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如何成为心灵窃取自由?

作者:鹰哥19

《清醒地活》作者:迈克·辛格

如何成为心灵窃取自由?

​上一节我们说到,面对内心的执念,要如何顺其自然,拔出长久以来的痛苦。这一节我们来聊聊,如何为内心窃取真正的自由。

放下内心的恐惧

每个人都在寻找内心自由自在的状态,但实际情况呢,很多时候,人的内心不受自己的控制。比如,我们读一本晦涩难懂的专业书,读着读着,内心就会有一个声音:这书也太难了,我看不懂的,即使看懂了又有什么用呢?我就能升职加薪吗?别开玩笑了。

现在我们知道,那个声音不是真正的自我,它只是我们灵魂的“室友”,是外部世界在内心的体现。这个声音会不断在脑海重复,试图扰乱我们的想法,让我们不得安宁。因此作者辛格才说,我们得从它身边,把自由“偷”出来。

那为什么是“偷”呢?因为我们内心这个“室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观事实。比如,即使一个人的专业能力很强,在事业上也不一定会很成功。再比如,每个人都想生活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但现实的确有很多痛苦。

当一个人内心渴望快乐,可现实却让人感到恐惧,这怎能不让人感到拘束,被桎梏呢?

对此,辛格的建议是,如果我们要下决心做一个不再受苦的选择,那么这个选择必须发自内心,来自我们最本源,最真实的想法。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要先理解一句话,叫作“众生皆苦”。这是佛家的一句话,但辛格理解,这句话讲的不是客观世界,而是大家的心理状态——人们都过于关注外部世界,才会造成内心无穷无尽的苦。别人的一句风凉话,可以让我们不舒服好一阵子;别人一次不公正的对待,甚至可以让人自我否定。人们的内心变得越来越敏感,特别容易受到伤害。

那么,要改变这种内心状态,我们需要适当地,减少对外界环境的关注,减少向外部世界的索求。举例来说,现在很多人都说自己要减肥,于是在网络上搜索了大量的减肥攻略。有的人开始疯狂锻炼,每天跑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有的人开始控制饮食,给自己制定各种各样的食谱。还有的人干脆买起了减肥药。

然而,最终我们看到的结果是,大部分人减肥都会失败。为什么呢?辛格认为这就是没有解决内心的问题。如果一个人真的决定要减肥,应该先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减肥?我是为了让自己更健康,还是为了更漂亮?我能不能接受自己不减肥的样子?

如果一个人对于生活,不先解决内心的问题,总是跟随外界,被“内心的声音”牵着走。这个声音只会放大外界的各种欲望、情绪,让人无法真正安静下来,去思考内心的真正需求。

结果就是,一个人容易在生活中表现出努力,同时也很迷茫的样子。因为他没有真正想过自己需要什么,只是把外界的声音转到内心,当作是自己的声音。

当然,这里面也有社会上的问题,媒体会刻意宣传放大一些行为或产品,扭曲了概念,把一些“可选项”变成了“必选项”,以至于人们感到迷惑。

比如,健身是一个很好的生活习惯,我们每天散散步,做做操,都可以算是健身。可是经过商家的包装,大家一提到健身,就想到去健身房做力量训练、到瑜伽房去练瑜伽。如果不做一些系统训练,好像在生活上就掉队了。

实际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要去做力量训练,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瑜伽,只是很多概念被包装出来,影响了人的心智,增加了人们内心的负担和焦虑。

所以,我们需要停止接受欲望,放下“内心的声音”带来的恐惧,真正地远离痛苦。

改变自己的思维

当我们能够控制思维,就能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真正去理解内心,理解自己身边的人,在内心上获得自由。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我也知道应该放下欲望,远离恐惧,但身处其中,我就是无法控制自己的内心,我到底应该怎么做呢?辛格指出,这其中有一个关键问题,在人的思维。人的思维总是会有一种强烈的个人意识,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认知世界,改变世界。

这就造成一种错觉,好像生活中的一切问题,我们都能想得明白,靠自己的行动去解决。但实际上,人的思维,人的大脑并不是全知全能的,它对客观世界没有任何控制能力,尤其是我们身边的人和事物。

我们不妨看个例子,一个人买了一本关于时间管理的书籍,上面信誓旦旦写着:掌握了时间,也就掌控了自己的生活,这样的表达让人很有阅读欲望。这个人很认真地读完了这本书,然后根据书上的建议,一板一眼给自己制定了一周的行程,每天的待办事项,准备一项一项地“掌控”生活。

结果呢,老板的一个电话打过来说,现在有一项紧急的出差任务,要出去好几天。于是,前面的计划,预想中的时间管理都白费了。这其实就是很多人的常态。

辛格认为,人的思维很了不起,可以帮我们完成复杂的思考过程,帮我们理解事物的逻辑,但不要忘了,我们只是社会的一员,只是茫茫世界里的一个个体,只能洞察局部的事物,我们不能以为自己明晰了真理,我们更多地,只是按照那些或明或暗的规则去行动,在行动过程中发挥一些自己的想法。现实世界有太多,和我们内心思维不同的情况。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作:认知失调,指的就是我们内心思维和实际情况之间发生了偏差。

比如,指责员工办事不利的老板,可能没有意识到是自己领导无方,责备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家长,可能没有意识到是自己没有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

所以,辛格反复强调,思维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工具,它很重要,但不是万能的,它能够让我们在思考和行动的时候更顺利,但很难解决人内心的痛苦,让一个人对自己的生活完全满意。

也就是说,思维只能解决人相对简单的行动问题,比如读一本书,写一篇文章。但它无法解决人的情绪问题,比如保护内心不受外界伤害,受到打击不至于崩溃,这些痛苦的东西,对于思维来说都太难了。

如果真的用思维去处理情感问题,结果就是认知失调,它会扭曲人对事物的认知,就像我们刚才说的,以自我为中心,把自身的痛苦,归因于别人的问题,到头来只是转嫁了情绪,而不是真正解决情绪。

我们真正该做的,其实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思维。它只是生活中的一项工具,不要给予太多的期望。

痛苦是自由的代价

但如果是这样的话,问题似乎又回到了最初:既然在追求心灵自由的道路上,痛苦长久存在,思维又不能解决,那我们要如何处理痛苦呢?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去坦然面对痛苦。

这一方面取决于我们的目标。内心自由是一种经过磨练,深层次的精神成长,它必然是一个比较漫长,带来痛苦的过程。

另一方面,痛苦还是源自人的内心对外界的恐惧。有的人害怕变贫穷,于是给自己买很多保险,透支身体去工作;有的人害怕患重病,花很多时间和金钱给自己保健;还有的人害怕被拒绝、被轻视等等。人们总是想尽办法,去防止糟糕的事情发生。这一切恐惧和焦虑都让人变得不自由。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过程,去改变对那些潜在风险的担心。因为就像我们前面说的,这些潜在问题,很大程度上不受控制,我们可以去准备,但不用过度担心。在这里,痛苦是必然发生的,我们无法逃避,也不应该逃避,而是应该在一次次痛苦中,减少痛苦带来更多的负面情绪。

到这个时候,我们才可以下这个决心,我们已经知道,痛苦必然发生,所以我们接受痛苦的发生。我们去体会它、去观察它、去客观地看待它,真正回到内心“旁观者”的状态,我们就可以变得很自由。

那么,说到底,内心自由其实是坦然面对痛苦的代价,如果我们选择逃避,只会被痛苦牵着走,产生更多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