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生呵护弟弟的张首芳:晚年生活困苦,变卖首饰也要为张学良买书

作者:赵林云教授

张首芳作为张府的大小姐,张作霖的嫡长女,虽然性格上泼辣豪爽、快言快语,但对自己的弟弟张学良却是格外疼爱。

1912年的一天,张学良闯祸,张作霖在府邸手持马鞭就是一顿猛抽。

周围无论是仆人还是姨太太们,见大帅气头正盛,无一人敢上前劝阻。

张首芳得知消息后,当即冲出屋门,抡起板砖,指着张作霖的鼻子骂道:

“张雨亭,你敢动我弟,我砸破你的头!你也就敢欺负咱没妈的孩子。”

一生呵护弟弟的张首芳:晚年生活困苦,变卖首饰也要为张学良买书

大帅被女儿的这句话一时堵塞得说不出话来,将鞭子扔在地上,随即气哼哼离开。

但就是这样一位“天不怕地不怕”的女子,晚年的境遇却令人惋惜。

她同张家的其他姐妹一样,最终沦为政治婚姻的牺牲品。

当得知被囚禁在台湾的少帅有求于她时,张首芳没有犹豫,变卖自己所剩唯一家产也要为弟弟买书。

那么当时究竟发生什么?张首芳的人生又是怎样波澜起伏的?

一生呵护弟弟的张首芳:晚年生活困苦,变卖首饰也要为张学良买书

年少随母护兄弟,回归帅府不忍让

我们都知道张学良“花花公子”的风流快意,这倒是随他爹张作霖的性子。毕竟大帅府进进出出,就有五位“夫人”。

但这些妻妾都是张作霖发迹后所娶所纳,其原配赵春桂早年跟随他,最后也没能享福。

赵春桂和张作霖生有三个孩子,相比于大帅的其他子女,他们在公众面前的“出镜率”还算高:

长女张首芳,长子张学良与小儿子张学铭。

说起早年张作霖的成长,必然是离不开赵春桂的父亲赵占元提携。渐渐地,赵春桂逐渐对这位经常出入自家的民团保险队长心生爱慕。

二人很快结婚,并在三年后生下一女,取名首芳。

一生呵护弟弟的张首芳:晚年生活困苦,变卖首饰也要为张学良买书

而此时的张作霖尚未被招安,顶多算个土匪头子。

1901年冬,土匪金寿山率大队人马偷袭赵家庙,张作霖急忙带着夫人逃离。

在逃离的过程中,张学良在马车上降生。

也是从这时起,张作霖开始走上他的仕途之路。

他用短短十年时间,凭借着“谁给我好处,我就帮助谁”的行事准则,加之宏大的气魄与胆识,一举跃居奉天最高统帅。

但大帅在征战仕途期间,很少回家看望妻儿,反倒是在外迎娶三妻四妾,大帅府可谓是“香火兴旺”。

而此时的赵春桂已病入膏肓,弥留之际,她的枕边只有张首芳、张学良以及年仅5岁的张学铭。

一生呵护弟弟的张首芳:晚年生活困苦,变卖首饰也要为张学良买书

或许是因为从小父亲不在身边的缘故,张首芳身为大姐,对自己的两个弟弟格外照顾。

如果有人欺负他们,张首芳会第一个出头。

嘴上功夫和拳脚功夫,再加上她发起飙来“六亲不认”的暴脾气,令谁也难以招架。

也不知是继承了他爹的性格,还是这样的成长环境塑造了她。

赵春桂去世后,三姐弟就被张作霖接到奉天。谁知三人刚到,张首芳就给姨太太们一个下马威。

众人见状,也都知道这位“姑奶奶”是个硬茬,谁都不敢招惹她。

虽然张首芳脾气暴,但张作霖却很宠爱她,凡事都是尽可能地去满足。

一生呵护弟弟的张首芳:晚年生活困苦,变卖首饰也要为张学良买书

亦或许也是出于对孩子以及对妻子的愧疚吧。

所以大小姐的年少时期还算幸福,或者说是在张作霖在世时。

因为很快,她就会同其他姐妹一样,成为张作霖“向上攀爬”的牺牲品。

一生呵护弟弟的张首芳:晚年生活困苦,变卖首饰也要为张学良买书

政治联姻牺牲品,张家姐妹命运凄

那是个新旧更替的年月,新思潮和旧思想杂糅又冲突。

张学良迎娶第一任妻子于凤至,其实就是张作霖为其包办的婚姻。

但此时的小六子接受过先进思想教育,身边又有一群外国朋友。

无论是出于他对所谓“自由”的向往,还是单纯的“花心”,他不同意父亲安排的这门婚事。

但最后反抗的结果就是没有结果,他必须按照大帅的要求去做。

一生呵护弟弟的张首芳:晚年生活困苦,变卖首饰也要为张学良买书

可以说于凤至嫁了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但她依旧任劳任怨,为早期张学良的成长提供莫大的支持。

