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显龙向接班人交权前,新加坡用“两个不”,让中国放下心来

作者:观察者日记

新加坡当前正处于一个关键的政治交替时期,随着总理李显龙即将于本月中旬正式辞职。

副总理黄循财将接任这一要职。

李显龙向接班人交权前,新加坡用“两个不”,让中国放下心来

这一变化引发了外界对于新加坡新政府将如何调整外交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尤其是中美关系的密切关注。

关于黄循财接任后新加坡的外交走向,他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新加坡的外交政策将保持一贯的基调,即不偏向美国也不偏向中国,而是以新加坡的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黄循财计划延续李显龙总理时期的外交策略,以灵活应对外部形势,确保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并避免盲目选择立场。

然而,黄循财也认识到,随着中美两国关系的重新平衡,新加坡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将充满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可能会在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持续存在。

这对于即将上任的新总理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为了应对亚太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新加坡新一届政府正在积极准备。

他们意识到,在中美关系的当前态势下,新加坡可能无法再像过去那样轻松地享受稳定的外部环境。

李显龙向接班人交权前,新加坡用“两个不”,让中国放下心来

因此,他们需要保持高度警惕,避免被迫选择立场,陷入困境。

在过去,新加坡的外部环境常被概括为“经济依赖中国,安全依赖美国”。

但需要明确的是,这种描述并非绝对。

事实上,新加坡与中国在防务合作方面也有紧密的联系,而与美国在经济领域同样存在大量的交流。

这两方面并不是完全分离的,而是各有侧重,甚至可能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

在谈到新加坡与美国的防务关系时,黄循财特别强调,新加坡并非美国的盟友,而是美国在亚太地区唯一的主要安全合作伙伴。

他之所以如此强调这一点,主要是为了表明新加坡目前并不打算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同盟体系进行对接。因为这一体系与中国的对抗态势已经相当明显。

李显龙向接班人交权前,新加坡用“两个不”,让中国放下心来

在此背景下,不仅日本和韩国等美国的传统盟友在积极配合美国的战略部署,就连同为东盟成员的菲律宾也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产生了一些摩擦。

尽管新加坡并非南海问题的直接当事国,但其经济发展高度依赖海上航道的安全与稳定。

因此,新加坡对于亚太地区的海上安全问题自然格外关注。

他们清楚地认识到,一旦加入美国的军事同盟体系,就可能身不由己地卷入与中国的对抗之中。

在面对媒体提问时,黄循财被问及为何新加坡在接受美国的武器、安全保障和其他各种好处的同时,却不愿意将自己称为美国的盟友。

他回应道,开展防务合作与成为盟友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新加坡与美国之间维持了多年的互利关系,而这种关系在目前的形态下已经达到了最佳状态。

李显龙向接班人交权前,新加坡用“两个不”,让中国放下心来

如果进一步升级为盟友关系,可能会适得其反,损害双方的共同利益。

同样地,新加坡对于与中国的关系也持有类似的看法。

在黄循财看来,只有与中美两国都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潜在的地缘政治风险。

他深知当前中美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其中蕴含的消极因素,因此新加坡需要谨慎行事,以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

在谈及国际秩序时,黄循财表达了一种模棱两可的态度。

他提到“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正面临巨大压力,但新加坡别无选择,只能尽力维护这一秩序。这反映出新加坡对于国际地缘政治格局变动的矛盾心态。

他们既在一定程度上认可多极格局的理念,又不愿公开挑战美国主导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因为新加坡也是这一体系的受益者之一,他们自然希望维持现状。

李显龙向接班人交权前,新加坡用“两个不”,让中国放下心来

然而,以新加坡的体量和国际地位来看,他们确实经不起太多的政治和经济折腾。

因此,在对外关系上,新加坡更倾向于采取一种稳健和务实的策略。

他们希望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尽可能地避免卷入大国之间的争端和冲突之中。

对于中国而言,我们并不会要求新加坡明确选择立场。

相反,我们更看重的是新加坡能够明确自身的定位,并严守中立原则。

只要新加坡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已经是对中新合作关系高度负责任的表现了。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李显龙即将辞去总理职务,但他并不会完全淡出政治舞台。

据悉,他已经答应黄循财将在未来以国务资政的身份继续发挥余热。

这一举动不仅有助于确保新加坡内外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也向外界传递出了一个积极的信号:即便是在政治交替时期,新加坡也将继续保持其一贯的外交政策和战略方向不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