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 调研在路上

作者:中国县域经济报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 调研在路上

新津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郊、岷江之滨,是成都的南大门,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和成都平原古蜀文明发源地之一。

优越的自然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便捷的区位优势,为新津民营经济和工业园区的起飞创造了理想的条件。

新津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整理的《方志新津》记载:1993年,新津培育的“希望集团”注册成立,是大陆第一个经工商部门批准设立的民营企业集团。新津因此享有“中国民营经济摇篮”的美誉。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 调研在路上

“智造高地·幸福水城”——成都新津(成新 摄)

改革开放以来,新津区民营经济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1982年入选四川省改革开放初期首批“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实施乡镇企业经营承包,孕育出新津非公有制经济的种子;1998年入选“四川省个体私营经济示范区”;2018年率先在全省出台首个县级民营经济政策《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每年安排不低于1亿元的民营经济发展扶持专项资金;2023年,新津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4.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97.8%。

经过40多年的飞速发展,当前,不少民营企业需要同时面对企业代际传承、产业转型升级、商业模式巨变等多重挑战。今年,新津区围绕“智造高地·幸福水城”建设,提出打造“开放活力”之城,通过搭建“蓉易见·政商恳谈会”等多层级政企交流平台、迭代推出民营经济政策3.0版等政策体系、开展“政策找企业”等服务攻坚行动,助力新津民营经济这朵花儿发展壮大,越来越“红”。

成果转化

助推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发展

“到今年4月,我们生产的蓝主角牌除醛仪就上市销售1周年了。”新津区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区入驻企业——四川蓝主角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化介绍:“我们团队从2016年起深耕吸附材料和催化材料领域,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去年1月,团队萌生了发展智能硬件的想法,并根据市场调研,决定生产家用空气净化器。春节后,团队经人介绍,与位于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区的三塔智能科技中小试平台(天府智能科技产业孵化器)对接了产品研发需求,从产品构思到完成样品机制造用了20天,之后用2周完成从功能调试到小批量试产,4月份完成中等批量生产,产品上线电商平台。三塔提供了产品的概念验证、线路板设计、样品打磨、中小批量生产等服务,其硬件开发设计成本,比我们自己找外包服务,降低20%以上。”

“三塔智能科技中小试平台(天府智能科技产业孵化器)是我们与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区共同打造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自2022年6月运营以来,已经为近90家科技型企业和团队提供了创意验证、产品设计、试产量产、供应链搭建等‘一站式’服务。”成都三塔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倩介绍,园区为孵化器提供1栋7层高的建筑作为办公场所,其中1层为中小试平台、“蓉漂”茶馆等共享空间,2至7层为办公区,符合条件的创业团队可享受免租金“拎包入驻”。

对于如何维持三塔智能科技中小试平台(天府智能科技产业孵化器)的稳定运营,邓倩表示,新津区政府为平台运营提供了一定补贴支持,但三塔科技更注重通过构建孵化体系和提供平台专业服务获取收益,从而保证自身的持续运营发展。

“产品上市后,三塔协助我们完成了工人招聘和产品组装培训,确保产品质量稳定。这些都是平台免费提供的帮助,也是其他商业孵化器难以做到的。”李化说。

“三塔是我们引进的科技服务平台。”新津区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管委会科技创新发展部副部长宋俊龙介绍,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支持企业组建产业研究院、产业发展联盟,建设数字工厂、无人车间,做大做强以智造为引领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青蓝接力

构筑民营经济发展新摇篮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 调研在路上

宁德时代新津基地生产车间(成新 摄)

4月19日下午刚从上海乘飞机抵达成都,成都友一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何翔便立即着手安排后几天的行程。“近几年公司在维护好老客户的基础上,逐渐拓展了新渠道,客户遍及全国多地,需要定期面对面回访。”

何翔是一名“95后”,2017年从学校毕业后,进入由他父亲创建的友一公司,从生产一线的基层岗位做起,并于2021年开始逐渐接手公司。“从我参加工作以来,包装材料行业经历了绿色转型、疫情等阶段。2021年以来,我们没有‘贪大求全’,而选择走细、走专,营业收入从2017年的1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5亿元。”何翔说,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父辈打下的稳固基础,以及新老团队交接过程中的互相理解与配合。此外,新津区新生代企业家商会也给他的个人成长和企业发展带来很大帮助。

