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印战争里解放军的支柱火炮就是它:横行20年的53式82毫米迫击炮

作者:萨沙
中印战争里解放军的支柱火炮就是它:横行20年的53式82毫米迫击炮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中印战争里解放军的支柱火炮就是它:横行20年的53式82毫米迫击炮

今天的主角是解放军53式82毫米迫击炮。这种仿造苏联二战迫击炮的产物,成为五六十年代解放军的支柱中型迫击炮。53式参加了解放军历史上多次战争,表现相当出色,耀武扬威了整整20年之久。听萨沙说一说吧。

中印战争里解放军的支柱火炮就是它:横行20年的53式82毫米迫击炮

自南昌起义建军以来,解放军就非常重视迫击炮。

直到朝鲜战争爆发,迫击炮仍然是解放军的重要火力支柱。在朝鲜战争前五次战役以及上甘岭战役中,解放军装备的81毫米和82毫米迫击炮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很多战斗中,这种中型迫击炮就是胜负的关键。

而美韩军非常恐惧志愿军的迫击炮,认为这是导致己方伤亡的主要杀手。曾有个叫彭良义的19岁志愿军迫击炮手,用86发迫击炮弹击毙击伤150个敌人:“4发炮弹打中敌人一辆满载粮食的汽车、击毁敌1挺高射机枪;2分钟内发射50发炮弹,配合步兵歼灭了200多名敌人;用游动炮火打死20个敌人,配合步兵打退了敌人一个营的3次进攻。”

中印战争里解放军的支柱火炮就是它:横行20年的53式82毫米迫击炮

虽然志愿军很重视中型迫击炮,战争中仍然出现很多问题:现役迫击炮型号和口径非常混乱。

志愿军装备81毫米和82毫米两种迫击炮。口径差距貌似有限,实际上81毫米迫击炮是无法发射82毫米炮弹的。

而理论上82毫米迫击炮可以发射81毫米炮弹,非到万不得已也不能这么做,会导致精度的下降和射程缩短。尤其连续炮击导致炮管发热膨胀以后,使用82毫米炮管发射81毫米炮弹可能导致严重的炮击故障,导致炮毁人亡。

即便同口径的81毫米迫击炮,也有日式、法式、美式、德式等多国型号。这些迫击炮基本结构相同,毕竟还是存在差异的,制造工艺不同,性能参差不齐。

在长津湖战役中,解放军装备了一些从国军手中缴获的美制M1型81毫米迫击炮。

这些火炮是美国生产,钢材和制造水平都很高,在严寒环境中尚且可以稳定炮击。

相反的是,解放军装备的部分国产民20式82毫米迫击炮,因为气候过于寒冷而出现口径减小的情况。

经过测量,部分82毫米口径迫击炮缩小到81毫米,根本就不能使用:由于天气极度严寒,我军70%的迫击炮都打不响,最普遍的现象是炮口因为气候寒冷而收缩变形,导致炮弹无法塞进炮管,也就是说,1300门迫击炮(前锋两个军装备900门)只有270多门能够打响,分摊到各部队,这个比例就非常小了。整个长津湖战役的一个多月时间里,第九兵团发射的迫击炮弹一共只有6000发,平均一个军才2000发。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同国产迫击炮使用较差的炮钢有很大关系。

中印战争里解放军的支柱火炮就是它:横行20年的53式82毫米迫击炮

除了性能区别很大以外,最严重的是弹药供应问题。

中型迫击炮型号和口径的混乱,导致一线志愿军作战困难,后勤人员更是苦不堪言。

在前三次战役中,志愿军主要在朝鲜北部山区作战。公路被美国空军轰炸粉碎,后勤运输只能依赖翻山越岭的小路。

朝鲜冬季山区不要说背着炮弹爬山,就是空手爬山也够喝一壶的,棒小伙也未必能够胜任。前线补给非常困难,弹药严重不足,战士们连饭都吃不上,每天仅有一口炒面。

万般无奈下,所有能动的非战斗人员都要帮忙背辎重,连文工团的女孩子们也要背上几十斤。有的文工团的女孩子,很勇敢,也能吃苦,可惜年幼体弱,无法胜任这种工作。背着几十斤的袋子踩着积雪连夜爬山,她们爬到半山腰她在走不动了,将袋子丢下放声大哭。

