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猕猴桃烂根病害的原因与防治技术

作者:青钱柳

猕猴桃烂根病害的原因与防治技术

王小爽

猕猴桃根系为肉质,其含水量高且呼吸作用强。猕猴桃烂根通常是果园土壤含水量过高或板结黏重及病害导致的。对此,广大种植户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进行防治。

猕猴桃烂根病害的原因与防治技术

一、土壤含水量过高

(一)发生原因

猕猴桃是藤本果树,较之其他果树,其叶片较薄且叶面积较大,呼吸性较强,水分蒸腾量也比较大,肉质根含水量逾 80%,因此,其对水分的需求较多。但由于其根系较浅且属于肉质根,喜水又忌积水,属于不耐湿果树。一般情况下,果园土壤含水量在 65% 左右,适宜猕猴桃树的正常生长发育 ;如果土壤含水量低于65%,其根系的生长就会趋缓甚至停止 ;如果土壤含水量高于 65% 且持续相当一段时间,水分将土壤的毛细孔堵塞,就会使其根系含水量处于饱和状态,阻断根系的正常呼吸,使根细胞缺少氧气,导致根系腐烂、叶片发黄、萎蔫,甚至大量脱落和枝条干枯,果实也往往会停止生长或提前脱落,严重时可致整株果树死亡。

地下水位较高或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灌溉过频水量较大,土壤黏性过重、渗透性较差的果园和入秋后多雨积水严重时,猕猴桃树较易发生烂根甚至死树现象。

(二)主要管理技术

1. 科学灌溉。要保证在基肥、追肥施用后和发芽前后及果实膨大期有充足的水分供给,还要保证在其他正常生育期果园土壤的湿润,不能受旱。总之,通常情况下,在 6 月以前,灌溉必须及时到位,既要满足土壤水分的需求,又不能使果园土壤长时间处于水饱和状态。6 月以后,要酌情控制水分。禁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最好分批浇水。推荐采取喷灌和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以便于掌握合适的水量和避免浪费。

2. 确保果园有通畅的排水系统,果园不会因积水而发生涝渍灾害造成烂根、死树。

二、土壤板结严重

(一)发生原因

1. 部分果农至今仍在大量施用化学肥料而忽视有机肥料和生物菌肥的施用,导致土壤内的有机物质和有益微生物菌群严重匮乏,土壤毛细孔被堵塞,透气性不良,进而使果树因根系呼吸不良、缺少氧气而发生烂根。

2. 若猕猴桃幼苗栽植时过深,也会导致其根系发生腐烂。

(二)主要管理技术

酸碱度(pH)在 7~8 且通透性较好、肥沃疏松和有机质含量丰富的沙壤土适宜建园栽培猕猴桃。猕猴桃为肉质根,因此,其根系穿土性较差且呼吸量较大,此时土壤板结严重及低洼易积水、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块,皆不宜栽培猕猴桃。基于此,要做好以下几点 :

1. 建园时一定要选择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高、中性微酸和有排灌条件的沙壤土地块。

2. 施用肥料注意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避免一味大量施用化学肥料,以提高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保证其疏松透气。

3. 实行高垄栽培模式,在栽植猕猴桃树时一定不可过深,适宜的栽植深度不可超过 20 cm,以嫁接口部位高于地面 5~10 cm 为宜。

三、病害烂根

导致猕猴桃根系腐烂的病害,一般都是由土壤传播,这些病害一部分是建园时购买的苗木携带,如果没有经过严格的检疫和消毒处理,这些幼苗本身就可能携带多种土传病害 ;若果园附近栽培如花椒、杨树和洋槐树等树种,其根部也可能存在大量的病菌,是猕猴桃烂根病害的传播源。此外,如果猕猴桃园的前茬为苗圃或其他果园,而在猕猴桃栽植之前又未对土壤进行消毒,其中存在多种土传病害,也会为害猕猴桃而引起烂根。

(一)根腐病

1. 为害症状。该病为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小密环真菌,在大陆各猕猴桃产区均有发生,可致根茎部和地下根系腐烂,如果发病较重,可使果树整棵死亡。通常情况下,在高温多雨季节,在染病猕猴桃的根茎部、病根部附近地面,往往可发现浅黄色伞状丛生的小蘑菇,即为其病原菌的子实体。大多从猕猴桃树的根茎部皮层开始侵染发病,发生初期,可见水渍状黄褐色病斑,而后随病程进展逐渐变成褐色腐烂。如果防治不力,会迅速扩延至主根和侧根,造成根系全部腐烂并溢出棕褐色汁液,气味如同酒糟,在皮层与木质部之间还往往会长出白色菌丝层。地上部表现为枝梢纤细、叶片小而黄,生长衰弱,如果发病严重,可致猕猴桃叶片变黄脱落,树体萎蔫死亡。