新津区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夏坤介绍,由新津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商会)指导成立的新津区新生代企业家商会,是新津区实施“青蓝接力”工程的一项内容,是四川省县级层面首家以优秀年轻企业家为主导的商会。

“从2019年9月新津区新生代企业家商会成立至今,我一直担任商会副会长一职。”何翔说,家族企业以往的管理方式主要依靠父辈言传身教,并未形成系统的管理机制和长远规划。但在新生代企业家商会组织的交流活动上,本地优秀的民营企业家们对企业的传承进行了系统性总结和分享,受益颇多。

“刚入会时,我还是公司基层员工,并不是管理者,但在活动中聆听的经验,让我后来推行公司改革时采用的方式更‘接地气’。商会组织的各类公益活动,也让我在为社区进行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何翔说。

“新津区新生代企业家商会不同于行业商会,会员涵盖轨道交通、智能家电、食品饮料、机械制造、建材包装等多个产业。2019年商会成立之初,会员的平均年龄在三十五六岁,日常交流特别活跃。”新津区新生代企业家商会党支部书记、执行会长,四川众信通用电力有限公司负责人李霞介绍,商会借助津新区搭建的“津商·茶叙”等氛围轻松的交流平台加强会员沟通,还自筹经费打造了面积500平方米的活动阵地,邀请广东、山西、重庆等地的商会来新津走访,助推本地企业“走出去”。

“新津的商协会从探索起步,全面推进、规范引导,持续壮大。”新津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陈厚蓉介绍,自从20世纪80年代个体、私营企业进入饲料加工、交通运输、餐饮食品、建筑建材等领域,新津个体私营经济协会等一大批商会应运而生。2014年,新津制定《关于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建立县总商会,健全工商联(商会)对行业商会(协会)的指导、管理机制。今年新津区新推出的民营经济政策3.0版创新提出对新津商(协)会引荐项目投产上规给予奖励支持。

“对于中小民营企业来说,能帮助企业看清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高端人才是可遇不可求的。”李霞说,商会能够请来不同领域的顶尖专家为会员集体授课,这是帮助本地民营企业掌握前沿信息的有效途径,现场交流中迸发的“思想火花”,往往能转化为助推企业发展的动力。

夏坤表示,上世纪,新津孕育出希望集团等一批知名民营企业,进入新时代,新津将通过实施“青蓝接力”工程,助力年轻一代、创新一代、创业一代的企业家全方位提升能力素质,持续擦亮新津“中国民营经济摇篮”品牌。

股份改革

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 调研在路上

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津基地生产车间(成新 摄)

1996年以生产公路工程部件起家,助力大陆桥梁工程构件取得技术突破;2001年实现2亿元市场规模;2005年成为首批获得原铁道部铁路桥梁支座技术转让和CRCC(中铁检验认证中心)认证的供应商;201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新津本土第一家在国内证券所上市的企业;2011年,与中车长客签约共建轨道交通基地——成都长客新筑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为新津汇聚了车辆系统、机电系统、新型材料等领域的供应链上下游配套企业,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2018年,四川省属国企——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成为新筑股份的控股股东;2021年控股并购四川晟天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布局光伏新能源产业,形成了交通功能构件、轨道交通、清洁能源三大产业布局……

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史,折射出新津民营经济的成长轨迹。

从紧随国家交通领域规划布局,把业务范围从路桥向铁路、轨道交通、清洁能源等领域延伸,到利用资本市场、国资央企的资源优势,承接国内外重点路桥工程,新筑股份的成长壮大,是新津区不断推进民营企业改革、建圈成链,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缩影。

新津区委书记熊艳表示,新津区将始终秉持亲商、重商的理念,以更大诚意、更好服务、更优环境,为各类企业成长壮大提供更加肥沃的“创业土壤”,聚力擦亮“中国民营经济摇篮”品牌。

来源/ 中国县域经济报(本报记者 徐清子 戚 原)

审核/ 杨玉

编辑/ 王雪儿

公众号

中国县域经济报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