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航天日丨如何培养航天工匠型人才?院士专家说→

引领智能制造新时代

曾几何时,制造业被视为"高耗能、高排放、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智能制造正成为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在这个智能化时代,制造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智能制造无疑将成为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智能制造发展现状

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在制造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推动了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以机器视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产品检测、缺陷识别等环节,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工业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融合应用,使得制造过程中的海量数据得以高效采集、存储和,为制造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航天日丨如何培养航天工匠型人才?院士专家说→

在这一背景下,大陆智能制造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2021年,国家发布了《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21-2025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智能制造发展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的目标。各地方政府和企业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和规划,加快推进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步伐。

智能制造的重要意义

智能制造之所以备受重视,主要在于其对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品质量、培育新质生产力所需人才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中国航天日丨如何培养航天工匠型人才?院士专家说→

智能制造有助于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将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先进技术应用于生产制造环节,可实现自动化程度的极大提升,从而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汽车制造业为例,引入智能制造后,一些环节的生产效率可提高30%以上。

智能制造有利于优化产品质量。传统制造过程中,产品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工人的经验和手艺,存在一定的主观随意性。而智能制造则可通过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对产品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和精准调整,从而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智能制造对于培育新质生产力所需人才也具有重要意义。在智能制造背景下,制造业对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旺盛。培养一支掌握智能制造理念和技术的高端人才队伍,对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智能制造的发展路径

要全面推进智能制造,必须从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标准体系、网络基础设施和人才培养等多个层面着手。

中国航天日丨如何培养航天工匠型人才?院士专家说→

在智能制造装备方面,大陆将加快发展智能传感器、工业机器人、智能检测设备等关键装备,提升装备的智能化、网络化和协同制造水平。大力发展工业软件,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软件解决方案供应商,为智能制造提供系统性软件支撑。

在标准体系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加快制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为智能制造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构建面向智能制造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为智能制造提供高速、泛在、智能的网络支撑。

中国航天日丨如何培养航天工匠型人才?院士专家说→

在人才培养方面,将大力推动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高校要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企业要积极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岗位,培养一批掌握智能制造理念和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

智能制造的行业应用

智能制造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原材料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前景。以装备制造业为例,通过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可实现柔性化定制、个性化设计,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借助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可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故障预警,有效提高设备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中国航天日丨如何培养航天工匠型人才?院士专家说→

为加快智能制造在重点行业的推广应用,大陆将重点建设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这些示范工厂将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展示智能制造的先进理念和应用模式,为行业内其他企业树立标杆。将大力培育一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为企业提供从咨询设计到系统集成的全流程服务。

智能制造的生态构建

推进智能制造,需要构建完善的生态体系。一方面,将建设一批智能制造创新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将定期组织经验交流和供需对接活动,促进智能制造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推广应用。

中国航天日丨如何培养航天工匠型人才?院士专家说→

在生态构建过程中,我们必须立足国家战略需求,推动智能制造、科技创新和教育事业的协同发展。只有将智能制造与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才能为制造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智能制造正引领着制造业走向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高度重视智能制造在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品质量、培育新质人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从装备、软件、标准、网络、人才等多个层面着手,加快推进智能制造的发展步伐。相信通过共同努力,智能制造必将成为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中国航天日丨如何培养航天工匠型人才?院士专家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