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美国核聚变又有大突破?Z箍缩意外抢先?已开始同步建设聚变电站

作者:徐德文科学频道
美国核聚变又有大突破?Z箍缩意外抢先?已开始同步建设聚变电站

美国一家公司又要重大突破了?但这可能是一个天大的意外!

可控核聚变发电,有可能被一种很小很简单,无需磁场约束并且成本很低,少于托卡马克几个数量级的装置抢先实现。这个突破已经有多近了呢?据称这种装置将可能在65万安培电流下达到Q=1,而目前他们已实现了50万安培的稳定电流,正在建造可以实现100万安培电流的下一代装置。

而正是因为这种装置较为简单,又成本很低,可以快速迭代,这家公司已信心爆棚,开始同步进行核聚变电站的设计建设,准备在世界上第一个实现核聚变发电。

美国核聚变又有大突破?Z箍缩意外抢先?已开始同步建设聚变电站

是不是匪夷所思,这也太快了吧,可控核聚变真的就要来了吗?其实不仅是人造太阳,这种装置还可用于深空推进,NASA和私营公司早就开始合作研究利用这种技术的聚变推进系统了,计算表明可以产生19400s的比冲值和38kN的推力,是化学燃料的约40倍,前往火星可能只需39天,350吨推进剂。

美国核聚变又有大突破?Z箍缩意外抢先?已开始同步建设聚变电站

这家公司名叫Zap能源,起源于华盛顿大学1995年开始的研究,利用一种叫做Z箍缩的技术来实现核聚变。什么是Z箍缩呢?这还得从1905年澳大利亚发生的一件意外事件说起,当时一道强烈的闪电劈中了一家炼油厂的避雷针,事后人们发现这根空心金属管竟然像被人用手使劲捏过一样,严重地向内皱缩扭曲变形,这种惊人的力量到底来自哪儿呢?

美国核聚变又有大突破?Z箍缩意外抢先?已开始同步建设聚变电站

后来悉尼大学两位科学家发现,这可能是雷击产生的超强磁场造成的,当大电流穿过避雷针时,它和自己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这种力量可能就是让金属管压缩变形的罪魁祸首。最终在1934年,美国科学家威拉德·贝内特完美解释了这个现象,当电流通过一个导体时,会在导体周围形成环形磁场,这个磁场会对导体中的电荷粒子施加力,推动它们向导体中心线方向运动,从而产生向心的压缩力,这个现象因而被称为贝内特箍缩。

美国核聚变又有大突破?Z箍缩意外抢先?已开始同步建设聚变电站

简单来说就是,金属管就像一根电线,雷击导致电流在管道周围形成环形磁场,如果金属管是空心的,并且电流足够强大,磁场向内收缩的力量就可能将金属管压缩扭曲变形。由于这股电流是沿笛卡尔坐标系的z轴方向前进,所以后来所有这种引发收缩效应的类似装置,就都被称为z箍缩了。

美国核聚变又有大突破?Z箍缩意外抢先?已开始同步建设聚变电站

这时候你可能已经有了一个奇妙的脑洞,如果能用这种z箍缩来压缩等离子体,是不是就可以引发核聚变呢?你的想法和科学家们不谋而合,世界上最早的核聚变研究就是从z箍缩开始的。

早在1946年,科学家们就提交了利用z箍缩进行受控核聚变的专利,1958年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利用z箍缩装置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受控核聚变试验,将氘的温度加热到了1500万度,并检测到了核聚变产生的中子。

美国核聚变又有大突破?Z箍缩意外抢先?已开始同步建设聚变电站

不过在更早的1957年,世界上迄今为止最为强大的z箍缩聚变装置,英国的大明星机器Zeta,就宣布达到了这一温度,并产生了核聚变中子,引发全球轰动,当时被认为是比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更伟大的科学进步。但后来证实中子是由等离子体中的质子与堆壁碰撞,通过中子散裂机制产生的,因而不得不耻辱地撤回了论文。

美国核聚变又有大突破?Z箍缩意外抢先?已开始同步建设聚变电站

然而z箍缩产生的等离子体极不稳定,很容易就瞬间解体,时间只能维持在微秒量级。这很容易理解,等离子体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质子组成,既互相吸引又相互排斥,而且还能量极高,火爆得一逼,你把它们压缩在一起,就像两个深仇大恨的黑帮团伙聚在一起,而且各自内部还矛盾重重敌意深厚,然后还喝了很多很多酒,你能让他们安安静静坐在一起念阿弥陀佛吗?

