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汉字有三大缺陷?诺贝尔奖得主罗素访华后写书批评,他有何深意?

作者:世界名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汉字源远流长,相信每一位国人都会为它独特的底蕴与艺术性感到自豪。

然而在一百年前,哲学家罗素来到中国接触汉字后指出,汉字存在“三大缺陷”。

汉字有三大缺陷?诺贝尔奖得主罗素访华后写书批评,他有何深意?

这所谓的“三大缺陷”究竟是什么?

汉字的缺陷

罗素是近代为数不多的对中国友好的外国学者,也是当时中国人最喜欢外国人之一。

北大曾有一项“中国之外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民意调查,罗素位列第三名。

中国对罗素的喜爱,源于彼时的特殊环境,外忧内患,五四运动,中国知识分子迫切寻求救国真理。

汉字有三大缺陷?诺贝尔奖得主罗素访华后写书批评,他有何深意?

而罗素就是他们最期待的指路人。

罗素出身英国贵族,却同情劳动人民,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主张共产主义,年纪轻轻就已经成为享誉世界的思想家。

他对中国是友好的,1920年第一次来中国讲学就深深喜欢上这片东方土地。

他支持中国独立富强,鼓励我们拿起武器与白人决战,并提出一系列建议,赢得国人一片喝彩。

汉字有三大缺陷?诺贝尔奖得主罗素访华后写书批评,他有何深意?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罗素回国后就写了一本《中国问题》。

他在其中竟毫不客气地指出,汉字存在的三大缺陷。

要知道,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形成古老而独特的文字系统。

罗素眼中地汉字到底存在怎样的缺陷呢?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他的见解。

汉字有三大缺陷?诺贝尔奖得主罗素访华后写书批评,他有何深意?

首先,他认为汉字过于繁琐复杂。

当然这针对的是繁体字,往往一个字就相当于好几个英文字母的笔画数量。

有时一个词组的笔画甚至会多达到几十笔,一句话就更不用说了。

而且,往往一个字能构建出许多乃至上百个词条。

三千个汉字就能构建出常用的四万个词汇。

相比起只需简短的几个字母组合的英文,书写与学习汉字明显是一项繁琐的工程,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汉字有三大缺陷?诺贝尔奖得主罗素访华后写书批评,他有何深意?

其次,汉字不方便排列,这一点是针对当时的打字机而言。

那个时代,打字机和电报已经成为重要的沟通方式,尤其是国际交流的重要渠道。

然而他们都是为字母文字设计的想,形成一种西方世界的技术垄断。

中国如果连电报主权都没有,更别谈融入国际,重获国家地位了。

汉字有三大缺陷?诺贝尔奖得主罗素访华后写书批评,他有何深意?

最后一点,主要是针对成语或文言文,汉字难以准确翻译外来专有名词和科学术语,不利于同国际接轨。

看到这里,一定有很多人已经按捺不住想要反驳了。

其实罗素并非全盘否定汉字,他提出批评的同时,也肯定了汉字更胜其他文字的优点。

汉字的生命力

若论中西方语言文字的差异,罗素非常认可一个观点:

“欧洲科学家总习惯把语言当作声音的集合体,而非某种比发声器官本身所发出的东西更内在、更深刻的内容的表达。”
汉字有三大缺陷?诺贝尔奖得主罗素访华后写书批评,他有何深意?

这是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对中西方语言的见解。

1922年,他曾在外国期刊发文,向世界强调汉字的重要性。

罗素在《中国问题》引用了他的观点,表达对汉字的认可。

简单来说,欧洲文字是记录声音的符号,更注重声音的流动表达。

而汉字是在图画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更侧重的是文字背后所承载的内涵。

汉字有三大缺陷?诺贝尔奖得主罗素访华后写书批评,他有何深意?

比如,当我们写“目”时,一眼就能形象直观地想到眼睛。

“日”、“月”同样如此。

由它们组成的“明”字也能直接触发人们对光明美好的联想。

“轻”一望就有飘浮感,“重”直接给人沉坠感,“笑”一看就欢快,“哭”见之则有种想流泪的感觉。

“霜”仿佛自带寒气,“幽”似乎一下子就把人带入某处宁静深邃的森林或院落。

汉字有三大缺陷?诺贝尔奖得主罗素访华后写书批评,他有何深意?

汉字不仅实用,而且还充满美感,令人回味无穷。

罗素认为,使用拼音字文字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容易动荡起伏的民族,比如希腊人、罗马人、阿拉伯人。

他们的思想感情似乎比别的民族更为丰富,就像瀑布激流一样汹涌跳脱,动不动就会放弃自身一些有价值的观念。

所以对应的语言文字也飘忽流动,缺乏稳定性。

汉字有三大缺陷?诺贝尔奖得主罗素访华后写书批评,他有何深意?

