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墓志上承汉隶下启唐楷,是汉字演进中的重要一环。由于刻工精良,又埋于地下,风雨侵蚀较少,所以其成为我们现在认识北魏时期汉字书写原状的重要参考。
《元简墓志》,刻于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志石呈长方形,高73厘米,残宽33厘米,正书8行,行18字,志石右端残缺。1926年河南洛阳城西北高沟村出土,1939年于右任将其捐藏西安碑林。
《元简墓志》在刻工用刀程式和结字造型上,显示出独特的审美定式,墓志书法简静,雄强朴茂。意态上气度昂扬,力显阳刚之美,是北魏墓志中极具风貌的书法作品。
注:本平台以分享书画知识为宗旨,部分素材来自网络,若内容涉及版权相关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