟比赛不仅是一项体育活动,也承载着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精神。

端午节,牢记1不穿,2不去,3不做,4要吃,5要喝,老传统别丢!

悬挂艾草和菖蒲

端午节期间,家家户户会在门上悬挂艾草和菖蒲。艾草和菖蒲具有驱虫、避邪的作用,古人认为它们能够驱除五毒,保护家人健康。艾草和菖蒲的气味能够驱散蚊虫,同时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端午节,牢记1不穿,2不去,3不做,4要吃,5要喝,老传统别丢!

挂钟馗像

在一些地区,端午节有挂钟馗像的习俗。钟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驱邪神,人们相信挂上他的画像可以驱除邪气,保佑家人平安。

端午节,牢记1不穿,2不去,3不做,4要吃,5要喝,老传统别丢!

挂香囊

端午节期间,人们还会制作香囊佩戴在身上。香囊内通常装有艾草、薄荷、丁香等具有驱虫和提神作用的中草药。香囊不仅美观,还能起到驱虫和避邪的作用。

端午节,牢记1不穿,2不去,3不做,4要吃,5要喝,老传统别丢!

挂五毒图

在一些地方,端午节有挂五毒图的习俗。五毒图上通常绘有蛇、蝎子、蜈蚣、壁虎和蟾蜍,人们相信挂上这样的图可以驱除五毒,保佑家人平安。

端午节,牢记1不穿,2不去,3不做,4要吃,5要喝,老传统别丢!

放风筝祈福

端午节放风筝被认为可以驱除不祥之气,为人们带来好运和健康。通过放风筝,人们祈求吉祥和幸福,希望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不幸能够随风而去。

端午节,牢记1不穿,2不去,3不做,4要吃,5要喝,老传统别丢!

随着端午节的脚步渐近,我们不仅重温了这一传统节日的深厚文化底蕴,无论是系五色绳、吃粽子、喝雄黄酒,还是放风筝祈福,每一种习俗都承载着人们对健康、幸福和和谐生活的美好祝愿。在这里,美食格物提前祝您端午安康,万事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