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纸缓役证明,一段尘封的82年的故事

作者:文化志

追寻,久寻无果,一波三折的折腾,机缘巧合下的“重逢”,一纸缓役证明牵引出的故事....

曹永裕坐在挂满历史照片的背景墙前,向我们讲述了曹家人82年来苦寻南侨机工曹伍钧英烈的曲折之路。

这次,曹永裕一家从千里之外奔赴云南,是为了接大伯曹伍钧回家。同时,想将这份一份珍贵的缓役证明和英烈照片原件捐给我们,留存在抗战老兵遗物博物馆(筹),借此能向每一位参馆人描绘英烈的一生。

一纸缓役证明,一段尘封的82年的故事

广东梅州市平远县热柘镇布心坪村距离云南省德宏市芒市相距两千多公里,关山相隔,寻找曹伍钧一事,多年来牵动着曹家三代人的心。

“小时候奶奶常和我们说起大伯在南洋的故事,一直念叨想知晓大伯葬身何处。”曹永裕拿着缓役证书和大伯曹伍钧英烈照片向我们诉说。缓役申明证书上字样清晰可辨:

“缓役原因:同胞兄东生(别字钧伍)加入华侨机工团在昆明训练。”

一纸缓役证明,一段尘封的82年的故事

然而证书上为什么会是钧伍,而不是伍钧,有时一字之差,或许会造成难以弥补的遗憾。随后,曹永裕向我们解释了其中的原因。

前几年,因家中搬迁,曹永裕翻到奶奶留下的一箱宝贵资料,有许多解放时期前的契书,里面有一份是他父亲的缓役证明,还有一张大伯曹伍钧的老照片,照片放在一个大相框里。他好奇照片古旧,翻过背面,写着曹东生三个字,曹伍钧便是曹东生的别名。

为进一步确认,他翻出了父亲于2006年重写的族谱,族谱中记载:东生十八岁往南洋,在抗日战争时期回至云南省任滇缅公路的运输分队长,后遇难葬于昆明芒市,服务时号伍钧。

至此,他终于认定,远葬于云南芒市的曹伍钧,就是大伯。

一纸缓役证明,一段尘封的82年的故事

2023年12月21日,我们通过网络发布寻亲视频,呼吁为广东梅州市梅县籍南侨机工曹伍钧寻亲。

视频发布后,梅州市的热心网友纷纷转发,梅州市政府积极寻访,将寻找资料发布给各县区的义工协会组织,让他们帮助寻找,就在同一时间,曹永裕机缘巧合下得知此事,曹家人终于有了一个和曹伍钧重逢的契机。

“没想到大伯会用别名,还好我一直没放弃。”曹永裕说道。

一纸缓役证明,一段尘封的82年的故事
一纸缓役证明,一段尘封的82年的故事

在曹永裕讲述后,同样身为南侨机工后人的张云鹏老师,也从另一个角度向我们分享了曹伍钧的故事。听闻曹家人要来昆明,他第一时间前往云南省南侨机工历史研究会档案馆寻找相关史料,从一张张资料和档案中辨别、梳理,终于翻到有关曹伍钧的资料记载。

在几份资料中,清晰记载了曹伍钧的事迹。曹伍钧,少尉班长,为第九批次回国的南侨机工,在昆明受训和学习,1941年在保山第十五大队工作,任158中队的班长。在保山工作满三年之期时,曹伍钧和其余五位南侨机工请求补发回国纪念章,这是他心中一直记挂之事。

“这次由曹永裕带来的缓役证书和历史老照片,填补了南侨机工历史中的两处空白。”张云鹏反复翻看资料,面露惊喜。

南侨机工的空白不断被补充完善,历史逐渐清晰可循。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南侨机工的照片已收集到800多张,占当年回国总人数的四分之一。

南侨机工,全称“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抗战时期,3200多名华侨汽车司机及修理技术人员响应抗日号召,从南洋各地分9批次回国参与抗战,修复1146公里长的滇缅公路。在此期间,1000多名南侨机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平均每公里牺牲一人。在修复滇缅公路中,他们面临四道关卡:一是道路艰险关、二是塌方路况关、三是日军轰炸关、四是疾病肆虐关。他们以自己的生命、鲜血和汗水,在华侨爱国史上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就在这两天,曹家人带着旧物,跨越两千公里,辗转昆明、芒市两城,在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里找寻父辈的足迹,前往芒市曹伍钧英烈的墓碑前祭拜。

在昆明之行,曹家一行人前往昆明西山公园,在南侨机工纪念碑前三叩首,参观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聆听南洋机工当年回国抗战史,在南洋机工名录墙上刻上曹伍钧的名字。

一纸缓役证明,一段尘封的82年的故事
一纸缓役证明,一段尘封的82年的故事

除此之外,曹家人还有一项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接曹伍钧回家。

曹伍钧的墓碑被嵌在了芒市滇西抗战纪念碑边,碑文信息详细——广东梅县(今梅州市梅县区)籍曹伍钧1930年侨居南岛,业裁剪,七七事变后投身霹雳华侨筹赈会,1939年服务于西南运输处第九大队,1941年改编入第十五大队,1942年1月24日被车碾毙,时年32岁。

当日,雷牙让山上,滇西抗日战争纪念碑一侧,曹永裕长跪在大伯曹伍钧的墓碑前,悲怆地说道:“大伯,我来看你了!”

春风阵阵,竹叶纷飞,洒落在墓碑周围。

一纸缓役证明,一段尘封的82年的故事

记忆中的追寻并不容易找到答案,岁月流淌,记得当年事的老人大多已不在人世。但幸运的是,似乎冥冥中自有天意,无形牵引着曹伍钧回家。

南侨机工,他们是一支特殊的部队,他们的任务是运输救国,他们的战场是极其险峻的滇缅公路,他们的眼里满是报国的决心,他们的武器是紧握在双手的方向盘,他们的任务是挂上前进档勇往直前,我们永远铭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