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当在思虑什么是正见时就已经不是正见了,保持这个觉性就是见性

作者:青云塾

上接《禅宗人物志:六祖慧能大鉴禅师(十二)慧能法嗣——河北智隍》

智常禅师是信州人(今属江西省上饶市),年纪很小就出家了,四处参访,一心只求开悟。最近参偈大通和尚,但对大通和尚所说还心存疑虑。所以前来参礼慧能,希望他能为自己答疑解惑。

当在思虑什么是正见时就已经不是正见了,保持这个觉性就是见性

行礼之后慧能就问他:“你从哪里来?来找我欲求何事?”

智常就如实回答了这两个问题:

前段时间自己在洪州白峰山跟随大通和尚,承蒙他开示见性成佛的道理,但自己一直没有搞明白。来到吉州(今属江西省吉安市)后,有人指点我来投您门下,恳求和尚慈悲,为我指明方向。

待智常道明来意,慧能说道:“原来是这样。那大通和尚是怎么给你讲的呢?说来听听。”

智常说:我到大通和尚处三月有余,但一直没有机会得到他的开示和教诲。由于求法心切,一天夜里我就单独进入丈室向他求教:请问和尚,什么才是我的本心本性?”

当在思虑什么是正见时就已经不是正见了,保持这个觉性就是见性

见我有此问,大通和尚缓缓推开窗户,指着夜空问道:“你见到虚空了吗?”

我抬头看了看深邃的星空,回答说:“看见了”。

接着他又问:“你看得到虚空的形状、大小、颜色、长短了吗?”

我摇摇头说:“虚空无形,无从得知其这些相貌啊。”

大通和尚点点头,然后说道:“你的本性就如同这虚空,没有一物可见,也没有一物可知,这就是正见真知。没有青黄、长短等任何相对的分别,只有觉性清净如一。悟入这个圆满光明的觉悟,就是亲见自己的本性,也就成佛了。”

智常继续说道:“听了大通和尚的这些话,觉得有些道理,但仍有疑惑,但自己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因此希望和尚慈悲,为我扫除疑惑。”

当在思虑什么是正见时就已经不是正见了,保持这个觉性就是见性

慧能静静的听完了智常所说,已知道了问题的所在,于是说道:“如果“空无一物”就是正见真知,那就不存在真正的正见真知,因此“空无一物”已经否定了一切。这句话成立的同时又否定了自己。”

就好比《金刚经》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果这句话是真理,那它同时也是虚妄的。

“其实大通和尚所说,并不是像他说的那样真的“空无一物”,他还是存在知见的,这正是令你迷惑的地方。现在为你说一首偈颂,听好了:

“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
当在思虑什么是正见时就已经不是正见了,保持这个觉性就是见性

法:通常所指现象、事物等客观存在,不要限定为“佛法”、“方法”。

“不见一法”,“不知一法”,即:不执着于物质和意识方面的“有”,这就是心存“无见”。“无见”就是“空见”,但“空”不是什么也没有,不是还有“空”在吗?所以“空”也是一种执着,“无见”也是一种“见”。

这种“空见”也不究竟,就像白云遮日,真相仍被掩盖;亦如虚空闪电,仍是无中生有。对于“空”的执着一旦生起,也是心有所住,当然不能见到本性了。所以,“空见”也不是正见真知,自然也无从觉悟了。

那什么是“正见真知”呢?这才是最要命的问题!好好琢磨慧能所说的:

“汝当一念自知非”

当你在思虑什么是“正见真知”时就已经不是“正见真知”了,只有保持这个“觉知”,本性自然就会时时显现,就是见性了。

当在思虑什么是正见时就已经不是正见了,保持这个觉性就是见性

其实,不管是对“有”的执着还是对“空”的执着,都是“心有所住”,“有所住”必然不可见本性,就像乌云遮日,本性被遮蔽。

《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慧能开悟的源头,他也一直把这句话用于实践,“悟、入、修、证”都是它。

你看,慧能给出答案了吗?给出了,“应无所住”!真的给出答案了吗?好像又没有,并没有说该如何“住”啊,该怎么住就怎么住,该如何住呢?境下自知,别人岂可掺言?

