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孔村镇臧庄村,绿油油的麦田中,臧庄村第一书记孙勇振正在查看麦子的长势,据他介绍,这已经是他由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派驻来臧庄村的第十个月了,由起初的“分不清麦子韭菜”,到现在农机、铲车驾驶操作信手拈来,用孙勇振自己的话说就是“真的是实实在在的当了一回真农人!”
2023年6月,孙勇振初到臧庄村,即使已经做好了心里准备,但在真正看到了石头搭建的房屋和没有路灯的村道时,孙勇振心中还是难免有了一定落差,在与两委成员逐家逐户进行细致的调查摸底之后,孙勇振感慨到:“咱实话实说,村里和我理想中确实有着一定差距,村里的老人和残疾人近乎占了一半,而且没有什么特色产业,这对我而言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
在进一步的走访过程中孙勇振了解到,全村65岁以上老年人占常住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且独居、孤寡、高龄的老人较多,有的老人早上做一顿饭要吃一整天,特别是在冬天里,能吃上一口热乎饭成为了留守老人们最大的心愿。
村两委为切实解决留守老人“做饭难、吃饭难”的问题,多次进行商讨,但资金却是摆在眼前的一大难题,经过与派出单位的沟通,孙勇振成功争取到了单位的大力支持,把给老人建设“幸福家园”改造提升项目提上了日程。在制定详细计划后,派出单位动员职工参与网上筹集活动,职工们纷纷响应。孙勇振本人更是带头捐赠1000元,最终共计筹集资金1.47万元。不仅有效地解决了老人的吃饭和情感孤独等问题,还为在外地打工的村民减轻了家庭负担。
村内老人的生活有了保障,村民的幸福指数也在增加。接下来,如何让村民富裕成了迫在眉睫的紧要事项。村两委经过多方面的考虑及实地考察,决定首先解决村内无收割农机具的问题,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助推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在与村两委商讨后,孙勇振将购置农机具事项提上日程,利用专项帮扶资金,预购小麦联合收割机和玉米联合收割机各一台。这样不仅加快本村庄稼收获进度,空置期间还可以由村领办合作社负责对外运营,雇佣剩余劳动力参与运作,增加村民的收入。
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臧庄村也打算整合本村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他们制定了以传统农耕为根本,生态养殖和乡村一日游为支撑的特色旅游发展思路。孙勇振带领村两委到济南周边村庄进行实地考察,回来后孙勇振积极向朋友推荐项目,通过引进资本,建立起了23亩土地的家庭农场,以散养禽类、种植无公害蔬菜粮食,初步建设成集认养、采摘为一体的复合型生态农场,作为村里的特色项目。目前,家庭农场中已建立鸡舍两座,培育各类雏鸡600余只,并为三位无收入村民解决了就业问题。后续,如“黑骑士番茄”“水果玉米”等“不常见”的农作物幼苗、种子也相继栽种,预计最初的一批农作物将在今年七、八月份就会成熟。
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孙勇振将臧庄村的农场和玛钢公园、毕海洋村葡萄种植园、前转弯村廉氏故居和绿泽画院有效串联起来,形成一条全新的“平阴一日游”线路,在游完这一圈以后,旅客们最终回到臧庄村,在家庭农场中认领一棵果树、或认领一只鸡仔,等待它们慢慢长大,也为下一次来臧庄村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
“传统农耕、农场搭建、乡村一日游,此三项举措都是为了实现村集体经济与村民收入双提升,并将其作为一项长期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工作。”孙勇振说到。(记者 邹昌江)
(平阴县融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