而这些后勤人员携带的弹药,最重要的就是81毫米和82毫米迫击炮弹。

这种炮弹一发就有3公斤多,一个男同志要背4到5发爬山,女同志体力弱要背2到3发,负担都非常重。一些后勤官兵都搞垮了身体,有的因此病死在前线。

后勤人员千辛万苦送到前线的炮弹,又分为81毫米和82毫米两种,往往出现不能通用的情况,有了炮弹也等于没有。

中印战争里解放军的支柱火炮就是它:横行20年的53式82毫米迫击炮

在朝鲜战争中后期,大陆就考虑统一迫击炮口径和制式。

志愿军从苏联购买了不少苏式装备,包括苏联M1937式82毫米迫击炮。

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开始使用这种苏联迫击炮,只是用的数量不算多。

这种迫击炮同解放军现役各种火炮差不多,都是仿造法国布朗德81毫米迫击炮的产物。

在二战爆发前,苏联从法国购买了几门布朗德M27/31型81毫米迫击炮进行了仿制。苏联认为迟早会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战,没有采用西方常用的81毫米,而使用了82毫米。

在1935年,苏联开始批量生产仿造成功的M1936型82毫米迫击炮,到1936年装备了2500多门。

中印战争里解放军的支柱火炮就是它:横行20年的53式82毫米迫击炮

苏军一线官兵使用M1936型进行训练,很快发现了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M1936型发射精度比布朗德81型迫击炮要低一些,炮击时不太稳定,需要炮手不断调整火炮的位置,降低了射速。

苏联在1937年改进了火炮的底座,采用了独特的圆形底座,增加了驻退装置,推出了更为成熟M1937型82毫米迫击炮。

它是二战期间,苏联的制式中型迫击炮。M1937型的炮击较为精确,不需要炮手频繁恢复炮身位置,性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战争期间,M1937型做了小幅度改进,比如增加两个钢轮借此提高机动性的M1941型和M1943型,总体差别不大。

中印战争里解放军的支柱火炮就是它:横行20年的53式82毫米迫击炮

苏军将军们甚至斯大林本人,对于M1937式的性能很满意。

斯大林一直认为,火炮是战争之锤,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苏联领土面积辽阔,又缺乏西欧那种完善的公路和铁路交通网。

一旦全面战争爆发,苏军的野战火炮和重型火炮就会受到交通的制约,难以快速跟随步兵机动。

这种情况下,轻便的迫击炮就非常重要,可以用骡马甚至由士兵背着跟着步兵前进,非常符合苏军的需要。

在二战4年内,苏联共生产了34万门迫击炮,其中大部分为82毫米迫击炮,该炮也是官兵一线火力支柱。

苏德战争爆发初期,苏军每个步兵营都配属一个迫击炮连,共装备6门82毫米迫击炮。

对于苏军步兵营来说,营一级火力支援主要依靠机枪连的12挺机枪和迫击炮连的6门82毫米迫击炮。

中印战争里解放军的支柱火炮就是它:横行20年的53式82毫米迫击炮

实际作战时,82毫米迫击炮配属到连一级进行炮火支援。

苏军任何一次营连级别的进攻或者防御作战,即便情况再困难,都会有82毫米迫击炮的火力支持。

M1937型的性能优秀,全炮重量为57公斤,可以拆卸为3个部分,每个部分只有不到20公斤,可以由三个炮兵背负行军。

20多公斤虽不轻,对于强壮的士兵来说还是可以承受的。

基本上只要步兵能够去的地方,M1937型的炮兵都可以去。M1937型可以随时随地为前线步兵,提供最需要的炮火支持,这是长身管火炮无法做到的。即便是壮汉也不可能长期背着一根18公斤、长达1.2米的炮管的连续行军。该炮平时主要通过汽车尤其是骡马携带,进行长距离行军。

中印战争里解放军的支柱火炮就是它:横行20年的53式82毫米迫击炮

M1937型的最大射程为3100米,有效射程2500米,虽比长身管火炮射程差了很多,用于支援连级别作战是足够了。

连一级部队需要的前线火力支援,不会超过2500米。

M1937型的最大射速为每分钟25发,也就是2秒钟一发,相当惊人。它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形成一个覆盖性的弹幕,弹幕内的敌人会遭到严重伤亡。

M1937型的炮弹重量为3公斤多,装药为400克,破片对于人员的杀伤半径高达25米。换句话说,炮弹爆炸以后会形成一个50米直径的圆形,里面的敌人士兵难逃杀伤。即便敌人卧倒隐蔽,炮弹杀伤半径也高达15米!

