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学院路街道城事创新节赋能创新街区生态体系

作者:海淀融媒

学院路街道城事创新节,作为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配套活动,聚焦前沿探索、成果共享、开放合作等重点方向,于4月26日至28日成功举办。

学院路街道城事创新节共分为校友创新赛事、校际文体活动、校友创新年会三个部分,依托地区特色,整合地区资源,聚力高校能量。作为学院路环高校“三带一节”创新街区生态体系的重要年度创新活动IP,吸引了环学院路创新群体齐聚,共话未来新发展。

知识产权总数量超2200个学院路这个大赛含“新”量高

学院路街道城事创新节赋能创新街区生态体系

校友/大学生科技创新赛总决赛作为本次城事创新节中首个亮相的活动,于4月26日在西郊宾馆举办。来自国内外高校的20个优秀项目同台竞技,政府部门代表、投资机构代表、创新平台代表以及学院路辖区六所高校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创新赛事。

记者在大赛总决赛现场看到,全场气氛热烈,各参赛项目团队通过精彩的路演和答辩,充分展示了项目的创新性、实用性和市场前景。“大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我们也希望通过大赛获得更多的关注和反馈。”来自前沿科技赛道的项目负责人表示,“大赛汇聚了众多专业评委,他们的点评指导对于我们项目商业逻辑的梳理以及未来发展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据了解,此次大赛围绕海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设置“4+X”赛道,即前沿科技、食品健康与生物医药、能源环保、人工智能以及X-大模型应用赛道。自2023年12月启动以来,大赛共吸引来自国内外80余所高校的228个项目报名。经过专家评委初评,共104个项目入围,于4月10日-17日进行各赛道复赛,最终20个项目脱颖而出晋级总决赛,最终决出一、二、三等奖。获奖项目在落地学院路街道后,不仅可以收获相应奖金支持,还将获得免费注册地址以及投融资对接、研发资源对接、政策对接、品牌推广等一系列配套服务,为项目的后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感受到参加此次大赛的项目整体水平比较高,我们很期待通过大赛与其他优秀项目建立合作机会。”来自人工智能赛道的项目负责人表示。

学院路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大赛为校友和大学生创业者搭建了一个展示交流、链接资源的平台,将助推科技创新成果在海淀实现转化落地。学院路街道将以环高校创新街区生态体系建设为重要抓手,打造创新创业良好生态圈。

本届赛事项目征集总数同比去年增长超过200%。参赛项目整体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创始团队学历高、国际化程度高,硕士、博士占比34%,海归占比14%;二是项目创新程度高,人工智能创新策源优势明显,项目总知识产权数量超2200个,其中人工智能赛道项目知识产权数量超1900个,占比达86%;三是市场成长潜力大,已获融资的项目达37个,占比30%,项目总意向融资金额超54亿元。

来自食品健康与生物医药赛道的项目负责人分享道:“作为大学生团队,参加此次大赛让我们有机会向众多优秀的校友前辈学习公司构建与运营等方面的创业知识。未来,我们计划在海淀区设立公司,推动项目中试,走向更大的市场。”

总决赛现场,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林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六所高校获颁最佳组织机构。

另据了解,为进一步创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条件,本届大赛聚焦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推动多方共建全周期、长半径、陪伴式的赛事服务体系。在2023年12月举办的大赛启动仪式上,大赛主办方与多家投资机构、金融机构、企业服务机构进行战略签约,此外,还与同方科创、脉脉、长亭科技、梆梆安全等学院路辖区“专精特新”企业签约,联通辖区“链主企业”,促进“校地企”成果共用、利益共享,从而牵引带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赋能学院路环高校创新街区生态体系和海淀高质量发展。

自2021年起,学院路街道以“强化高端创新策源、发展活力校友经济”为主题,探索打造环高校创新街区生态体系,并取得显著成效,其中,通过大赛选拔发掘出一批创新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市场前景较好的项目,并精准服务成果转化,促进校、地、企、院资源共建共享,助力更多高科技项目从院校走向市场,为海淀高水平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新质生产力示范区及世界领先科技园区贡献力量。(记者 栗洁)

学院路校友创新年会 共筑校城共生新篇章

作为城事创新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第三届学院路校友创新年会(简称“大会”)于4月28日在中国农业大学举行。

大会以“校城共生·活力共享”为主题,邀请专家学者、各高校校领导、企业代表、海内外校友以及青年学生等齐聚学院路,共话校城融合、人工智能、青年友好、校友活力等议题,为推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城市发展共同演进贡献智慧和力量。