如果慧能也给出了一个“确切”的答案,那还会是答案吗!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确切的答案扼杀了自性。

当在思虑什么是正见时就已经不是正见了,保持这个觉性就是见性

如果只有这样才正确,那其他的都不正确,那么其他的就不会再存在了。就好比:只有这家面馆的面才值得吃,其他的都不值得吃,其他面馆还会存在吗?可现实并不这样,而是气象万千。

不管这家面馆的面有多“难”吃,还是会有人来吃的;不管那家面馆的面有多“好”吃,仍然会有人不喜欢。

之所以世界充满无限生命力,就是因为百花齐放才是“道”啊,哪里有唯一的正确答案?凡是说正确答案就已经不是“正见真知”了。

当在思虑什么是正见时就已经不是正见了,保持这个觉性就是见性

正因为慧能没有给出像大通和尚那样确切的答案,所以智常当下悟了,他还作偈一首,来表达他此时的心情:

“无端起知见,著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

应缘而起种种认知、见解,自以为在这些思维与见解中就能找到真理。殊不知,心中存有找寻真理的想法就已经与真理背道而驰了。

心中如有一丝“开悟”的想法,就不可能越过任何迷妄,因为心中所住皆为妄想,即使这一想法本身还是“无中生有”。

当在思虑什么是正见时就已经不是正见了,保持这个觉性就是见性

其实,本心本性一直都在,不离不弃。要知道浮现在心中的任何“见”、“知”都是本心的无穷妙用、本性的精彩演出。一切无常,本心不变。我却被那些“妙用”、“演出”牵着走,而对本心却失察了。

还好有六祖慧能为我答疑解惑,否则我还在那些精彩的知见中流连。不是执着于“常”就是执着于“断”,不是执着于“空”就是执着于“有”,永远在门外茫然徘徊呢!

无端起知见,常人都难免,甚至还以“著相求菩提”而作为终生使命,“活到老学到老”。

不管是任何宗 教,甚至科学、学术、技术、研究领域,大都认定自己的“知见”而绝不动摇,并为之而奋斗,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也要警醒,或许这也是一个大陷阱哦。

当在思虑什么是正见时就已经不是正见了,保持这个觉性就是见性

有这样一则有趣的小故事,权当笑谈,可别当真。

佛陀一直宣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倡导大家行善。

一天,佛陀走过一片森林时,一只小猴子蹦跳着过来高兴的告诉他说:“我今天做了一件善事。”

佛陀问:“什么善事呢?”

“你等着啊!”说着猴子爬回树上,拿出一条死鱼,摆在佛陀面前,然后说道:“今天早上我见这条鱼溺在水里,不停地摆着尾巴挣扎,感觉就快被淹死了。于是我把它打捞上来,挂在树上晾干了它身上的水份。”

说完,猴子拍了拍干瘪的鱼身,瞪大眼睛望着佛陀,期待着佛陀的表扬。

佛陀看着这条无端被猴子“晾干的鱼儿”,想起“无端起知见”的人们,心中暗暗感叹:看来我的传道之路任重而道远啊!

当在思虑什么是正见时就已经不是正见了,保持这个觉性就是见性

这个故事很夸张吗?或许是吧,但人们同样做着这样的事而觉得很正常。

从小师长们就要求我们:

“应该吃这些才健康!”

“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成为有用的人!”

“一个有教养的人应该这样说、这样做,如何如何待人接物!”

“应该选这个专业,应该报考这个学校,应该应聘这份工作,应该找这样的对象!”

这还没完,最让人无语的是,每当我们不听“指挥”的时候,他们就说:这都是为你好!

“这都是为你好”,怕是最大的谎言了吧!“无端起知见”,莫说猴子,还有谁能和人比呢?

《禅宗人物志:六祖慧能大鉴禅师(十三)慧能法嗣——信州智常》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