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是住家护工,找我随时按铃”

作者:东明县融媒体中心

凌晨1点,手机闹铃响起,吕范隆赶忙起身,来到老人房间,为他戴上鼻导管进行吸氧,随后坐在床边,观察老人的呼吸情况。作为一名住家护工,这是吕范隆的日常工作。

29岁入行,17年来,吕范隆先后照顾过20位失能老人,工作期间24小时待命。“照顾老人是个良心活”,他曾陪伴过三位老人走到生命的尽头,每次告别之后他都要休息一段,“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总台记者采访了吕范隆,一起来看住家护工这一职业背后的故事。

“我是住家护工,找我随时按铃”

01

老人应该有的体面不能少

陪伴需要耐心、细心和孝心

今年46岁的吕范隆,来自山东聊城,在北京市丰台区一家政公司从事住家护工的工作,大家都称他“小吕师傅”。

这位身高一米九的山东大汉,在过去的十七年,先后在山东聊城、济南,北京等地照顾过20位失能老人,他的细致和贴心,得到了多位老人家属赞扬。

“我是住家护工,找我随时按铃”

现在,吕范隆在北京通州区照护一位需要长期透析的老人,负责他的一日三餐和家务活。

“我是住家护工,找我随时按铃”

△吕范隆带着老人去医院做透析

“人老了就像小孩一样,得经常和他逗乐。住家期间,我时刻观察老人的状态,夜里老人休息了,我就定好闹钟起来,听他的呼吸频率,看看是否需要吸氧。”

“我是住家护工,找我随时按铃”

△吕范隆在老人的床头安装了呼叫铃,方便老人随时找他。

“护理不是简单给老人做个饭、搀他们上个厕所就行。”吕范隆接受了很多护理技能培训和技能考试。大到为瘫痪老人翻身、处理患有肠梗阻老人的大小便,小到注意患有糖尿病老人洗脚水的水温、为肠胃不好的老人定制菜谱,这些都是他具备的专业技能。修水管、换灯泡等,他也都能上手。“进了家门,各方面得照顾周全。”

“我是住家护工,找我随时按铃”

“抛开专业知识,对待老人,尤其是失能老人,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爱心和孝心,照顾他们不能急躁。不论是在家还是出门,都得让他们保持干净整洁,应该有的体面不能少。”

成为护工前,吕范隆学了两年厨师,练就了一手好厨艺,也为他应聘护工增加了优势。29岁那一年,他在老家聊城接到了第一份住家护工的工作。被照护的老人不幸遭遇了车祸,吃喝拉撒全在床上,吕范隆回忆说,“我就把她当成自己的姥姥,照顾了五年。”

“我是住家护工,找我随时按铃”

△住家期间,吕范隆为老人做饭。

为什么选择做护工?吕范隆说,母亲是自己的“启蒙老师”,他也很喜欢和老人打交道,谁家需要帮忙,他会冲在前面。

“从我记事起,姥姥就生病卧床,我母亲忙前忙后地照顾,直到姥姥去世。那几年母亲的身影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当时我就下决心,长大后学着母亲那样,找一份照顾老人的工作。”

“我是我们村里第一个做男护工职业的人。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村里很多邻居经常当着我面说‘一个大男人干点什么不好,非要给别人端屎端尿,害不害臊’。”

面对这些偏见,吕范隆一笑了之,“靠双手养活自己和家庭,不丢人!”

02

“照顾老人是个良心活”

在老人的葬礼上,他的身份是“侄子”

2012年,为了学习更专业的护理知识,也为了更好的生活,吕范隆从聊城来到北京,先后为8位失能老人提供住家护工服务和临终关怀服务。

其间,与王大爷相处的时光,让吕范隆最难忘。王大爷患有严重的肠梗阻,生活不能自理,平日也不爱和人说话,大爷的儿女身体不好,照顾父亲的精力有限,他们通过家政公司找到了吕范隆。

“我是住家护工,找我随时按铃”

△吕范隆推着王大爷在公园散步

王大爷的饮食需要格外注意,吕范隆就会变着花样尽量让老人吃得舒心。有时候老人耍孩子脾气不愿吃饭,他就哄:“您不吃,我也不吃,到时候您想出门遛弯,我可没力气抱您。”

因为老人病情较重,平时排便很吃力,吕范隆就戴着手套帮老人排便。老人开心时,他跟着老人一起笑,老人伤心时,他陪着一同难过。有了“小吕师傅”的陪伴,王大爷的心情逐渐开朗,时不时还会和吕范隆说笑,每次吃饭必须让他坐在自己身边才肯动筷。

时间久了,王大爷和吕范隆处成了家人,过年休假,吕范隆回家探亲,刚坐上返乡的火车,老人的女儿就打来电话,“父亲问您什么时候回来,他想你了,想吃您做的饭,想听您和他说话。”

2023年5月,王大爷的病情突然加重,不得不住院治疗。拥有住院护工经验的吕范隆,在老人生命的最后一程,24小时陪在身边。5月28日,王大爷在医院离世,吕范隆通知了老人家属后,忍住悲痛,为他最后一次擦洗身体。

吕范隆参加了王大爷的追悼会,仪式开始前,老人的儿子递给了他一朵胸花,上面写着“侄子”两个字。按照山东老家的习俗,吕范隆面向王大爷,磕了三个头。

“我是住家护工,找我随时按铃”

“照顾老人是个良心活,照顾好了心里才踏实。他在你心里有多重,你在他们心中就有多重。”

送走老人后,吕范隆结束了和王大爷一家的雇佣关系,但彼此的情感还在延续。王大爷的儿女一再挽留,让他在家多住些日子,直到找到下一位雇主。

“我是住家护工,找我随时按铃”

△王大爷的女儿和吕范隆亲如姐弟

从业十七年,吕范隆共陪伴3位老人直到生命尽头,提起和每位老人的相处,他都感慨万千。

“和老人待的时间久了,都会有感情。人心都是肉长的,每次老人去世后,我都会给自己留出时间从中走出来,好几次都是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

03

“谁都有老的那一天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

如果说照看新生儿是期盼生命的希望,那么守护老人的最后一程,便是看到自己的终局。

“人都有老的那一天,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

吕范隆告诉总台记者,同事的平均年龄在45至55岁,30岁左右的年轻人几乎没有。他希望大家多关注和理解护工这一职业,也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进来,帮助失能老人“老有所护”。

“照护老人要善始善终,让他们体面、有尊严地活着,快乐度过每一天”,这是吕范隆从事护工这份职业后一直坚持的原则。

未来,吕范隆准备继续留在北京,提升个人的照护技能,希望可以把这份职业做到55岁。

“我是住家护工,找我随时按铃”

每一位劳动者都了不起,任何职业都应得到理解和尊重。平凡的岗位,有着不平凡的坚守。五一国际劳动节,向每一位劳动者致敬!

央视新闻五一国际劳动节特别策划,向最美劳动者致敬。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