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拥有这种特质的男人最容易背叛婚姻,看看有多少男人中招!

作者:咨询师陈曼

有权有势的男人会出轨,花花公子会出轨;

没钱没能力的男人会出轨,中央空调式的男人会出轨,甚至看起来的“好老公”也会出轨;

以致于很多人都认为男人天生就是渣男,有条件就会出轨,没有条件也会创造条件去出轨。

但在现实中,我们仍能看到不少幸福婚姻的例子,因此不能绝对武断地认为所有的男人都在心底谋划着婚内出轨。

既然并非所有男人都会出轨,那什么样的男人更容易婚内出轨呢?

大多数人都认为,男人是下半身思考的,出轨是刹那间的冲动,的确也有很多出轨者拿“头脑发热”的借口来开脱自己的出轨行为。

但所谓的“冲动”或“上头”,都属于心理学范畴中的情绪和行为,在所有的情绪和行为背后,都有导致冲动发生的信念观念。

在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的“情绪/行为ABC理论模型”里,我们可以看到,面对同样的“出轨”诱发性事件,由于“信念”的不同,仍会造成“出轨/不出轨”的两种反应行为。

拥有这种特质的男人最容易背叛婚姻,看看有多少男人中招!

因此在讨论“什么样的男人更容易婚内出轨”时,我们其实在讨论“拥有什么样信念的男人,更容易主动去创造出轨的情境、寻找出轨对象,更容易接受出轨引诱,从而导致出轨行为的发生。”

回到以上模型,我们从情绪及行为倒推,可以找到回答这个问题的两个维度:

内向思维维度:拥有什么样观念的男人,更容易婚内出轨?

外向环境维度:什么样的环境,会诱发男人的这种观念,让他们更容易选择出轨?

关于婚内出轨的原因,一方面的确是某些男性的思维认知,导致婚姻无法满足他们从而出轨,但我们同时不能忽略另一方面,某些畸形的情感模式也会催生男性的出轨意识。

这并非是在给婚内出轨的男人洗白,只有当我们能更理智地认知男人出轨这一行为背后的核心思维和底层逻辑,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婚姻和幸福。

01内向维度:心智阈值低的男人,更容易婚内出轨

可能你会说,这还用分析吗?男人天生就更自私、自制力更低,甚至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男性DNA里就带有征服的欲望,更容易受到诱惑,更想要证明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

这些说法,实质上是将“出轨”当成是在婚姻中男性的必然选择结果,绝对化地认为所有男人心里都在想着出轨那点事,片面地将一切男性都归纳为“欲望的动物”。

在心理学范畴内,我们从来不赞成粗暴地归纳总结,因为不管是男人或女人,人和人性从来是幽深复杂的。

我们认知现象的目的,也从来不是下定论和贴标签,而是去试图理解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拥有这种特质的男人最容易背叛婚姻,看看有多少男人中招!

回到第一个问题,拥有什么样信念的男人,会更容易婚内出轨呢?

在成年后,真正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是心智模式的差异;

而在婚姻中,真正导致出轨与不出轨选择的核心原因,正是心智阈值的高低。

心智阈值,是心理学上的一种变量概念,是指成年人对于理解自己的复杂度、所处世界的复杂度,和处理这些复杂问题的能力。

心智阈值高的人,往往更能理解和接受复杂,既能认同别人,也能坚持自我。而心智阈值低的人,则无法理清自己的核心需求,容易被常规世俗裹挟,浑浑噩噩地做出不理智的选择和行为。

心智阈值低的男人,在婚姻内最容易出轨。

01心智阈值低的男人,没有稳定的心智锚点,情感临界点低,追求即时快感

心智阈值低,意味着他们无法理解情感的复杂度,只能靠表面、浅层的现象得出结论。

在心智阈值低的男人的认知中,婚姻就应该一如恋爱期的高甜蜜度,时刻享受荷尔蒙的冲击,很难相信吧,“恋爱脑”不仅出现在女性身上,很多男性也同样有。

他们没有对感情的深入理解,认为所谓的“爱情”就应该是你侬我侬,时时刻刻黏在一起,双方没有矛盾,没有冲突,两人能完全的默契合拍。

一旦婚姻走到柴米油盐时,他们便会认为婚姻中所有的争执,生活中所有的琐碎,都是“自己不再被爱/自己不再爱对方”的信号,既然是“无爱的婚姻”,那么他们就要去寻找“新的爱情”。