除了发射高爆炮弹以外,该炮还可以发射烟雾弹、燃烧弹、照明弹。

M1937型的性能优秀,经受过苏德战争的残酷考验,堪称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成熟武器。

在朝鲜战争后期的一些战斗中,志愿军手中的M1937型表现颇为出色,不亚于装备最多的民20式82毫米迫击炮。

中印战争里解放军的支柱火炮就是它:横行20年的53式82毫米迫击炮

1952年5月,中央军委兵工委员会作出《关于兵工问题的决定》。

《决定》确定的18种制式武器中,有15种是仿制的苏军武器装备。中口径迫击炮仿制的原型是苏军M1937式82毫米迫击炮,大陆定名为1953年式82毫米迫击炮。

在1953年,53式82毫米迫击炮开始批量装备解放军。53式使用了长达20年,才在70年代逐步被67式82毫米迫击炮淘汰。

53式迫击炮的性能,和苏制M1937型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仿造时简化了一些生产工艺。

在五六十年代,53式性能不落后,是非常实用的武器。

解放军同样将53式配属步兵营,一般步兵营会配属1到2个迫击炮排,每个排装备3门53式。

53式迫击炮班人数为8人,炮长负责指挥,一炮手瞄准,二炮手装填发射,其余为弹药手。

不过,53式装备解放军时,朝鲜战争已经结束。

1959年,解放军同西藏叛军作战规模较小,该炮没有发挥大的作用。

中印战争里解放军的支柱火炮就是它:横行20年的53式82毫米迫击炮

到了1962年,中印发生了边境战争,53式才大放异彩。

中印边界是雪域高原地区,恰好是最适合迫击炮作战的地域。

在这种高原的复杂地形,进攻一方的大型火炮难以快速机动,也难以得到足够的弹药。

解放军装备的60毫米轻型迫击炮虽然也颇为实用,无奈炮弹威力太小,比大号手榴弹强不了多少。

同样仿造苏联的55式120毫米迫击炮威力虽大,行军状态全炮重500公斤,单发炮弹就有16公斤,根本用不了。

丁盛将军回忆:因为那路没法走,我们抬两门120炮就用了两个步兵连,一个步兵连抬一门炮。

所以,解放军连排一级炮火支援,基本完全依赖53式82毫米迫击炮。

此战中,53式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跟得上步兵进攻的速度,这是其他火炮不具备的。

在无数战斗中,53式是前线解放军官兵唯一的炮火支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中印战争里解放军的支柱火炮就是它:横行20年的53式82毫米迫击炮

我们看看著名的邦迪拉战役。

解放军步兵33团奉命攻打,印军固守的2891高地!

这个高地位置得天独厚,扼守比里山口,可以居高临下俯视登班。高地的地形险要,山坡陡峭,树林密布,是标准的易守难攻地形。

印军对2891高地非常重视,在这里驻守了第48旅的2个主力营,旅部也设在这里,共有1500人。

直接防御高地的部队,为锡克第1营。

锡克族是印度很有名的尚武民族,男人大多骁勇善战,以战死为荣,相当强悍。锡克族组成的部队,也是印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比廓尔喀人还要厉害。