或许是出于对大帅的抗争,或许是单纯的“花前月下”。所以即使是少帅结婚后,他依旧在外“春宵一刻值千金”。

甚至说在后来,张学良选择和于凤至离婚,进而迎娶赵一荻。

晚年,张学良前往于凤至墓碑前探望,道出那句:

“此生唯负你一人。”

对比于凤至传奇又令人心酸的一生,张首芳如此,张家姐妹亦是如此。

老帅戎马一生,“风流”一生,共有八个儿子、六个女儿,但他们最终的境遇却大相径庭。

在张家家规中,有着这样一条规定:

子女婚姻不得做主,须有张作霖一人包办。

一生呵护弟弟的张首芳:晚年生活困苦,变卖首饰也要为张学良买书

当时,大帅为稳固势力,便采取所谓的“政治联姻”的方式,张首芳自然而然嫁给黑龙江督军鲍贵卿之子鲍英麟。

但鲍英麟其人就是一个花花公子,即使是结婚后,他依旧混迹各大舞厅会所。

张大小姐又岂会纵容他,狠狠地盯着回家后喝得烂醉的鲍英麟,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

鲍英麟碍于岳父张作霖的面子,不敢招惹这位姑奶奶,只能顺着她的脾气来。对于张首芳的斥责,自己也只能忍气吞声地咽下去。

但实际上,他打心底不服眼前这个对自己处处趾高气扬的妻子。

张作霖还在位时,张首芳的婚姻生活不算幸福,但至少也不会受欺负。

直到1928年皇姑屯事件爆发,张作霖被炸身亡,奉系顿时陷入动荡之中。

自从大帅死后,此前一直唯唯诺诺的鲍英麟也变得无所忌惮起来,每次喝酒回家后,还会对张首芳拳打脚踢。

一生呵护弟弟的张首芳:晚年生活困苦,变卖首饰也要为张学良买书

有一次,面部青红的张首芳哭着跑回大帅府。

张学良看着满身伤痕的姐姐,既心疼又气愤,当即率兵杀到鲍家,逼着鲍英麟下跪认错。自那以后,鲍英麟老实许多。

但后来,外界传闻张学良在将来很有可能难以接替东三省保安司令职位,恐怕还会因此丢掉原先官职。

鲍英麟闻风,当即又写了封休书,闹着离婚。张首芳不同意。

可最后他还是另娶新人,抛下张首芳母子不管不顾。

走投无路下,他们只能寻求张学良的帮助与庇护。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他们随同张学良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从奉天到天津再到陕西,张学良都尽心尽力地照顾姐姐。

但是好景不长。西安事变后,张学良执意送蒋回南京却惨遭监禁。

众所周知,少帅在囚禁期间是于凤至和赵一荻一前一后悉心照料,但其实背后还有一人始终牵挂着他,此人就是张首芳。

得知弟弟被囚禁的消息后,张首芳夜不成寐却无能为力。

但由于张首芳自幼娇生惯养,没能为自己积攒下一技之长。

一生呵护弟弟的张首芳:晚年生活困苦,变卖首饰也要为张学良买书

好在张作霖在女儿出嫁时,为她准备了一大笔陪嫁。

所以在失去张学良的庇护后,张首芳只能靠着变卖家产和珠宝首饰度日。

尽管自己没有经济来源,她依旧会想方设法托人为身在南京的少帅寄去一些物件和信封等。

而随着老蒋对囚禁地一再转移,姐弟二人逐渐断联,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取得联系。

其实,作为政治联姻的牺牲品,张首芳并不是唯一的受害者,甚至她的几个妹妹也被一一推进火坑,步其后尘。

在张家六姐妹中,要数二夫人卢寿萱的女儿张怀英最漂亮,性格也是极其温柔。

卢夫人出身书香门第,嫁到帅府后不争宠,不特殊,反倒是把张家的大小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

按理说,张府纵使不如后宫那般“勾心斗角”,也少不了太太们的“争风吃醋”。

一生呵护弟弟的张首芳:晚年生活困苦,变卖首饰也要为张学良买书

可在影视剧《少帅》中,张家的四房太太似乎表面上相处得甚为融洽,这就离不开卢夫人在其中协调。

就连张作霖都说道:

“我可能不爱她,但是我最信任她。”