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助理教授、博导燕博南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开放创新》主题演讲中,分享了面向通用人工智能的智能计算现状以及人工智能软硬件生态战略愿景,介绍了在智能体导向的认知处理器芯片、神经-符号统一架构处理器及泛在计算高性能芯片方面的前沿技术攻关情况。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导,信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许福以《林业人工智能研究与应用》为主题,分享了人工智能在生物多样性智慧监测与保护、国家公园移动信息网络建设、种质资源智慧保存和创新利用等林业领域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服务的研究进展。

大会上举行了第二届学院路校友/大学生科技创新赛(简称“大赛”)颁奖仪式及优秀项目展演。本届大赛设置了人工智能及大模型应用等赛道,经过各赛道激烈角逐,共决出一、二、三等奖6个获奖项目。

在校长圆桌对话环节,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相关负责人围绕“校城共生”主题,分享了各高校在推动校地融合发展方面的经验与思考,就深化校地合作、促进人才培养、加快产学研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杨军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首席专家宗保宁共同探讨了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实践路径,并针对创新街区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和思路。

学院路地区不仅是科技创新的热土,也是青年友好型城区建设的实践地。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陈芳作为学院路校友代表,分享了她在这片科技创新热土上求学、科研、工作的故事,并寄语青年学子要“心怀梦想、贡献光和热”。(记者 栗洁)

北京语言大学举办世界文化节游园会

作为城事创新节重头戏的北京语言大学第十九届世界文化节游园会,于4月27日盛大举行。来自103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及社会各界人士同聚北京语言大学,感受文化交融的无限魅力,聆听世界脉动的和谐乐章。世界文化节历经二十一载的沉淀积累与不断创新,现已成为多元文化共存共生的重要场合,各国特色文化展示的重要平台,来华留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视角,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名片。

由各国学生组成的巡游队伍拉开第十九届世界文化节游园会的序幕。数百名中外学生身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载歌载舞,尽显青春活力。巡游队伍从学校东门出发,经由梧桐大道走向田径场。

精彩纷呈的文化展演绘就开幕仪式上和合共生的动人画卷。在这一方舞台上,五洲风情交相辉映,优美的舞蹈表演、婉转的歌曲展示,体现出世界文化的无限活力与独特魅力。现代说唱与传统戏腔、艺术体操与国风舞蹈相结合的“新东方美学”,令观众不禁赞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是一场跨越国界的文艺盛会,也是一次心灵交融的文明对话。

信息科学学院学生马瑞祾作为中国学生代表发言。他讲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并号召中外青年共同努力,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为推动世界文化多元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

“在交流中,我们想要感受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来自突尼斯的国际学生代表何映月在发言中表达了对学校的感谢和对活动的期待,她希望与世界友人一同感受世界多元文化缤纷呈现、交融互鉴的美好氛围。

记者在文化节游园会看到,田径场上,五大洲展区大放异彩。亚洲的传统民族服饰尽显东方魅力,欧洲的特色明信片蕴含着古典建筑的浪漫美学,非洲的精巧木雕揭开了草原文明的神秘面纱,美洲的热情舞蹈充满生机活力,大洋洲的面部彩绘绘出独具特色的异域情调。

在中华文化展区,活动参与者亲身体验丝网印刷、水拓工艺、汉服妆造、传统体育等文化瑰宝,沉浸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传统体育专区,投壶、蹴鞠、木射等项目一应俱全,人们可以在跨越时空的竞技对抗中体验传统体育文化的独特魅力。汉服体验专区,备有衣袂翩翩、宛若惊鸿的华美汉服,邀世界友人共品悠悠古韵,一睹盛世芳华。传统手工艺专区,盘扣、绒花、水拓画等精巧工艺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和美学意蕴。

服务学生专区囊括众多用人单位,设置就业实习招聘、企业文化宣传展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展示、乡村振兴主题展示等板块,为学生提供就业实习、升学咨询的帮助。

一位北京语言大学大三在校生告诉记者:“每年学校在世界文化节上都有非常多的小巧思,会给来我们学校参观的游客非常不一样的体验。比如说今年这个互动寻宝区,就是我们新设置的专区。这个往年是没有的,在这个互动寻宝区,游客跟舞台的互动,能够让大家更加的沉浸式的参与其中。”

记者看到,逸夫教学楼前,前来互动寻宝区体验的游客络绎不绝。包含歌舞唱跳、乐队演奏、空竹表演等精彩节目,专区还设有随机舞蹈、拍照打卡、护照集章、校园风景寻宝、真人剧情寻宝等多种玩法,为游客们深入了解北语校园文化提供全新视角。(记者 栗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