2. 发生规律。该病病菌以菌丝体和菌索在染病的果树根系组织,或随病残体组织于果园土壤内越冬,可于翌年侵染健康根系。健康根系如果与病根或病残组织接触时也可感染,病菌可以凭借劳动工具、地下害虫及灌溉水和雨水进行传播。在泌阳县 7—9 月的高温多雨季节,为该病发生盛期。沙壤土果园、肥水运筹不科学及管理较为粗放的果园,该病往往发生较重。

3. 防治技术。一是建造猕猴桃果园,要选择有机质含量较为丰富和通透性较强、排灌设施齐全的地块 ;幼苗栽植时避免过深 ;若发现有残留的残根、树桩等,必须及时妥善处理。二是由于根腐病为土传病害,建议在猕猴桃种植前施用五氯酚钠 150 倍液等对土壤进行消毒。在该病发生初期,推荐选择施用 4% 农抗 120 水剂200 倍液或 80% 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200~400 倍液灌根。

(二)根瘤病

1. 为害症状。根瘤病又被称为根癌病,其病原菌为土壤根癌杆菌,以为害猕猴桃的根茎部及根系为主。根系初染该病时,表皮可生出如黄豆粒样大小的乳白色肉质肿瘤,随着肿瘤膨大,其颜色也往往逐渐变深为褐色至黑褐色,表面粗糙或凹凸不平,质地也逐渐由肉质变为木质。罹病猕猴桃植株因根系不能正常发育,毛细根较少,功能变弱,导致树势也渐趋衰弱,叶片黄而小,落叶落果严重。

2. 发生规律。根瘤病病原菌通常在患病根系组织的皮层内越冬,也可随病残体组织在果园的土壤中越冬(在土壤中通常可存活一年以上),猕猴桃染病的根系及土壤中的细菌为第二年的主要侵染源。农事作业、害虫造成的伤口、嫁接口为病菌侵入的主要通道,一般通过地下害虫、雨水和灌溉水等进行传播。碱性土壤、土壤板结严重,管理不够精细导致排水不良、地下害虫猖獗和果园农事作业造成树体伤口较多的果园,该病往往发生较重。

3. 防治技术。一是尽量不用前茬作物为林木苗圃或其他果树的地块作为果园,不使用病区种苗,在调运苗木中发现染病植株,要及时将其销毁,还要对同批其他苗木进行消毒处理(可将幼苗置于 2% 的石灰液中浸泡1~2 min 或 0.1% 升汞水中浸泡 3~5 min)。二是一旦发现果树感病,发病较轻者,可将其根部土壤扒开后将肿瘤彻底清除,再施用 5% 菌毒清水剂 30~50 倍液或3~5 °Bé 的石硫合剂或菌立灭水剂 100 倍液等药剂均匀涂抹伤口 ;发病严重的植株,必须连根拔除并携带出园外妥善处理,再施用溴甲烷对其病穴土壤进行熏蒸消毒。

(三)疫霉病

1. 为害表现。该病的病原菌为疫霉菌,属真菌的变种,主要为害猕猴桃的根系,通常自根茎处伤口进入侵染,猕猴桃感病初期,其根茎出现一周如水浸样的病斑,逐渐扩大后变为暗褐色不规则状,可致根茎一周的皮层腐烂和坏死,其木质部也会变为暗褐色,具明显酒糟气味。由于输送组织受损,地上部因营养不良而生长迟滞,叶片黄、小,最终可造成植株死亡。

2. 发生规律。疫霉病菌于果园的土壤内越冬。土壤板结严重、通透性不良、含水量过高、湿度大或发生涝渍的果园,高温、高湿、多雨季节,该病较易发生。幼苗栽植过深,由于土壤透气不良致根系呼吸受阻而缺氧,也容易诱发该病。生产工具和雨水等是疫霉病菌的主要传播途径,也可通过如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咬伤根系后的伤口及近地部冻伤的伤口侵染传播。通常情况下,春末夏初该病开始发生,高温多雨的 7—9 月为该病发生盛期,入秋后,因温度和湿度逐渐降低而停止发病。

3.防治技术。一是选择有机质含量较高且疏松肥沃、地下水位较低、不易积水和具良好排灌条件的田块建园。二是栽植幼苗时,必须使嫁接口高于地面 5~10 cm,宜采取高垄浅栽方式,浇水须均匀,避免果园土壤骤干骤湿。三是于病害发生初期,将果树的根部土壤扒开晾晒并把发病组织彻底刮除,而后施用 0.1% 升汞溶液进行消毒。四是秋季施入底肥时,杜绝施用未彻底腐熟的羊粪、牛粪、猪粪及人粪尿,因这些未经腐熟的粪类含有较多杂菌,会成为病害的传染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