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农民工工资欠10年!劳动部门称管不了!​

作者:小斌哥

视频加载中...

农民工工资欠10年!劳动部门称管不了!

有读者给上游新闻热线打来电话称,她的亲戚张先生在南岸区江南工业园区一家鞋厂务工,十年时间,被拖欠工资达十余万元。

农民工工资欠10年!劳动部门称管不了!​

张先生介绍,他于2008年进入南岸区江南工业园区的这家鞋厂务工,从事制鞋工作。2013年,张先生因个人原因离职,但老板还欠他几万元工资没有发放。当时张先生心里着急,到处找老板讨要工资,但老板一直说手上没钱,暂时发不了工资。

“那时候我拖家带口,小孩要上学,家里要用钱,实在没办法,只能一直等着。”张先生说,几年过去了,他多次找到老板讨要工资,老板以多种理由拖欠,陆陆续续只给了几千元。张先生认为,老板的行为已经严重侵害了他的合法权益,于是向南岸区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 labor监管部门的领导说他们无法介入此事。”张先生说,他于XXXX年向南岸区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后,被告知由于此事已经发生多年,劳动监察部门无法介入。

农民工工资欠10年!劳动部门称管不了!​

张先生认为,虽然此事已经过去多年,但老板仍欠他数万元工资,且多次讨要无果,他还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他说:“如果不维权,就会被认为是自愿放弃。”因此,张先生坚持向相关部门投诉。

劳动部门为何管不了?

那么,针对张先生的投诉,劳动监察部门为什么管不了呢?南岸区劳动监察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告诉上游新闻记者,由于张先生的投诉时间跨度长达数年,早已超过了法定的劳动监察追溯时效,因此无法介入此事。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劳动监察追溯时效为两年,也就是说,劳动者必须在两年内提出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才能介入处理。如果劳动者超过两年提出投诉,劳动监察部门将无法介入处理。

此外,该负责人还表示,即使劳动监察部门能够介入处理,也不一定能够追回被拖欠的工资。由于张先生的投诉时间跨度长达数年,被拖欠的工资涉及的金额和时间都很长,如果老板确实无力支付,即使劳动监察部门能够介入处理,也可能无法追回被拖欠的工资。

律师说法

那么,针对张先生的遭遇,律师又怎么说呢?上游新闻记者采访了重庆百君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胡耀飞。胡耀飞表示,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这意味着,劳动者在发现自己的权益被侵害后,应该尽快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农民工工资欠10年!劳动部门称管不了!​

然而,胡耀飞也指出,即使劳动者在发现权益被侵害后尽快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也不一定能够追回被拖欠的工资。如果用人单位确实无力支付被拖欠的工资,那么劳动者即使获得了仲裁裁决,也可能无法得到实际的执行。此外,如果劳动者的投诉时间跨度长达数年,也超过了诉讼时效,劳动者就无法通过诉讼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胡耀飞看来,虽然法律有明确的规定,但是仍然存在着劳动者维权难的问题。一方面,劳动者往往缺乏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不知道自己的权益被侵害后应该如何维权;另一方面,由于用人单位的经济状况和经营状况等原因,有时候确实会出现无法支付被拖欠工资的情况。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建议劳动者在发现自己的权益被侵害后,尽快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胡耀飞说,同时,劳动者也应该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了解自己的权益和维权途径,避免自己的权益被侵害。

最后,胡耀飞也提醒用人单位,应该遵守法律法规,及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避免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如果用人单位确实无法支付被拖欠的工资,应该积极与劳动者协商解决,避免出现纠纷和诉讼。

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还需全社会共同努力

针对张先生所反映的“欠薪”十年只拿到几千元的情况,劳动监察部门表示“管不了”,律师也指出,此事已经超过了法定的劳动监察追溯时效,无法通过劳动监察部门或诉讼途径维权。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社会对于农民工权益保障的关注。

农民工是大陆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农民工往往面临着各种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如欠薪、劳动条件差、社会保险不足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农民工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

农民工工资欠10年!劳动部门称管不了!​

为了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力度,确保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其次,用人单位应该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农民工的权益,及时支付工资、提供良好的劳动条件、缴纳社会保险等。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对农民工权益保障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对于像张先生这样的农民工来说,他们可能因为法律意识不强或者经济条件限制,无法及时维权或者完全追回被拖欠的工资。这时,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应该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如提供法律援助、帮助联系劳动仲裁部门等,帮助他们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只有政府、用人单位、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确保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让他们在城市的建设中更加安心、有尊严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