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刘邦为何一定要杀死韩信?仅仅一点就注定,韩信难逃被杀的命运

作者:言话古今

在大陆历史的长河中,“千金易得,一将难求”显得尤为深刻,楚汉相争时这句话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刘邦能够最终战胜项羽,并且建立秦朝之后大一统的汉朝,得益于他麾下杰出将领韩信。

刘邦为何一定要杀死韩信?仅仅一点就注定,韩信难逃被杀的命运

韩信的军事才能和战术智慧,使得刘邦的军队诸多战役中,都能够占据压倒性优势,赢得“攻必克,战必胜”的美誉。

回看大陆的历史上,英雄在创造时代的同时,往往也会因过于突出的能力而遭受君王的猜忌。

正所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如此一个拥有超群军事才能的将领,自然也是刘邦内心的潜在威胁,有用的时候会重用,忌惮的时候就注定了悲剧性的结局。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的人生经历颇为坎坷,早年曾受过胯下之辱,还在项羽帐下做过执戟郎,一次意外的相遇才改变他的命运轨迹。

萧何是刘邦的重要谋士,对韩信的才华赞赏有加,当他前来汉营投靠时多次向刘邦推荐担任汉军大将。最初,刘邦并没有答应这件事情,以至于韩信决定离开刘邦。

刘邦为何一定要杀死韩信?仅仅一点就注定,韩信难逃被杀的命运

萧何得知此事立即骑马追赶,不顾深夜力劝韩信回心转意,回到汉营后再次力荐韩信担任将军。在萧何的多番劝说和担保下,韩信最终得到刘邦的重用,军事才能才有了充分施展的舞台。

成为汉营的三军统帅,是韩信传奇之路的开始,同时也是它悲剧的开始。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垓下之战后终结项羽的霸业,韩信作为这场战争中最重要的一个人,军事才华得到充分的展示同时,也让刘邦感到深深的威胁。

为了削弱韩信的权力,首先将他从齐王的位置上撤下封为楚王,虽然都是王,但却离开了势力根基深厚的齐地。多年之后,刘邦借着巡游云梦泽的机会,以谋杀罪名将韩信从楚国抓回长安。

经过一番审问无罪释放,但却从楚王变成了淮阴侯,不仅兵权被剥夺,而且还被软禁在长安城中,手里无兵的韩信无异于砧板上的鱼肉。

刘邦为何一定要杀死韩信?仅仅一点就注定,韩信难逃被杀的命运

事实也的确如此,公元前197年刘邦因应陈豨的叛乱亲自刷领大军征讨,留下吕后与萧何辅政。在此期间,吕后与萧何以韩信可能与陈豨合谋叛乱为由,便策划了一个计策诛杀他。

萧何是韩信的伯乐、恩人,当他邀请一起进宫商议大事,韩信自然不会有所怀疑。然而,萧何将他带去的地方并不是朝堂,而是吕雉部下杀手的后宫。

最终,韩信被绑在麻袋中,由太监、宫女活生生戳死。一世英名却因政治斗争而命丧黄泉,而且连带父母、妻子等人也被株连,这一场政治博弈可以说极尽惨烈。

生命最后时刻,韩信的内心充满对萧何的不解与愤怒,两人曾经也算是知己,如今这位老友却带他走向绝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道出他们之间的复杂纠葛。

回看上述的经过就不难发现,吕雉与萧何虽然是杀害韩信的直接凶手,但造成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却是刘邦,亦或者说刘邦在项羽死时就已经准备好要杀他了。

刘邦为何一定要杀死韩信?仅仅一点就注定,韩信难逃被杀的命运

回想当年,韩信为大汉朝兢兢业业打天下,不仅有功劳还有苦劳,为何刘邦非要置韩信于死地呢?少杀他一人不行吗?答案是不行。

韩信被杀的表面原因

韩信是历史上的一位兵法大家,战术智谋卓越无比,但政治谋略却频频失误。楚汉争霸的关键时刻,他曾犯下3个不可饶恕的错误,直接影响了刘邦对他的信任。

公元前204年,汉高祖刘邦被楚军围困于荥阳,情势十分的危急。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刘邦急忙派人去请韩信调兵救援,然而他却趁机要挟刘邦索要齐王的封号。

