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艾森豪威尔”号被胡塞武装“逼退”,美西方“扛不住了”?

作者:闻笑看世界
“艾森豪威尔”号被胡塞武装“逼退”,美西方“扛不住了”?

根据美国海军研究学会网站的报道,当地时间4月26日,在红海停驻近4个月的美国“艾森豪威尔”号航母和“格雷夫利”号驱逐舰已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目前尚不清楚将前往何处和停留多久。

报道还称,除了“艾森豪威尔”号航母战斗群离开红海水域外,参与“繁荣卫士”行动的德国“黑森”号护卫舰、法国“阿基”号护卫舰也已离开红海返航。

去年10月,哈马斯发起“阿克萨洪水”行动并导致哈以战争爆发后,为应对中东地区的局势变化和震慑伊朗等国不要“轻举妄动”,美国“艾森豪威尔”号航母战斗群进入了地中海。

哈以战争爆发后,胡塞武装以拦截涉以色列商船的方式支援“友军”哈马斯。为此,“艾森豪威尔”号航母移师红海,参与了“繁荣卫士”护航行动,并与英军合作,对胡塞武装的岸上基地进行了多轮轰炸。

“艾森豪威尔”号被胡塞武装“逼退”,美西方“扛不住了”?

美英对胡塞武装的轰炸,一度造成了红海水域局势的高度紧张。不过,在以色列与伊朗对抗升级,特别是以色列对伊朗境内目标报复性袭击后,红海水域却意外地“安静”下来了。

对于红海水域突然“安静”的原因,美国国防部发言人莱斯回答提问说:“这个问题最好是留给他们(胡塞武装)解释。”而胡塞武装领导人阿卜杜勒·胡塞则在社交媒体上称,“美国海军(在红海)的规模正在萎缩,许多军舰消失不见,正在往红海边缘驶离。”

胡塞武装这位领导人的言外之意是,美西方的军舰“落荒而逃”了 。于是,在特定的舆论场上,就有大V发文评论称,“艾森豪威尔号”航母被胡塞武装“逼退”,美西方“扛不住”了。意思是说,在这场红海较量中,美西方“完败”。

其实,尽管美西方有部分海上力量撤离,但仍然有军舰在红海执行“繁荣卫士”护航行动。比如,以欧盟名义参加红海护航行动的意大利“安德里亚·多利亚”号驱逐舰、希腊“九头蛇”号护卫舰等欧洲国家的战舰仍然在红海水域活动。

“艾森豪威尔”号被胡塞武装“逼退”,美西方“扛不住了”?

再者,另有报道称,“杜鲁门”号航母即将前往红海接替“艾森豪威尔”的任务。显而易见,美西方还不至于被胡塞武装这个“地方组织”逼得“落荒而逃”。相反,对于红海水域为何“突然”安静了,还有“另外一个版本”。那就是,胡塞武装和哈马斯及伊朗一样,不得不战略性“慎战”了。

有分析称,目前的哈马斯已经被逼退到加沙地带的最后据点拉法,尽管以色列国防军尚未对拉法发起总攻,但定点轰炸却并未停止,而且随时都可能发起最后一击。

对于现如今的处境,哈马斯已是心知肚明。为此,哈马斯政治领导人哈尼亚日前发表谈话称,愿意接受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的两国方案,甚至释放出了愿意“解散武装”的谈判诚意。

就在28日,黎巴嫩真主党又被轰炸了一波,多个导弹发射系统被以色列摧毁,但真主党至今尚无还击以色列的动静。

伊朗方面,在与以色列“一个半回合”的交锋后,似乎又使出了“慎战”策略。比如,以色列4月1日轰炸了伊朗驻叙利亚领事处,伊朗随即于14日袭击了以色列境内目标,紧接着,以色列又于19日轰炸了伊朗境内目标。但至今,伊朗没再继续与以色列“计较”。

“艾森豪威尔”号被胡塞武装“逼退”,美西方“扛不住了”?

至于胡塞武装方面,由于美英的多次轰炸,以及美国方面开始“监控”胡塞武装的武器受援情况,导致胡塞武装的“巡航导弹”、“弹道导弹”和“高超音速”导弹的库存已经“严重不足”。加之胡塞武装控制的区域已经“缺粮”,急需欧美提供人道主义救援,所以,不得不减少在红海的行动了。

其实,中东地区此轮冲突的局势演变再次说明:你的口号、誓言和行动必须与你的实力“相配套”,否则,那就是“小马拉大车”,是很容易“拉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