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有情有义有人生:《论语・季氏篇》(8)

作者:沐浴墨香张一鸣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夫子说:“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言语;小人不懂得天命而不敬畏,轻慢地位高贵的人,侮蔑圣人的言语。”

“君子”是儒家理想的人格标准。孔子这里说“君子有三畏”,证明这个人还在修行的路上。

“三畏”的“三”是虚指,说不定还有很多内容的,但孔子认为这三方面比较重要,着重点了出来。

“畏”的本义是使人害怕的意思。《广雅》给出的解释是:“畏,惧也。”由本义又引申指敬服、佩服。“畏”字在《论语》中出现五次。“子畏于匡”(《论语・子罕篇》)(《论语・先进篇》)(孔子师徒一行被围困在了匡地。)“后生可畏”(《论语・子罕篇》)(年轻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君子有三畏”(《论语・季氏篇》)和“俨然人望而畏之。”(《论语・尧曰篇》)(看见了就产生敬畏之心。)“畏”可以如此理解:一个人立志成为君子,就应懂得有敬畏的人和事。这种敬畏是来源于心里的自觉,也就是说是不由自主地产生敬畏之心。一些人将“畏”字理解为恐惧、害怕的意思,我是不赞同的。

《后汉书》中记录了太守杨震的故事。当有人拿着十金送给他时,说:“我是天黑过来的,这事情没人知道。”杨震说出了那句流传了千古的名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一个人只有心存敬畏,才能做到当行则行,当止则止。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潘懋元从15岁开始教书,将近一百岁的高龄依然躬耕在教书育人的第一线……是什么支撑他数十年如一日?有人说,是热爱;有人说,是责任心。但在我看来,真正支撑他的动力之源,是对教育的敬畏之心。

“君子有三畏”第一是“畏天命。”

“天命”包括两点:一个是命运;譬如说,一个人出生何处?身高、体重、血型等,这都是命运,是不可以选择的;另一个是使命。

《论语》中记载孔子直接说“天命”有两次,《论语・为政篇》记载:“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孔子说的“知天命”,意思是说孔子在五十岁时对天地运行之道、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有了清晰的认识,他这一辈子就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南宋朱熹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另一处就是本章句。

“畏天命”主要是指尊重事物运行的规律、法则。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如种田,春天播种,秋天收获,这就是规律。不管谁种田,都得懂这个规律,并且按照这个规律来播种、施肥、浇水,作物经过一个时间段的生长,才能有一定的收成;相应地,你不懂规律,急于求成,揠苗助长,甚至违背规律,庄稼能有收成吗?做人也是如此。古人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善恶肯定有报。如果有这个敬畏之心,人还敢做坏事吗?

儒家强调,人要做一个君子,逐渐达到“在止于至善”的境界。学儒家之后,会感觉到生命永远有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致力于道德修养,最后达到圣贤的境界。

二是“畏大人。”

《周易》记载:“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这里的“大人”是圣人或者贤人。

本章句《论语》,“大人”指在上位者,是地位比较高贵的人。现实生活中的“大人”,一般指父母、老师、官员以及年龄大的人。如果再加上历史上的伟人这一层的理解,效果会更好。

地位高贵的人是国家法令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他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我们对这些人应该多些尊重,希望他好好尽责任,为天下苍生服务。

对于父母和老师,我们敬畏,这是天经地义的。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老师教化我们,给了我们慧命,对他们不尊重,等于否定自我。

俗话说得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人经过的事多,走过的路多,接受过的历练多了,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也比我们深刻得多。秦晋之战是春秋时期一次重大战役。战前,秦穆公向一个叫蹇叔的老人咨询。蹇叔说:“军队去攻打远方的国家,恐怕不行。军队远征,士卒疲惫,敌国再有所防备,就很难取胜。我看还是不要去了。”秦穆公不听。蹇叔哭着对主帅孟明说:“孟明啊,我看到军队出征,恐怕看不到班师回国了。”秦穆公知道后非常生气,对蹇叔说:“你知道什么,我看你早该死了。”然而,战争发展应验了蹇叔的话,晋军在肴击败了秦军。秦穆公后悔当初没听蹇叔的话,但已经晚了。

当然了,“老人言”是值得听取的,但时代不同了,最好的做法是认真听取,再适当加入自己的想法,这样做事,才是最为完美的。

三是“畏圣人之言。”

“圣”的繁体字“聖”,上半部分左边的“耳”,表示耳朵能听闻天地之道,上半部分左边的“口”,能把天地宇宙运行的道理说出来,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这就是“口”的作用。下边的“王”,三横代表天、地、人,中间的一竖,表示能贯通天地人的人,这样的人是人世间的王者。《说文》给出的解释是:“圣者,通也。”