与此同时,苏联的磁约束托卡马克装置却取得了极好的成果,在意识到z箍缩难以为继之后,英美很快就转向了托卡马克,自1970年代以后,Z箍缩技术基本上就停滞不前了,核聚变实验的明星地位也不得不拱手让出。

美国核聚变又有大突破?Z箍缩意外抢先?已开始同步建设聚变电站

但华盛顿大学1995年开始的研究将z箍缩从垃圾堆里又捞了回来,他们先后建造了3台机器来进行试验,最终找到了控制等离子体的关键:剪切流稳定技术,并在2017年创办了Zap能源公司。

美国核聚变又有大突破?Z箍缩意外抢先?已开始同步建设聚变电站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项技术的原理,我们先来看看Zap能源的z箍缩是怎样工作的。这个装置的核心是一个大约3米长的圆柱形真空室,本质上是一个由内、中、外三个同轴电极组成的电容器组。核燃料氘和氚通过喷嘴注入,被电容器产生的强电脉冲电离,形成等离子体环,向着内部带负电的阴极加速流动,在通过末端的鼻锥,也就是内电容器电极末端时,因为电流磁场的压缩而瞬间塌缩成细丝状的剪切流柱,长约50厘米,直径约1毫米。

美国核聚变又有大突破?Z箍缩意外抢先?已开始同步建设聚变电站

这意味着等离子体会瞬间被压缩到极高的温度和密度,从而发生核聚变融合,释放出携带巨大能量的中子,这些中子被内壁的液态锂捕获后与外界交换能量,就可以产生热量来发电了,而生成的氚则被收集起来重新用作燃料。

简单来说,就是等离子体被电容加速和压缩,形成高温高压,发生核聚变,只是不需要外部的磁铁,而是利用自身的磁场。

美国核聚变又有大突破?Z箍缩意外抢先?已开始同步建设聚变电站

你看到这其中的关键没有?根据Zap的模拟,整个装置最关键的参数就是一个——电流,通过等离子体的电流越高,等离子体就会被压缩得越稠密越热,从而发生聚变的可能性也越大。而另一个关键就是等离子体的稳定,此前的装置就是败在等离子体还没来得及核聚变,就烟消云散,浪费电力了,而且不管怎样都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那么华盛顿大学是如何做到的呢?简单来说,就是把电流改成脉冲式的,让等离子体分成不同流速的层,通过控制脉冲电流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来调节等离子体内部的流速剪切,从而让其变得更稳定,直到核聚变的发生。

美国核聚变又有大突破?Z箍缩意外抢先?已开始同步建设聚变电站
美国核聚变又有大突破?Z箍缩意外抢先?已开始同步建设聚变电站
美国核聚变又有大突破?Z箍缩意外抢先?已开始同步建设聚变电站
美国核聚变又有大突破?Z箍缩意外抢先?已开始同步建设聚变电站

这有点像河流上的水闸,通过控制闸门开关的间隔和持续时间,可以精确控制河水的平稳流动。不过这个比喻不足以说明问题,因为等离子体剪切流非常复杂,具体的可以看我文章后面附的论文。

总之就是,通过这种方式,Zap能源似乎把z箍缩救活了,可能会率先实现可控核聚变。因为根据他们目前模拟的结果,他们的z箍缩装置将可能在65万安培的电流下,实现Q=1的核聚变。

美国核聚变又有大突破?Z箍缩意外抢先?已开始同步建设聚变电站

而目前他们已实现了50万安培的稳定电流,达到了约1100万度到3700万度的高温,是目前所有超过3000万度高温中最小、最简单、成本最低的核聚变试验装置。他们正在建造的下一代装置FuZE-Q,预计能量将是这一代的10倍,可以实现100万安培的电流,等离子体也将达到更高的温度和密度。

最关键的是,这种装置不需要超导磁体,也不需要激光器,和托卡马克等装置比起来,可以说简单得像玩具,规模也小得多,可以非常快速地迭代,成本可以便宜几个数量级,所以他们预计有可能很快实现,并已开始在设计建造核聚变电站了。

美国核聚变又有大突破?Z箍缩意外抢先?已开始同步建设聚变电站

最最关键的是,这种核聚变装置一台只有3米宽,可以产生50兆瓦的电力,足以为一座小城市供电,一个发电厂就可以安装很多台,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且这种发电厂占地面积很小,没有污染排放,几乎可以建在任何地方。

美国核聚变又有大突破?Z箍缩意外抢先?已开始同步建设聚变电站

不过说了那么多,还有那么多论文以及琳琅满目的实验设备和机器,但说一千道一万,最根本的Q值等于1我们还没有看到,而且这个65万安培电流就可能实现Q=1的核聚变,也只是Zap公司自己的研究模拟。z箍缩到底能不能实现核聚变,其实还是一个未知数,所以这究竟是不是一个重大突破,现在说起来可能还言之过早,人类的清洁能源梦想还要等多久,我们谨慎乐观就好。

这项研究发表在4月8日的《物理评论快报》上。

参考:

Elevated Electron Temperature Coincident with Observed Fusion Reactions in a Sheared-Flow-Stabilized Z Pinch(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32.155101)

Increasing plasma parameters using sheared flow stabilization of a Z-pinch(https://pubs.aip.org/aip/pop/article/24/5/055702/991358)

Results from the Sheared-Flow Stabilized Z-Pinch and Scaling to Fusion Conditions(https://nucleus.iaea.org/sites/fusionportal/Shared%20Documents/FEC%202016/fec2016-preprints/preprint0023.pdf)

https://www.zapenergy.com/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