除了部署大量兵力以外,印军在前线部署了4门107毫米迫击炮,二线部署了4门88毫米榴弹炮。

相比起来,解放军第33团很不利。该团经过7天5夜的急行军,才勉强前进到邦迪拉附近。

解放军的长身管火炮跟不上步兵速度,此时还在后方。

第33团在11月17日赶到邦迪拉附近时,为了彻底合围印军,出动3营的2个步兵连,在82迫击炮排支援下,开始攻击2891高地。

中印战争里解放军的支柱火炮就是它:横行20年的53式82毫米迫击炮

11月18日,解放军携带3门53式82毫米迫击炮和64发炮弹,经过艰苦的进行军,赶到了高地附近。

锡克营知道解放军很快发动进攻,正在高地外1500米抢修外围阵地。两军遭遇以后,锡克营不愧是印军主力,没有惊慌失措的逃走,而是选择就地抵抗。

解放军当先的步兵连,遭到印军迎头射击!此时山上雾气浓重,看不清敌人在哪里,解放军只能暂时停止前进。

没多久,迫击炮排到了最前线。

雾气太大看不清敌人阵地,炮兵仍然依靠平时严格训练出来的高素质,根据敌人枪炮声和隐约的火光估算出位置,朝着1800米外发射了5发炮弹。

连串的爆炸后,敌人部署在正面机枪火力点果然被打掉,解放军步兵连立即前进。

前进了100米后,印军部署在侧翼的机枪,又开始顽强射击。解放军迫击炮排再次发射3发炮弹,将这个机枪点也打掉。

发现我军有火炮,印军失去了坚持作战的勇气,迅速放弃了外围阵地,退入2891高地主阵地。

此时雾气消散,解放军2个连的步兵趁机全面进攻。

中印战争里解放军的支柱火炮就是它:横行20年的53式82毫米迫击炮

锡克营不是吃干饭的,他们利用修建的野战工事和复杂地形,拼命向解放军进攻部队射击。

此时解放军迫击炮排,出了些问题。全排的3门53式中有1门出现故障,只有2门可以作战,剩下的炮弹也只有50多发了。

解放军炮兵没有胡乱炮击,而是先仔细观察印军,试图将仅有的炮弹,发射到敌人最薄弱的阵地上。没多久,炮兵就发现了胜利点:印军的军事素质低下,野战工事修建的非常草率。

以碉堡为例,基本都是简易土木结构,甚至直接用沙袋垒成,有的碉堡还没有顶盖。

这些碉堡虽可以抵抗解放军的轻武器射击,在82毫米迫击炮面前却是不堪一击。

自然,迫击炮不是直瞄火炮,想要摧毁敌人工事就必须保证很高的精度,炮弹要尽量落在碉堡附近。

经验丰富的解放军炮兵思索再三,决定以步兵吸引印军机枪火力,再使用迫击炮精确摧毁。

同时,为了保证炮击精度,53式迫击炮尽量靠近印军阵地。

中印战争里解放军的支柱火炮就是它:横行20年的53式82毫米迫击炮

现有的2门53式需要交替前进,1门炮击时,另1门趁机向前推进,不要盲目的向远处开炮。

53式的精度很高,加上解放军炮兵训练严格,通常几发炮弹就敲掉印军一个碉堡。

双方激战到傍晚16点,迫击炮排几乎摧毁了印军所有的机枪火力点,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

锡克营的士气终于崩溃了,认为自己简直是中国迫击炮的活靶子。

最终,锡克营的指挥官选择放弃高地撤退。解放军顺利占领了2891高地,伤亡不大。

在几个小时的攻击中,迫击炮排的2门53式发射了63发炮弹,仅剩下1发炮弹。

由于后勤运输困难,后续炮弹什么时候运到也是未知数。如果印军坚持战斗,或许还可以支持几小时。勇敢的锡克族士兵,却被53式迫击炮吓跑了。

这就是著名的“听音开炮、交替前进”。

整个中印战争里,53式迫击炮随处可见。

中印战争里解放军的支柱火炮就是它:横行20年的53式82毫米迫击炮

西段班公湖作战,开始于10月18日。开战之前,印军第114旅奉行前进政策,不断进行军事骚扰,经常对准解放军哨所开枪。

第114旅下属的廓尔喀第1营,特别嚣张跋扈。同锡克族一样,尼泊尔的廓尔喀人骁勇善战,闻名世界。

这些廓尔喀人非常狂妄,在8月24日竟然在距离我军班公湖阿里9号哨所仅仅300米的地方,修建工事。

我军立即修筑工事进行反制,却奉行不能开枪的克制态度,导致局面很不利。

面对解放军的克制,廓尔喀人认为这是软弱无能的表现,更加肆无忌惮的挑衅。

我军的哨兵大多遭受过印军的无礼挑衅和羞辱,甚至还遭到过枪击。哨兵们气愤至极,纷纷要求同印军开战。

到了9月,印军入侵西段3000多平方公里的地区,在班公湖更是修建了多个哨卡和工事,平时出动汽艇、直升机和步兵拦截袭击解放军哨兵的正常巡逻。

就在廓尔喀人得意洋洋的时候,10月18日中印战争爆发。

廓尔喀第1营在班公湖北岸和南岸一共修建了5个哨卡,距离解放军哨所近在咫尺。

其中,第16号哨卡特别重要。这里地处班公湖北岸的高地,可以扼守湖边道路和湖上水运交通,还可以同南岸印军呼应。

廓尔喀人在这里驻扎了第4连,修建了6个碉堡,还挖了大量战壕以及防炮工事。

而班公湖地形开阔,敌人居高临下,解放军采用轻武器强攻会非常不利。

无法得到长身管火炮的支援,解放军调动了6门53式迫击炮和2挺高射机枪,配合110名步兵发动进攻。

中印战争里解放军的支柱火炮就是它:横行20年的53式82毫米迫击炮

当天8点30分,53式迫击炮首先开始炮击16号哨卡。猛烈的炮击将廓尔喀第4连打得措手不及,狼狈不堪,一时陷入混乱中。

印军被吓得魂不附体时,解放军步兵从两个方向攻了上去。

廓尔喀人不是弱鸡,他们稳住阵脚,使用碉堡中的机枪顽强射击。

由于53式的迫击炮猛烈,形成了炮火压制,等到印军进入碉堡开始射击时,解放军步兵已经摸到了近处。

我军步兵第2连冲到碉堡附近,被印军机枪交叉火力挡住,第2连连长和多名排长牺牲。解放军官兵没有被吓倒,双方距离已经很接近。战士们果断使用炸药包和爆破筒炸毁2个碉堡,摧毁了印军机枪火力点。

