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东国家对华投资的机遇和挑战

作者:全球技术地图
中东国家对华投资的机遇和挑战

由于中国与中东国家的政治和经贸关系不断加深以及全球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进一步吸引中东对华投资愈发重要。近两年国际油价的上涨增强了中东主权财富基金的实力。2023年,中东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增长尤为显著。随着中东国家能源转型和经济多元化发展的需求上升,新能源、电动汽车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成为他们重点关注的领域,中国在这些领域具有国际领先的专业技术优势。在此背景下,中东国家对华投资的规模大幅提升,双方合作的范围持续扩大。中东资本的多元化投资将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动能,助力中国高质量发展。

中东国家对华投资的机遇和挑战

加大对华投资的驱动因素

由于全球地缘政治和经济格局的转变,欧美国家对华投资增速有所放缓,而中东国家对华投资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寻求与中国建立更加紧密的政治和经贸关系,以及通过技术合作实现能源和经济转型,是中东国家加大对华投资的主要原因。随着中东国家对华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中东资本在中国经济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中东对华投资的扩大,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驱动。

一是中国在中东地区的政治影响力不断上升。近年来,美国的战略重心从中东逐渐转向亚太,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开始减弱。在地缘政治和经济发展需求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中东国家加强了与中国的合作。2023年11月,中国同约旦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这标志着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的所有成员国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2023年3月,中国促成沙特和伊朗和解。2023年7月,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批准伊朗作为成员国加入。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巴林和埃及也成为了上合组织的对话伙伴。

二是中国与中东地区的经贸联系愈发紧密。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2017年至2022年,中国与中东的贸易额从2625亿美元增长到5072亿美元,增幅为93.22%。2022年,中东成为中国双边贸易增长最快的合作伙伴,贸易额同比增长27.1%。2023年6月,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企业家大会上,中国企业与中东投资者签署了约30项投资协议,总价值达100亿美元。2024年2月,中国商务部长与阿联酋经济部长在阿布扎比共同主持两国经贸联委会第八次会议,双方共同签署了数字经济领域投资合作文件。2024年3月,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总裁在2024年“投资中国”首场标志性活动上发表演讲,强调沙特阿美将加大对华投资,重点关注化学工业、数字技术创新和新能源领域。中国与中东国家证券交易所之间的合作亦不断深化。2023年9月,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沙特证券交易所的母公司Tadawul集团签署谅解备忘录;11月,香港交易所成功发行亚太区首只追踪沙特股票的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是一种跟踪某个指数或者行业表现的基金产品);12月,深圳证券交易所与Tadawul集团和阿布扎比证券交易所签署协议,主要探索跨境指数和ETF合作,以及国际融资机会。

三是中国持续深化与中东国家的能源转型合作,共同推进绿色能源发展。2022年1月,沙特、科威特、阿曼、巴林、土耳其、伊朗外长以及海湾合作委员会秘书长访华,各方就绿色转型达成共识。2022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上指出,中方愿同阿方一道,共同推进涵盖绿色创新、能源安全等八个重要领域的合作。2023年10月,中国银行协助埃及政府发行首笔绿色熊猫债券,募集资金将用于埃及可持续发展相关项目。2023年9月,中国银行迪拜分行发行5.34亿美元绿色债券用于支持沙特和阿联酋的太阳能发电项目。此外,中国企业还深度参与中东国家众多大型能源项目的建设。2023年12月,阿联酋宣布由中国企业承建的Al Dhafra太阳能项目已经完成,该项目将为20万户家庭提供绿色电力,每年减少240万吨碳排放。

中国与中东国家经贸联系的加强,为中东国家扩大对华投资奠定了基础。中东投资将为中国带来政治、经贸、技术、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的机遇,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动能,助力中国高质量发展。中东对华投资不仅仅是金融上的支持,还涉及技术合作。这将推进双方技术和知识的双向转移,有助于提升中国新兴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水平。通过吸引中东投资,中国有机会与中东国家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中东国家对华投资的机遇和挑战

2023年9月13日,第八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此次高峰论坛首次设立“中东专场”。

