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苏轼很奇怪的一首诗,多数人读不懂,尤其是最后2句堪称经典

作者:国学大观园

#以书之名#

苏轼,这个名字仿佛带有一种魔力,每当提及,便仿佛打开了话匣子,无尽的思绪与感慨如泉水般涌出。他不仅是一位卓越的诗人、词人、画家,更是一位在宦海浮沉中保持乐观态度的智者。人们往往容易记住那些功成名就、身居高位的显赫人物,但真正能在逆境中展现豁达与智慧的人,却更值得我们敬佩与学习。苏轼,便是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大文豪。

苏轼很奇怪的一首诗,多数人读不懂,尤其是最后2句堪称经典

他的人生信条“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仿佛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这十个字所蕴含的人生态度,虽简洁却深刻,它告诉我们,要广泛涉猎知识,但更要学会筛选与吸收;要不断积累经验,但更要懂得适时地展现自己的才华。这样的道理听起来并不复杂,但真正能够践行的人却寥寥无几。而苏轼不仅做到了,他的智慧与才情更是穿越了时空,激励着无数在困境中挣扎的人。

苏轼很奇怪的一首诗,多数人读不懂,尤其是最后2句堪称经典

1101年的春天,苏轼踏上了一段人生的归途。他从虔州出发,途径南昌、当涂、金陵,最终抵达润州。在金山寺中,他看到了李公麟为他绘制的画像,那一刻,他仿佛看到了自己一生的缩影。于是,他挥毫泼墨,写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自题金山画像》,用短短几行诗句,便概括了自己传奇的一生。这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他一生的写照,是他在风雨飘摇中坚守信念、乐观面对人生的最好证明。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首诗的奇异之处,如同一块历经岁月洗礼的宝石,其光华内敛,待人细细品味。诗的开篇“已灰之木”与“不系之舟”,仿佛是一位智者在述说他的心境——一颗寂静无欲的心,如同燃尽的木灰,不再为外界所动;一生漂泊,就像那无法拴系的小舟,随波逐流。你可能会问,苏轼这位豁达之士,怎会如此形容自己的晚年?然而,当你深入了解背后的典故,便会发现这正是他超凡脱俗之处。

苏轼很奇怪的一首诗,多数人读不懂,尤其是最后2句堪称经典

“已灰之木”、“不系之舟”源自《庄子·齐物论》,原句为“形固可以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苏轼借此表达了一种超脱的人生境界:当我们的形体如同枯木,心灵如同死灰,便不再受外界欲望的羁绊,内心得以平静,从而达到“无我”之境。这正是苏轼的人生态度,他总能在平凡之处展现出非凡的智慧。

而诗的后半部分更是别出心裁,苏轼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并非自谦或自嘲,而是他对自己一生的真实写照。在黄州、惠州、儋州这些被贬谪之地,苏轼度过了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光。然而,正是这些经历,让他得以沉淀、蜕变,最终成为一位豁达豪迈的文豪。

苏轼很奇怪的一首诗,多数人读不懂,尤其是最后2句堪称经典

苏轼在这些地方留下了丰硕的功绩:在黄州,他改善了民生,推动了教育事业,创作了《赤壁赋》、《赤壁怀古》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在惠州,他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佳句,同时还致力于农业生产和文化教育;在儋州,他更是推动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文化教育事业。这些成就不仅让当地人民受益无穷,更让苏轼的人生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因此,当我们再次品味这首诗时,不禁为苏轼的豁达与智慧所折服。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之苦,不过是过眼云烟;真正的功绩,在于我们如何面对困境,如何在挫折中不断成长。苏轼的一生,便是对这一理念的最好诠释。

苏轼很奇怪的一首诗,多数人读不懂,尤其是最后2句堪称经典

深入品味了苏轼的被贬岁月,我终于深刻领悟了孟子的智慧:“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不仅仅是一句名言,更是对人生挫折的深刻理解。自古以来,凡成就大业者,除了依赖天时地利的优势外,更关键的是他们对于逆境的坚韧与智慧。

苏轼,这位文学巨匠,在被贬的日子里,也曾有过心灵的挣扎和痛苦。然而,他并未沉溺于这些困境,而是选择了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用笑声回应生活的波折。他的这种泰然处之,使得他在历史的长河中独树一帜,成为了一个真正了不起的人物。

当我们深入了解苏轼的一生,感受他的坚韧和智慧时,便会发现他在人生的最后岁月里写下那些超然脱俗的诗篇并非偶然。他用简短的“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十二个字,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洞见,让人仿佛看到了云开见明月的景象,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