另一侧的印军虽然顽强防御,却被我军53式迫击炮压制,2个地堡被炸毁。

此时我军冲入战壕,廓尔喀人完全失去了勇气,纷纷跳出战壕试图逃走。

然而53式迫击炮再次进行拦阻性炮击,炮弹像长了眼睛一样,飞向印军逃跑的士兵。

眼见逃走也不可能,印军只能纷纷丢下武器投降。

中印战争里解放军的支柱火炮就是它:横行20年的53式82毫米迫击炮

此战前后仅仅用了50分钟,就占领了16号哨所,解决了整个连的印军,俘虏印军少校连长。

仅仅2天时间,班公湖北岸所有印军哨卡都被摧毁,南岸印军吓得魂飞魄散,连忙放弃阵地向后溃逃。

解放军立即追击,俘虏了几十名印军士兵。

至此,班公湖中方一侧的印军势力被我军全部肃清,我军在此地的阵线前推了十余公里,直达中印传统边界线,班公湖一带的国境线逐步稳固,直到今日。

在中印战争发挥很大作用,53式迫击炮也出现了一些缺点。

这种30年代苏联研究的火炮,在30年后不可避免过时了。

中印战争里解放军的支柱火炮就是它:横行20年的53式82毫米迫击炮

一来,53式的重量偏大,火炮重达50多公斤,拆卸成3块后,单块有接近20公斤。

和美军苏军不同,解放军的机械化、摩托化程度很差,甚至骡马化也没有完成。

以中印战争为例,我军在高原的后勤运输能力非常低下。

诸如上面提到的邦迪拉附近高地的山地地形,地下的腐殖层就有半米厚,骡马根本就走不了,只能依靠士兵背着火炮。

要知道,炮兵不是只需要背着火炮就行了,还需要携带自己的必要装备,这样每人负重至少有30到40公斤。关键部队还经常需要进行军,动辄连续山地行军十几个小时,这样就算铁打的汉子也受不了。

一线的步兵战士,几乎人人都要帮助炮兵携带弹药。即便如此,炮弹也远远不够用,被迫只能请求当地藏民老百姓帮助运输。

当时解放军官兵回忆:在海拔4000米的地方,我们年轻小伙子爬坡都胸闷气短,但谁也不愿当怂包,坚持跟着老兵扛大炮上山。最让我震撼的是支前藏民,负重能力惊人。藏族男人上一次山,肩上背两发120炮弹,脖子上挂两发82炮弹,手上还能再提两发60炮弹;藏族女人也能一次背两袋50斤的面粉。没有这些藏族老百姓的帮助,我们作战会困难得多。

53式迫击炮的重量太大,前线官兵希望尽量减轻一点。

中印战争里解放军的支柱火炮就是它:横行20年的53式82毫米迫击炮

第二,底座设计有缺陷。

53式底座设计较为古怪,制造起来比较麻烦,炮击时容易造成跳动,影响火炮精度。

所以,53式炮击之前一定要构筑工事,不能装好就草草开炮。这样就严重影响了,火炮的快速炮击能力。

上面提到的2门53式迫击炮交替前进,主要就是迫击炮部署时还需要挖地,要一定的时间。

中印战争里解放军的支柱火炮就是它:横行20年的53式82毫米迫击炮

第三,不能拉发。

53式只能采用固定式击针,也就是说必须将迫击炮从炮口放入,炮弹自由下坠到底部点燃发射药后,将炮弹推出炮膛。

拉发最大的好处是,可以用很低的抛物线,去攻击近距离的敌人工事。

82毫米迫击炮是有一定的攻坚能力,直接命中可以摧毁敌人简易野战工事,前提是以比较平直的弹道击中目标。

53式不能采用拉发模式,导致灵活性不足。

中印战争里解放军的支柱火炮就是它:横行20年的53式82毫米迫击炮

从60年代开始解放军研发新一代迫击炮,推出了更为轻便和可靠的67式82毫米迫击炮。

不过,这不是说53式就被没用了。

即便今天的战争中,尤其是城镇战中,53式或者苏联M1937式82毫米迫击炮仍然有一定的实战价值。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