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代替子女?养老机器人,成新养老模式,但价格是个大问题

引言

在科幻电影中,我们经常看到智能养老机器人作为人类忠实的伴侣,它们不仅能够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还能提供情感上的陪伴。这些荧幕上的形象,激发了人们对未来智能养老机器人的无限遐想。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养老机器人不再只是幻想,它们正逐渐走进现实,成为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的一种可能解决方案。

代替子女?养老机器人,成新养老模式,但价格是个大问题

当我们谈论养老机器人时,不可避免地会提出几个关键问题:初代机真的存在吗?它们是否已经足够成熟,普通家庭也能负担得起?未来的养老机器人会以何种价格出现在我们面前?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技术的发展,还涉及到经济、社会以及伦理等多个层面。

整个社会对养老机器人的期待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国家,老年人口的比例持续上升,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与此同时,生育率的下降和年轻人赡养压力的增加,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挑战。

代替子女?养老机器人,成新养老模式,但价格是个大问题

截至2022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了28004万人,占总人口的19.8%;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20978万人,占总人口的14.9%14。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司司长王海东表示,预计在“十四五”时期,即2021至2025年间,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到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2。

代替子女?养老机器人,成新养老模式,但价格是个大问题

2020年的数据显示,老年人口抚养比为19.7%,预计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突破50%,意味着每两个年轻人需要抚养一位老人。自2000年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比例增长了8.4个百分点,尤其是2010年到2020年的10年间,老年人口比例上升了5.4个百分点,这与20世纪50年代出生高峰形成的人口队列进入老年期有关。

在这种背景下,智能养老机器人的出现,被视为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它们能够辅助或替代人类护工,提供更加专业和持续的养老服务。

代替子女?养老机器人,成新养老模式,但价格是个大问题

社会护工问题也是催生养老机器人需求的重要因素。护工短缺、工作强度大、护理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促使人们寻求更高效、更可靠的替代方案。智能养老机器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它们可以不知疲倦地工作,提供标准化的护理服务,同时还能够通过数据分析,为老人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

国家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养老模式

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中,大陆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支持老龄事业的发展。《2022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中提到,国家在养老保险、医疗服务、社会参与等多个层面进行了深入的工作,以保障老年人的福祉。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旨在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个人养老金体系。此外,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推进老龄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全面总结了老龄工作取得的成就,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计划。

代替子女?养老机器人,成新养老模式,但价格是个大问题

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截至2022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了105307万人,显示了政府在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方面取得的成效。老年健康服务供给持续强化,医养结合机构数量的增长,体现了国家在提升老年健康服务方面的努力。

养老服务供给能力不断增强,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的增加,养老床位的扩充,都是为了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其次,社会各界在营造老年友好型社会方面也做出诸多努力,包括老年教育、文体活动的发展,以及解决老年人使用智能技术的困难。

代替子女?养老机器人,成新养老模式,但价格是个大问题

当然从各方面来看,大陆也在不断推进养老机器人的开发进程。在2023年1月19日,大陆十七个部门联合发布了:“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这说明在接下去一段时间,大陆也将致力于研发养老机器人。

养老机器人作为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其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受到了广泛关注。

一方面是智能房屋方面,智能房屋方案与家居品牌的智能服务正在成为养老机器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智能家居技术,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居住环境。例如,智能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活动情况,智能照明和温控系统可以根据老年人的需求自动调节室内环境。

另一方面是康复护理机器人是养老机器人的另一个重要分支。这些机器人可以帮助老年人进行日常活动,如行走、进食、穿衣等,同时还可以辅助进行康复训练。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康复护理机器人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智能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代替子女?养老机器人,成新养老模式,但价格是个大问题

更进一步的就是更加人性化方面的,比如提供个性化服务和情感陪伴。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养老机器人可以学习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偏好,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此外,养老机器人还可以通过语音交互、情感识别等技术,与老年人进行情感交流,缓解他们的孤独感。

还有老人在医疗方面的需求往往更甚于年轻人,所以养老机器人应该具备远程医疗的能力。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的健康服务。通过与医疗健康平台的连接,养老机器人可以实时监测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异常并提醒就医。同时,养老机器人还可以协助医生进行远程诊断和治疗,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代替子女?养老机器人,成新养老模式,但价格是个大问题

但目前要实现养老机器人以及普及养老机器人,还面临着诸多问题。

当然以上还只是我们的愿景,对于当下来说养老机器人还是面临着诸多的问题。至少我们国内还不够成熟,特别是技术上还无法完整地支持养老机器人。当前,养老机器人的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尤其是在情感交流、个性化服务等方面,与人类护理员相比,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还有机器人的续航能力和信号稳定性对于其可靠性至关重要。在实际应用中,机器人需要能够长时间稳定工作,且不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干扰。养老机器人的研发和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这导致了其市场价格昂贵,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难以承受。如何降低成本,实现养老机器人的平民化,是推广应用的一大难题。

代替子女?养老机器人,成新养老模式,但价格是个大问题

成本问题是普及化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从目前的养老机器人的行情来看,最便宜的一个还要5万多元人民币,而相对于国外的养老机器人来说,还是相对便宜的,国外养老机器人的价格普遍在10万元人民币,而功能更加完善,基本可以胜任简单的医疗救护,和疾病监测功能了。

就以上这个价格来说,相对于咱们普通人还是相当无法接受的,特别是经济情况相对普通的人,根本是买不起。至少现在可以买得起这种养老机器人的只能说少数人而已,无法跟大众进行普及化。就像是现在的电动汽车一样,目前价格还处于高位,价格还不够完善,所以整体来说,无法进行全民普及的。

代替子女?养老机器人,成新养老模式,但价格是个大问题

但这个问题,无论是技术还是价格,总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被一步步打破的,最终将实现普及化,只是时间上的一个问题罢了。从目前大陆的ai技术来看,发展属于世界前茅的,要突破这些技术瓶颈,根本不是啥难题。

特别是2024年作为ai智能元年,大兴科技的时代,要战胜养老机器人这一难关,并非什么难事。相信到时候养老机器人完全可以取代儿女,成为老年人晚年的伴侣,成为人类社会的新一个里程碑。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增长,养老机器人的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接下去,国家以及社会将继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养老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例如,提供研发资金支持、税收优惠、市场准入便利等,以促进养老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等新技术的发展,将为养老机器人的创新提供更多可能性。通过技术融合,养老机器人将变得更加智能、灵活和人性化。

代替子女?养老机器人,成新养老模式,但价格是个大问题

随着技术的成熟和规模化生产的实现,养老机器人的生产成本将逐渐降低。同时,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也将有助于降低成本。预计未来养老机器人的价格将更加亲民,实现平民化。

那么最后问题来了,大家觉得养老机器人的价格在什么位置,大家觉得最合理呢?欢迎留言说说你们的看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