你可以看到,在他们的思维里,对于“爱与不爱”的标准十分脆弱且不稳定,随时可能因为一点小事,就开始进行“出轨”的自我暗示。

同样,当你问他们“什么才是他们认为的爱,什么样的婚姻才是他们可接受的婚姻”时,他们往往会给出模棱两可、玄而又玄、让人捉摸不透的答案。

拥有这种特质的男人最容易背叛婚姻,看看有多少男人中招!

对于心智阈值低的男人而言,在他们的认知中不存在一个稳定的参照点。这个参照点,可以是一个概念、一种观念、一套经验,或者是一种信念。在心理学定义中,将参照点命名为“心智锚点”。

“心智锚点”,在我们处理信息、形成观点时,为我们提供基础和支持,拥有稳定的心智锚点,能够帮助我们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找到稳定的认知坐标,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外界。

由于没有稳定的心智锚点,这部分男人大概率以当下的好恶出发,无法真正理解婚姻到底意味着什么,也就无法在婚姻中做到运营感情、共面问题、共担风险。

他们往往表现得三分钟热度,对你好的时候是真好,一旦激情褪去之后,马上就能变成“冰块脸”。

对于他们来说,所谓的“承诺”不过是头脑发热的冲动,所谓的“爱”不过是当下的感受,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快感过去,所谓的“承诺与爱”也随之消失,当“爱”已不是他们所希望的那样,出轨也成了他们必然选择。

心理学家把幸福的来源归为两种:

享乐型幸福感(Hedonic well-being)和实现型幸福感(eudaimonic well-being)。

享乐型幸福,更强调当下积极的情绪状态,比如吃到好吃的食物,或者是看到一场不错的电影,这种能给我们带来即时的快感反馈。

实现型幸福,更强调追求人生的意义,涉及到挑战自我和寻求个人成长,指向那些更需要我们主动创造的快感体验。

拥有这种特质的男人最容易背叛婚姻,看看有多少男人中招!

没有稳定心智锚点的人,更容易追求享乐型幸福。而无意识地拒绝着实现型幸福,在他们的观念里,幸福本身就应该是即刻的,而婚姻这种模式天生就与他们所追求的背道而驰。

因此,在婚姻中,这部分人的情感临界点特别低,一旦感知到“当下不幸福,当下不快乐”,他们便会默认为“爱已消逝”,“这段婚姻已走入坟墓”,而自己在这段婚姻关系中,能得到的也只有痛苦。

于是他们将注意力放在婚姻之外,借助出轨的新鲜感来刺激自己,来确认自己的幸福。而当这一段婚外感情不能满足他时,他又会继续去寻找“其他的刺激”。

心智阈值低的男人,由于他们无法也不愿意理解复杂的情感,导致他们没有对感情和婚姻稳定的心智锚点,将“即刻的刺激”当成是幸福的标准,不断重复出轨,寻求新鲜感。

02心智阈值低的男人,没有正常的心智觉知,以自我为中心,无法共情别人

心智阈值低,意味着这部分男人不能也不愿去理解复杂的事情,因此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将自己的觉知作为度量衡,去看待他人和亲密关系。

心智觉知,是一个源自佛教的心理学概念。它被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感知能力,既包括了对自我内心状态的感知,也同样包括了对别人情感的观察和感知。

因此,心智阈值和心智觉知的关系可以被视为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

通过觉知,我们能更好的观察和感知到他人的情感,以及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心智觉知能力,是我们认清自己和世界的第一步,也是我们心智阈值进阶的第一步。

而心智觉知能力较弱的人,他们无法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内心状态,包括情感、思考和行为方式,难以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

正是因为他们的觉知能力低,导致他们无法认识和把握自己真实的情感需求,只能仅凭当下的情绪高低来判断感情的强度,因此这部分男人追求的并不是我们常说的所谓“情感”。

拥有这种特质的男人最容易背叛婚姻,看看有多少男人中招!