表面上说是让齐地的老百姓归心,实际上是想要以此为要挟来换取刘邦的提拔,这一举动无疑暴露了韩信的野心,或许他的野心并不大,只想要当一个诸侯王过上幸福的日子,但还是让刘邦愤怒不已。

无奈之下,刘邦还是封了韩信为齐王,但这个齐王也让两人之间的裂痕更大。

刘邦为何一定要杀死韩信?仅仅一点就注定,韩信难逃被杀的命运

韩信攻打齐国的时候,刘邦本来想要以和平解决冲突,便派遣郦食其作为使者前往齐国促使齐王归顺。此前郦食其靠着口舌之辩,曾为汉军拿下70座城池,此次出行齐国也有很大的把握。

齐王在汉军的军事压力和郦食其的外交言辞下,最终同意投降以刘邦为尊,然而韩信对此却置若罔闻继续攻打齐国,以至于齐王认为自己被欺骗愤而杀害郦食其。

郦食其是刘邦麾下的骨干,进入汉营的时间比韩信还要早,韩信不仅违背了刘邦的命令,甚至还因为此事害死他最信任的人,这一件事情又让他多了一笔账。

项羽死后,刘邦曾下令对其麾下的诸多将领进行逮捕,然而韩信在被封为楚王后竟收留通缉犯钟离昧。

刘邦知晓此事多次要求韩信交出,但后者却迟迟不作出相关举动,很显然是不把刘邦放在眼里。

刘邦为何一定要杀死韩信?仅仅一点就注定,韩信难逃被杀的命运

最后,钟离昧虽然选择自尽,但刘邦依然因为韩信不立即执行自己的命令而记恨,也是因为此事将他软禁在长安,剥夺其实权并贬为淮阴侯。

基于以上三件事情,有一些人说韩信其实像其它诸侯一样,对刘邦并不怎么信服,甚至与还想要谋反自立为王,刘邦是在无奈之下才杀了他,然而这样的说法多少有些站不住脚。

时间回到公元前204年左右,齐国大致被平定韩信的心态也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认为自己屡建战功攻城拔寨无数,按照功劳完全有资格封王。

所以他便向刘邦提出封王的请求,还在信中给自己找了一个借口,说齐国人狡猾不易驯服,而且地处楚国南边极易与之串通,如果封自己为齐王就可以威慑齐、楚两地。

在这个时候韩信同样接到两个劝说,其一就是项羽的部将武涉前来寻求联盟,大致意思就是“反汉与楚连和,参分天下王之”,说白了就是不帮助刘邦攻打项羽,三人三分天下而韩信就是齐王。

刘邦为何一定要杀死韩信?仅仅一点就注定,韩信难逃被杀的命运

其二就是韩信的智囊蒯通,他提出的建议与武涉的大差不差,意思就是说不应该帮助刘邦击败项羽,同时也不帮助项羽攻打刘邦,三个人鼎足而居相互制衡,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

无论是武涉的建议,还是蒯通的诉说都十分诱人,但韩信拒绝了所有提议,依然带领大军去帮助刘邦夹击项羽,并最终在垓下一战彻底击败储君。

由此观之韩信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但这种政治野心其实并不强烈,一个小小的齐王就足够满足他的所有幻想,本质上不会冒着风险造反追求更高的权力。

用现在的话来形容韩信,他是一个目光短浅、缺乏野心的人,其才华会对汉朝的稳定是一个威胁,但却不会产生实际上的威胁,因为他根本就不敢造反、不会造反。

刘邦作为一个政治智谋高明的人,难道会不清楚韩信是一个怎样的人吗?答案肯定是知道的,既然如此又为何非杀死他不可呢?