重点关注的领域

2023年,全球国有投资者(SOIs)投资总额为2051亿美元,其中对华投资83亿美元,相较于2022年增长了333%。中国获得投资的规模位居世界第五,投资增速位居世界第三。全球主权财富基金(SWFs)2023年的总投资额为1247亿美元。在投资规模排名前十的主权财富基金之中,有五家来自中东,分别为:阿联酋阿布扎比投资局(ADIA)、科威特政府投资局(KIA)、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卡塔尔投资局(QIA)、阿联酋迪拜投资公司(ICD)。2023年,沙特公共投资基金、阿联酋穆巴达拉投资公司(Mubadala)、阿布扎比投资局、阿布扎比发展控股公司(ADQ)和卡塔尔投资局总计投资740亿美元,占全球主权财富基金投资总额的58.34%。其中,沙特公共投资基金投资316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2023年,全球国有投资者对新能源产业的投资达到创纪录的261亿美元,其中近一半来自中东主权财富基金。

2023年,中东五大主权财富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达4.1万亿美元,其中对华累计投资规模约为400亿美元。能源转型是沙特政府主导的国家战略,也是沙特“2030年愿景”的首要任务。目前,沙特重点关注中国电动汽车、能源和工业技术等领域。2023年6月,沙特投资部宣布与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华人运通签署一项价值56亿美元的协议;11月,沙特公共投资基金与华人运通洽谈2.5亿美元投资。2023年10月,沙特新未来城(NEOM)项目旗下投资基金NIF向电动车企业小马智行投资1亿美元。今年1月,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表示该公司将在福建开设合资企业和乙烯工厂,项目投资额达64亿美元,预计每年生产180万吨乙烯。同样在今年1月,沙特阿美与荣盛石化洽谈收购荣盛子公司宁波中金石化不超过50%的股权,在此之前,沙特阿美于2023年3月以246亿元人民币(约35亿美元)收购荣盛石化10%的股权。

阿联酋穆巴达拉投资公司和阿布扎比投资局、卡塔尔投资局和科威特投资局均已开展对华投资,计划长期深耕中国市场。穆巴达拉于2023年9月开设北京办事处,该基金的中国投资组合包括京东工业、海森生物和时尚零售商SHEIN。阿布扎比投资局于2023年12月通过旗下投资基金CYVN向蔚来汽车投资22亿美元。卡塔尔投资局于2023年12月宣布投资约2亿美元认购金蝶国际的普通股。科威特投资局于2022年第四季度增持深圳机场集团的股份。

面临地缘政治等方面的挑战

目前,中国吸引中东资本也面临不小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地缘政治、国际竞争、以及融入国际主流的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标准等领域。

在地缘政治方面,由于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加大对华投资,美国政府正对这些基金进行更严格的审查。有数据表明,2023年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在美交易超过230亿美元。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正在审查几笔数十亿美元的交易,涉及阿布扎比投资局、穆巴达拉投资公司和沙特公共投资基金。

在国际竞争方面,日本正积极寻求与中东国家的绿色转型和投资合作,并将中国视为潜在的竞争对手。2023年7月,日本首相访问沙特、阿联酋和卡塔尔,旨在推广日本的能源转型技术。访问期间,日本与阿联酋签署23项协议,以加强在能源、工业、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等领域的合作。2023年12月,日本经济产业大臣宣布,日本和沙特将开展跨国联合投资,重点关注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矿业项目。与此同时,日本金融服务公司SBI与沙特阿美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可能在数字资产与半导体工厂建设等领域建立业务联盟。

在国际ESG标准方面,由于越来越多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和富豪家族办公室都引入了这一投资理念与评估标准,若中国企业无法达到国际ESG披露标准,将很容易在尽职调查环节被否决。ESG披露标准主要用于分析企业的投资策略清晰度、交易决策透明度和风险控制规范程度。中东投资者更青睐按照国际ESG标准披露项目信息的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基金,这有助于其将拟投资项目与已上市的同业公司市值进行比较,更精准地估算投资回报率。随着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在中国设立办公室,他们也能更近距离考察国内股权投资基金的项目管理和储备能力,这也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大的挑战。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世界知识,原作者张传捷。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本公众号编译/转载仅为分享、传达不同观点,如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我们/转载公众号XXX!

转自丨世界知识

作者丨张传捷

中东国家对华投资的机遇和挑战

研究所简介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隶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研究大陆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跟踪和分析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态势,为中央和有关部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全球技术地图”为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官方微信账号,致力于向公众传递前沿技术资讯和科技创新洞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小南庄20号楼A座

电话:010-82635522

微信:iite_er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