当我们在谈论“心心相印,互相理解和尊重”的亲密关系时,对心智觉知能力低的男人而言他们的感情观却是“我觉得舒服,我感觉很好”。

对“我”的极致聚焦,让这部分男人对婚姻产生一种幻觉,婚姻并不是两个人的天长地久。他走入婚姻的终极动力,并不是因为他爱伴侣,而是因为他爱那个自以为爱的自己。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有些人爱猫不是因为觉得猫可爱,而是觉得喜好猫的自己可爱。同理,这部分男人爱的从来不是具体的人,他们爱的从来都是被陶醉的自己。

他们想要,从来不是某个具象的人,也不是一段稳定的、充满可能性的婚姻,而是在这段感情中,在对方眼中,能帮自己自我感动的某种工具或途径。所以他才愿意在这个人和这段婚姻中做出努力。

因此,他们在亲密关系中在意的只是在这段关系中的自己,这个自己是否能满足自己的想象和感动,爱对于他们而言,不过是证明自己有魅力,或者是自嗨的某种手段而已。

所以,为什么他们最容易在婚姻出轨呢?

因为一旦婚姻不能满足他们的情绪需求,不能证明自己是无所不能的,不能让他们感觉到开心,他们势必会去寻求其他的暧昧感情用来自证或是自嗨。

尤其可怕的是,这部分男人出轨后,一切的道歉行为不过是他的戏码,他既享受与他人刺激的婚外情,也享受那个委曲求全道德感十足的自我感动。

拥有这种特质的男人最容易背叛婚姻,看看有多少男人中招!

他们无法理解伴侣的痛苦,甚至于伴侣越痛苦,他们内心越感到满足,因为那样再次证明了他的重要性,他的不可或缺,他的存在感和价值感。

对于没有正常心智觉知的他们而言,婚姻也好、婚外情也好,这些都是他们用以麻醉自己的工具。

看似这部分人极度自私,但实质上他们谁都不爱,他们甚至于不爱自己,他们爱只是他们幻想中的自己。

他们无法觉知到自己真实的内心,仅凭着想象来做一切抉择,无法承担责任,无法建立对伴侣的认同感。

心智阈值低的男人,大部分没有正常的心智觉知,既无法面对真实的自己,也无法面对他人,专注于“虚假的自我陶醉”,将“我”当成是人生的核心,借不断出轨,借不断伤害别人,来自证存在感和价值感。

03心智阈值低的男人,没有明确的心智自主,形成外在惯性依赖,毫无边界感

心智阈值低,同样也影响着个体在思考和决策的过程中,不能完全独立、自主地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决策,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和影响。

在“三不男人”身上,这点反映得尤其明显。

在婚姻出轨案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出轨的男人,秉承“不拒绝、不主动、不责任”的态度,委身于外界诱惑,并以“是她主动追求我的”的理由,将伴侣的愤怒引导到第三者身上,借此回避自己的问题。

他明明知道婚姻出现了问题,但不到问题总爆发的时候,他从来不会想着主动去解决。

他明明知道出轨是肯定会曝光的,但不到伴侣发现的时候,他从不会主动地做出抉择。

他们并不是不知道自己现在该做什么,他们不是不清楚婚姻的义务,他们不是不知道什么错误,只是控制不住自己去选择更轻松、更简单的方案。

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正是因为由于他们的心智阈值较低,因此没有明确的心智自主。

心智自主是指个体主动地、有目的性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而在哲学领域,心智自主则被认为与道德责任有关,一个心智自主力高的人能不受外界干预地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负责。

拥有这种特质的男人最容易背叛婚姻,看看有多少男人中招!