刘邦为何一定要杀死韩信?仅仅一点就注定,韩信难逃被杀的命运

帝王之心,为了江山必须要斩草除根

刘邦建国后虽然击败项羽,但对于韩信出众的将领始终心存忌惮,原因无他,韩信实在是太强了,纵览整个大汉朝无人是其对手,一旦掌握兵权就是一个潜在的威胁,这才是必杀的根本理由。

回看刘邦打天下的历程,与其说是他在创业,不如说是韩信在给他打工。

自从在汉中韩信被封为大将军后,先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出巴蜀,随后又击败章邯等强敌,重新占据关中这一块地为根基。

潍水之战中刘邦被项羽打得大败,甚至差点小命不保,也是韩信找出破局的点,带领大军一路向东攻打赵、燕、代和齐国等。

项羽和刘邦在荥阳一带空耗时,韩信却已经帮助刘邦打下半壁江山。

靠着韩信这一股力量,刘邦终于有了与项羽一掰手腕的能力,汉军进入反攻阶段,最终在垓下对楚军形成合围,乌江边上项羽拔尖自刎结束对刘邦的威胁。

刘邦为何一定要杀死韩信?仅仅一点就注定,韩信难逃被杀的命运

刘邦与韩信的差距有多大呢?彭城之战时刘邦拥有56万大军,而项羽身边仅仅只带了3万,这一战汉军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伏尸百万睢水为之断流。

十面埋伏、垓下之战时,项羽身边可是拥有十万大军,即使如此韩信依然能够有条不紊地指挥五路大军合围项羽,可见韩信的军事才能有多么高,毫不夸张地说比项羽都要高很多。

项羽的破釜沉舟和韩信的背水一战有人说差不多,但若仔细分析有着本质的区别,项羽的破釜沉舟更像是蒙准了、蒙对的,靠着一腔热血将秦朝的军队击败。

而韩信是经过无数的运算法则后,确定正确的答案和方案,背水一战不是直接背水,而是先诱敌深入、以逸待劳,最后将自己的军队置之死地而后生。

背水一战的地方横截面十分狭小,虽然说韩信是以少打多,但局部战场却是以等量的人数与敌人对拼,最后获得背水一战的胜利。

刘邦为何一定要杀死韩信?仅仅一点就注定,韩信难逃被杀的命运

破釜沉舟与背水一战就像做选择题,一个是蒙对了、一个是做对了,两者虽然看似相同但实则有本质上的区别。刘邦连项羽都打不过,更何谈被称为“兵仙”的韩信。

刘邦晚年为何会大肆屠杀功臣,另一方面就是自己的儿子刘盈太过软弱,一旦自己去世将无人能够镇压那些骄兵悍将,更无人能够处理韩信这个隐患。

总的来说,刘邦在杀韩信这个问题上也很纠结,要不然也不会一贬再贬,而是直接将其斩杀。他想用此人的才华,但对方又实在是太过无敌,内心的害怕恐惧最终演变成杀心。

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刘邦杀韩信其实并不是他威逼索要齐王爵位,也不是坑了郦食其,更不是违背刘邦的命令包庇钟离眜,而是他的能力太强,强的让刘邦害怕。

既然无法制衡,那么唯有杀死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这也是吕雉迫切想要斩草除根的原因,必须要为自己、为自己的儿子解决隐患。

刘邦为何一定要杀死韩信?仅仅一点就注定,韩信难逃被杀的命运

若是韩信能够意识到自己给刘邦带来的恐惧,日常生活中沉迷酒色财气,再不济像萧何一样自污,欺压百姓贪图钱财,以此来弱化自己的影响力,或许能够像张良、萧何一样得以善终。

总而言之一句话,若想让帝王对你放心,必须要让对方感觉能拿捏自己,若是自己摆脱了他的掌控,那么距离死亡也就不远了。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