圣人指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时也专指孔子;二呢,封建时代对君主的尊称。

圣人泛指古圣先贤。“圣人之言”是他们顺“道”而为留下的言论,他们的心得。随着时代的发展,当时圣贤的生活场景发生了变化,但“道”是不变的,不按照“道”的规律做人做事就会有灾祸,所以足以使人敬畏。“畏圣人之言”,就是需要按照圣贤之道来经营自己的人生。

这里面有一点需要我们注意的,有些人一提到老子、孔子、孟子等人的话,就说他们的话过时了,甚至还有些封建的东西,不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了,这就是两个字:“不知”。人只有知道了这些,才能从普通人,一步步迈向君子,甚至圣贤的行列。

说完了“君子有三畏”,我们再来分享一下面对“天命”、“大人”、“圣人之言”,小人是怎么做的呢?

小人是“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小人”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微贱的人;一是指无德的人。小人不一定都是小孩子,这里的“小人”指无德的人。

这句话的关键处在于“不知”。一个人不懂得“天命”,所以他就没有敬畏之心。人来到这个世上,并没有君子和小人之分,为什么后来会有君子、小人之分了呢?就是因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作用力。

小人如何能变成君子?需要一个从不知“天命”到知“天命”的过程。《尚书•大禹谟》记载:“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圣贤把一个人的心分为人心和道心。人心是贪欲之心,包括名利;道心是本心。我们平常说的教化的过程,就是启迪一个人道心超越人心的过程。当一个人的道心一步一步生发起来,敬畏之心自然而然生发,敬畏之心不是自我造作,更不是演戏给别人看,而是道心生起以后,自然地呈现。用道心启迪人心,进行仁义道德方面的教育,时间长了,教化起作用了,小人也能逐渐转化成君子。反过来说,人不接受教化了,慢慢地没有敬畏之心了,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也就是“人心”超过了“道心”,人就会变得“天不怕、地不怕”了,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无法无天。这就变成小人。

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表面上让人痛心和同情受害者,但认真思考一下,只能用两个字来回答,那就是“活该”。明明知道动物园的规定,而自己偏偏自作聪明,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不会出事的;即使出事,也由动物园来兜底。正是这种无视规则的举动,才会有这样的悲剧发生。

今天的人们就是不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才会有那么多道德滑坡的事件发生。如三鹿奶粉、权健保健药事件等等。

“小人”第二个特征是“狎大人”。

“狎”的本义是驯犬的意思。《说文》给出的解释是:“狎,犬可习也。”这里是亲近而态度不庄重的意思。

小人没有礼貌,没大没小,不知天高地厚,喜欢表现自己,所以对于地位高贵的人,对于自己的父母,甚至师长,就会逐渐失去敬畏之心,看不起,甚至会侮蔑大人。说到这里,我真的佩服孔子的做法——“圣人无常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谁有能力,我向谁学习,只要有利于自己的进步。如果认为自己啥都知道,人还会去虚心学习吗?谦受益,满招损,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我们再来看“侮圣人之言”这句话。

“侮”的本义是欺负,轻慢。引申义是对人轻慢,不敬重的意思。《说文》给出的解释是:“侮,伤也。”

“圣人之言”是整个人类生活经验的结晶,是世世代代人用生活实践验证过的真理,它穿越历史而不衰,跨过地域而适用。

小人不知道这些,“一瓶不响,半瓶晃荡。”他们认为;圣人有什么了不起的?圣人讲的都是大道理,什么意思啊?就是轻视的意思,大道理嘛,人人都知道,不用你说,大道理也没什么用,这就是典型的“侮圣人之言。”

明太祖朱元璋一日问大臣,天下谁最快活?有人说功高盖世者,有人说位居显赫者,有人说金榜题名者,还有人说富甲一方者……朱元璋听了之后,都不是很满意。一名叫万钢的大臣答道,畏法度者最快活。此言一出,朱元璋大悦。

做人要有所畏惧,因此不敢放肆,若无所畏惧,则任性纵欲,必定招致灾祸。真正的自由,其实来自于自律!

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敬畏之心。一个人要有敬畏之心才能成为君子。敬畏之心从哪里来啊?是从自己的内心。当一个人从内心中敬畏“天命”、“大人”、“圣人之言”,这说明身上具有了真、善、美的种子,坚持下去,这种子就会开花、结果,人也逐渐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君子的。

在这里,孔子告诉我们,人活着要有一颗敬畏之心,尤其是要明白自己的人生价值,懂得尊重领导,团结同事,这个社会秩序才不会乱。一个家需要如此,一个企业需要如此,一个国家更需要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