而心智自主力低的男人,不止在情感关系里,甚至在工作上和人生抉择中,他们总是害怕面对困难,害怕面对正确的事给他们带来的压力,所以本能地选择逃避,少面对一会儿就能轻松一会儿。

婚姻感情中不可能没有矛盾,婚姻生活里不可能没有压力,面对家庭经济和婚姻义务的责任,他们永远采取的是“拖字诀”。他们侥幸地认为“车到山前必有路”,当下无需做出任何努力。

谁痛苦谁改变,这一金律被他们运用得炉火纯青。

“我”不需要改变,如果伴侣在这段关系中感到痛苦了,要么她选择离开,要么她做出改变,反正“我就这样,能接受就继续过。”

当婚姻中的情感压力和经济压力确实对他们造成影响时,他们的“解决路径”永远是回避。既然这个环境这个人让他们不舒服,那么就去让他舒服的环境里。

回避这一核心机制的触发,导致这部分男人既无法明确地拒绝被动的自己,也无法明确地抗拒欲望与外界诱惑。在大多数情况下,毫无边界感的行为频繁发生,不自觉地为自己创造出轨的情境和机会。

他们在正常场所中,常以“老好人、和事佬”的形象出现,将自己那一套生存哲学搬出来劝慰别人。而这种行为,看似是关心,实质却会引发误会。

而这部分男人又通常拒绝解释误会,日积月累在他们无意识地引导下,暧昧从无到有,误会从小变大,他们的出轨便顺理成章。

拥有这种特质的男人最容易背叛婚姻,看看有多少男人中招!

心智阈值低的男人,大部分没有明确的心智自主,以“回避”的逻辑处理情绪和做出决策。婚姻问题不解决,导致婚姻生活越来越无法满足他们;无边界感的为人处事,有意无意地为自己创造出轨环境和对象。

以上我们从三个方向分析了为什么心智阈值低的男人在婚姻中最容易出轨的底层逻辑,也许你会问,他明明有稳定的心智锚点、有正常的心智知觉、有明确的心智自主,看起来他的心智阈值并不低,可以控制自己,为什么还是会出轨呢?

心智阈值,从来不是一个稳定的、绝对的衡量。一个人的心智阈值高低,虽然在成长期就能基本稳定,但在特殊的环境和模式中,心智阈值会发生动态变化。

以致于这个男人看起来是个稳重的、有担当的人,却会在某种诱导性环境中出现令人费解和迷惑的出轨行为。

02外向维度:特殊的情感模式,更容易拉低男人的心智阈值,导致他们出轨

男性的出轨,当然绝大部分原因是由于他们自身的思维逻辑惯性造成的,出轨大概率是男人认为现有的婚姻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即当下的亲密关系出现了问题。

让我们暂时抛却问题责任方判定和责任大小区分,无可质疑的是,一旦两人的情感状况有了问题,这表明了婚姻中的双方都出现了信息差和理解差,如果不去及时地沟通化解差异,两个人分歧越来越大,导致出轨的后果。

在日常中,我们遇见的很多坏事,往往是由好意开始的,却在不知不觉中偏离了我们的愿望,明明是努力付出的感情,偏偏却得到了出轨的恶果。

这是因为环境能影响一个人。

好的感情,可以让一个男人更成熟、更稳重;

而某些特定的感情模式,也能让一个原本心智阈值正常的男人,突然像“失智”一般,走上出轨的道路。

拥有这种特质的男人最容易背叛婚姻,看看有多少男人中招!

01保姆式婚姻:扭曲男人自我认同,拉低正常心智阈值

保姆式婚姻,即伴侣在婚姻中过度承担家务和照顾得罪人,像一个保姆一样为这部分男人服务。

保姆式婚姻的,既包括我们常说的“丧偶式婚姻”,也涵盖了伴侣向对方无底线提供物质价值、情绪价值的一切婚姻情感模式。

毫无疑问,在保姆式婚姻中,当男性在某一段稳定的感情中长期享受被照顾的状态,会让男人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错误的评估,过分夸大自己,产生“以我为中心”的虚幻滤镜。

更可怕的是,自我认同的扭曲还会极大程度地影响一个人的决策能力。

当一个人无法正确评估自己的价值和角色时,他大概率会在很多事的决策上,过度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伴侣的绿利益和家庭的利益。

他甚至会认为他的利益,就是家庭的利益,是凌驾于一切之上必须马上得到满足的首要问题。长此以往,他会逐渐对伴侣的情感、利益、诉求和价值持否定态度。

在“我是最大”的幻想中,这部分男人情感钝化,认知体系崩坏,自我无限膨胀,逐渐拉低他们原本正常的心智阈值。爱变成了畸形的剥削,当伴侣的价值被压榨殆尽,这部分男人自然会去寻找新的“剥削对象”,出轨百分百必然发生。

拥有这种特质的男人最容易背叛婚姻,看看有多少男人中招!