即使如此,她也没能改变女儿张怀英最终的凄惨命运。

1921年,张作霖被任命为蒙疆经略使,统辖满蒙事务。

为稳定地盘秩序,大帅当即决定将女儿嫁给达尔罕亲王的儿子包布。不料此人患有先天精神病,连正常的生活自理都做不到。

张怀英抗议过,绝望过,甚至还曾悬梁自尽,但最终都没能成功。无奈之下,她只能顺从。

结婚后,张怀英不但要照顾丈夫的衣食起居,还要忍受他喜怒无常的心情。

有时候,情绪失控的他甚至会大打出手,对张怀英实施家暴。张怀英忍无可忍,二次自杀未遂。

直到1928年,张怀英在哥哥张学良的帮助下,办理离婚手续,才得以摆脱噩梦折磨。

但晚年的张怀英无儿无女,受尽疾病折磨,最后在痛苦中离开人世。

一生呵护弟弟的张首芳:晚年生活困苦,变卖首饰也要为张学良买书

同样,她的亲妹妹张怀卿的婚姻生活也不尽如人意。

张作霖将张怀卿许配给张勋的儿子张梦潮,怎奈此人患有神经官能症,俗称精神障碍。

毫无疑问,张怀卿的婚姻也沦为父亲官宦路上的垫脚石。

在张作霖的六个女儿中,只有三女儿张怀瞳和六女儿张怀敏比较幸运。

前者所嫁之人赵天赐,二人婚后感情和睦,生活还算美满。

后者1924年出生,由于四年后大帅被炸身亡,所以年仅4岁的张怀敏躲过包办婚姻的命运。

一生呵护弟弟的张首芳:晚年生活困苦,变卖首饰也要为张学良买书

晚年困苦生活期,卖簪为弟买书籍

回过头来,张学良被囚禁后,张首芳的生活也愈发困苦,甚至到了露宿街头的地步。

不过好在此事被周总理得知,于是他便命人给她安排住所,并提供一些补助。

1953年,此时的张首芳已从天津搬到北京居住。

但她的嫁妆首饰已经出卖得所剩无几,只能靠着政府的接济勉强度日。

突然一天,张首芳收到一封来自宝岛的来信。

定睛一看,落款的正是她日思夜想的弟弟张学良。

一生呵护弟弟的张首芳:晚年生活困苦,变卖首饰也要为张学良买书

原来,此时的张学良已被蒋介石转移到新竹幽禁,人身自由依旧受到限制。

她立即打开信封,照着白纸黑字细细阅读起来。

张学良在信中提到这十几年来自己被软禁的困难处境,并对家中的相关情况进行询问与关心。

“大姐,多年不见,你还好吗?我也帮不上你的忙。我现在过得并不好,希望姐姐照顾自己的身体……”

在这封信的最后,张学良又写道:

“大姐,你可以给我买一套《明史》吗?我和他们要,但是他们不给我买。如果可以的话,你尽量挑字迹大一些的,不然我恐怕会看不清。”

读到这儿,张首芳心痛不已,止不住的泪水早已哗哗往外流。不敢想象,她的弟弟才52岁,却已经花眼。

当时的一套《明史》价格昂贵,更何况是大字版的。

而此时的张首芳早已不再是之前那个一掷千金的大小姐,可是想到自己自幼呵护的弟弟却过着这般生活,她无论如何也要买到。

但此时家中已无物可卖,单单靠着接济金根本不够,这该如何是好?

一生呵护弟弟的张首芳:晚年生活困苦,变卖首饰也要为张学良买书

于是,她拿出自己珍藏已久的仅剩的一枚金簪,果断卖掉后为弟弟买了一套《明史》,连带着回信一同寄给他。

张学良收到礼物后很高兴,但不幸紧接着降临。

1954年,张首芳因病去世,时年56岁。

远在台湾的张学良直到几个月后才得知姐姐去世的消息,他紧紧抱着那套《明史》,痛哭不已。

一生呵护弟弟的张首芳:晚年生活困苦,变卖首饰也要为张学良买书

结语

张首芳不同于凤至那般气度,也不同赵一荻那般知性,但她依旧是个独具魅力的女性。

她作为张家的大姐,纵使心中再有不甘,依旧听从父命,嫁给一个自己不爱之人,最终成为政治联姻的牺牲品。

但她对于张学良的姐弟情深却是自始至终都未曾改变。

一生呵护弟弟的张首芳:晚年生活困苦,变卖首饰也要为张学良买书

就像当初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她守在赵春桂床前,听着母亲临终前喃喃的嘱托:

“照顾好你弟弟。”

这点,张首芳用她的勇敢坚强与无私奉献恪守一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END-

【文|此间】

【编辑|长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