相对来说,表意的汉字则更像是一片充实而稳定的汪洋大海。

尽管笔画结构繁杂,实际上表达的都是最明确、本质的事物。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二者相辅相成,所以你看中国文明能绵延几千年之久,不是没有原因的。

从古至今,哪怕经历多次外来文化入侵,汉字基本上没有太大的改变,反而能轻易融合外来的语素,通常只需将几个汉字重新组合成词,就能够创造新的词汇。

汉字有三大缺陷?诺贝尔奖得主罗素访华后写书批评,他有何深意?

汉字与中国文化的旺盛生命力,是其他民族难以比拟的。

其实,总结一下罗素的观点,他对汉字的见解还是比较一针见血。

所谓的缺陷,主要是从汉字推广,尤其是接轨国际的角度而言。

这种观点也会受到那个时代的限制。

不妨把罗素的批评当做建议,当时汉字的传播在客观上的确比较困难。

汉字有三大缺陷?诺贝尔奖得主罗素访华后写书批评,他有何深意?

据近代拼音文字提倡者王照的说法,20世纪初,中国老百姓贫穷困苦,大字不识,男人识字率不到30%,女人识字率只有2%。

所以当时很多中国学者也颇认可罗素的观点。

正是在这股思潮的影响下,中国才走上了汉字改革之路。

近代汉字改革

从秦始皇统一文字,汉字经过几代规范,到宋代基本形成稳定的汉字形体,却在晚清走上改革的道路。

汉字有三大缺陷?诺贝尔奖得主罗素访华后写书批评,他有何深意?

受西方入侵与西洋文化影响,罗素与许多中国知识分子都把救国救民寄托在教育改革上。

毛主席当年就认为此法行不通,革命到底还是得依靠枪杆子才能取得成功。

话说回来,就算要教育改革,肯定得改革腐朽文化、普及文字,让中国人民开智,进而就有人提出要从改革汉字出发。

如何改革汉字呢?

汉字有三大缺陷?诺贝尔奖得主罗素访华后写书批评,他有何深意?

代表人物钱玄同提出彻底废除汉字。

他把中国的落后全部归因于孔学、道教,提出废除记载孔学、道教妖言的汉文。

一些激进的学者便主张用类似拼音的字母取代汉字,用表音取代表意文字。

这就是五四后的汉字拉丁化运动。

瞿秋白、吴玉章、林伯渠、萧三等留苏学者都是这一运动的积极参与者。

汉字有三大缺陷?诺贝尔奖得主罗素访华后写书批评,他有何深意?

他们以北方官话为发音标准,制定了一套中国拉丁化字母方案,先从旅苏的中国人开始普及。

不过,汉字拉丁化并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改革方向。

当时,统治阶层不支持,很多学者也反对,普通老百姓更是接触不到。

所以这场运动并没有产生多少水花。

现在看来真是细思极恐。

汉字有三大缺陷?诺贝尔奖得主罗素访华后写书批评,他有何深意?

很难想象,如果汉字拉丁化成功,中华民族就算解决了外族侵略危机,依然会面临由文化衰微引发的亡国之虞。

那么我们现在可能就无法汲取论语的智慧,阅读李杜风采,领略红楼梦的嬉笑怒骂了。

幸好,毕竟汉字已经使用几千年,它与中国精神文化都具有强大的稳定性,反倒是汉字拉丁化推动了汉字简化。

汉字有三大缺陷?诺贝尔奖得主罗素访华后写书批评,他有何深意?

1935年,国民党政府博采众多改革方案之长,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

与此同时,我党也在自己的根据地推广简化字。

这一切都为新中国成立后的正式改革打下了基础。

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汉语拼音方案》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罗素在一百年前提出的缺陷也不再是中文传播的阻碍。

在国家的教育普及与汉字改革下,中国文盲率大大降低。

汉字有三大缺陷?诺贝尔奖得主罗素访华后写书批评,他有何深意?

同时,我们也能通过26个字母打印任何想要的文字,与国际交流毫无障碍。

甚至还能成为在人工智能、机器翻译等领域站在潮头,成为这些领域的标准制定者。

至于翻译就更不成问题了。

在以上成果的基础上,中文完全可以采用“扩展式解释法”进行翻译工作,让世界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汉字有三大缺陷?诺贝尔奖得主罗素访华后写书批评,他有何深意?

近代以来,很多国家的文字与文化在西洋文明的侵袭下断代。

如越南、朝鲜半岛韩等,汉字能在中国存活下来是多么不容易。

因为我们像汪洋大海,稳定而包容,既不故步自封,也不激烈冒进,才能秉持本真不断适应时代需求,不断打破西方语言文化体系对我们的傲慢与偏见。

参考资料

李光谟,李宁编. 李济学术随笔[M]. 2019

卢月丽.开启民智,救亡图存——近代中国的汉字改革[J].传记文学,2022(04):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