02圈禁式婚姻:触发被害者机制,拉低正常心智阈值

圈禁式婚姻,包含着婚姻中的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过度的控制或限制。

这些控制和限制,既可表现在行为和生活细节中,也表现在思想和认知层面。

在这样的婚姻中,男人无法自由表达意见、情绪和需求,往往还伴随着对男人的指责、批评和否定,让他们感觉到自我价值感和存在感的缺位。

在圈禁式婚姻中,男人自尊心受损,从而产生逃避心理,形成固定僵化的思维模式,触发到他们的“被害者机制”,形成主动逃避责任和自我认知放弃。

被触发“被害者机制”后,男人会认为自己始终在生活或者感情里遭受不公平待遇,遇到任何问题,他们都不会认为是自己的责任,反而会把错误归咎于对方,常常陷入一种“假想”式的被害当中,而将“出轨”变成反复刺激伴侣消极反抗的方式。

不止如此,被害者机制更是具有自我欺骗功能的逃避策略,男人会快速适应“受害者”身份,甚至会主动变本加厉地为自己披上“被害”伪装,借此获得利益,为自己的出轨反抗找到貌似合理的“道德免责声明”。

在“我是受害者”的幻象中,这部分男人外向归因,道德体系崩塌,逐渐拉低他们原本正常的心智阈值。

婚姻变成了互虐的“囚徒困境”,他们只能靠着互相伤害和伤害别人,来获得自我喘息的空间,而能伤害伴侣的最大杀手锏——“出轨”也成了他们的唯一选择。

拥有这种特质的男人最容易背叛婚姻,看看有多少男人中招!

03

对抗式婚姻:强化意识

偏见,拉低正常的心智阈值

对抗式婚姻,通常指的是两个性格强势的人在婚姻中,通过行为和情绪的对抗施压方式,试图掌控感情和生活主动权的婚姻模式。

一旦两人发生了分歧,都不会让步,要么争吵分出高下,要么冷战看谁服软,逼迫对方向自己认错。无论是谁的错,两个人都不会改变自己,都在等着对方的妥协。

在对抗式婚姻中,争吵和冷战,并不会有效地解决伴侣双方的意识差,反而会加深男人的意识偏见,逐步形成以偏概全的无意识思维逻辑模式。

当意识偏见发生,所有原本正常的事件在男人眼中都变成了证明伴侣无理取闹的证据,当一个人不再拥有正确的判断标准和能力时,他的一切反应都变成了纯粹的情绪对抗。

伴侣不让怎么样,他们偏要怎么样,这么做不止是释放情绪压力,更是为了证明自己更正确,自己更胜一筹。婚姻从“合作”变成了“内斗”。而战争,只有输赢没有平局。

在“我想要赢”的幻境中,这部分男人极度自私,价值体系崩盘,逐渐拉低他们原本正常的心智阈值。什么道德,什么认知,都不如赢来得更酣畅淋漓。而“出轨这一战术”选择出现时,出轨变成了他们证明自己和伤害对方的最锋利刀刃。

拥有这种特质的男人最容易背叛婚姻,看看有多少男人中招!

当我们在谈论和理解什么样的男人最容易出轨时,我们实质是在为自己的幸福寻求最优解,避免风险,获得幸福。

但婚姻,永远是两个人的事,婚姻是人类历史上最困难也是最复杂的合作模式之一。我们怀着对幸福的渴望,因为爱而决定托付终生。

在选择婚姻对象,决定走入婚姻时,要充分了解那个男人的最低处与最低线。

而当我们进入漫长而琐碎的婚姻时,则是全新关系的开启,不要让自己变成最讨厌的人,也不要让对方变成最坏的人。

-END-

本文首发知乎平台:陈曼、王筱、张妍

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