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蒙娜丽莎的微笑

作者:鹰哥19

《达.芬奇传》作者:贝恩德·勒克

蒙娜丽莎的微笑

​在上一节,我们讲述了达·芬奇三十岁移居米兰,在宽松的氛围中潜心艺术和科学的研究,并创作出了《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旷世神作的故事。

那么,在这一节中,让我们近距离来感受一下达·芬奇最为神秘的画作——《蒙娜丽莎》。

神秘的蒙娜丽莎

说起《蒙娜丽莎》这幅画,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幅画被誉为全球最知名的画作之一,是达·芬奇的经典之作。

提到这幅画,人们总是会想到“神秘”二字,因为当你看向蒙娜丽莎的嘴时,她的笑意很淡,但当你看向她的眼睛时,她的笑意又开始转浓。

那么,为什么蒙娜丽莎是似笑又非笑的,为什么明明是一幅静止的画,它却又能展现出一种动态感呢?这幅画究竟好在哪里,神秘在哪里?又为何会成为全球最耳熟能详的画作?

接下来,我们就来逐一揭秘。

《蒙娜丽莎》是一幅年轻女子的肖像画。这个女子是谁呢?我们不妨从画作的名字入手,来一探究竟。

“蒙娜”在意大利语中代表着夫人,“丽莎”是人名,因此画作“蒙娜丽莎”的原意,是丽莎夫人的意思。后世人们经过资料验证,画中的女性名叫丽莎·焦孔多,是一位富商的妻子。

那时还没有照相机等技术,人们留住音容笑貌的唯一方式,就是请画家画一幅肖像画。这虽然费用不菲,但对于贵族或商人来说,还是不成问题的。丽莎的丈夫是一个富有的商人,经营绸缎、甘蔗、羊皮、肥皂以及银行等业务,实力十分雄厚。这样的家世,请达·芬奇来作画,也不足为奇。

本来这幅画是给富商妻子定制的,但是达·芬奇画着画着,就对这幅画有了不一样的情感。他画了整整十六年。十六年间,他带着这幅画辗转各地,一直画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如果说一开始是为委托人画画,那到最后,达·芬奇就是在为自己的艺术追求而画,他将毕生的所学所思都倾注在了这幅画里,使其成为人类历史上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看这幅画。

晕染法带来的栩栩如生

《蒙娜丽莎》的画板,是一片有纹理的薄杨木板。达·芬奇在木板上涂了一层铅白作为底漆,这样的处理方式,让底漆上的釉料可以将光线反射回来,赋予了画作更多深度,也将蒙娜丽莎由内而外地照亮。

接下来,他用细致的笔触在画板上画了一层又一层的薄釉,不断地对画作进行完善和修饰。据现代X光分析,蒙娜丽莎的脸部,有多达三十层釉料,每层的厚度不到两微米。

油画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画家每涂上一层,都必须等到干掉后,才能进行下一层的创作。而这幅画仅面部一处,就画了三十层,这就难怪蒙娜丽莎的面部会如此的栩栩如生,也难怪达·芬奇画了十六年。而这种方法,就是达·芬奇一生都在践行的“晕染法”。

“晕染”这个词源于意大利文“烟雾”,本意是烟雾弥漫消散在空气中。达·芬奇认为:“你所画的阴影和光线应该像消散在空气中的烟一样,没有轮廓和界限。”

所以,在达·芬奇的笔下,很少看到生硬尖锐的线条。他很少像当时的画家一样,用清晰地线条直接勾勒对象的轮廓,而是用非常朦胧的线条,加上一层一层的色彩,当我们的目光在画面中移动时,反射的光线也随之移动。

通过这种光与影的对照,对象从背景中自然浮现出来,变得更加生动。比如,我们如果细致观察蒙娜丽莎皮肤,就会发现达·芬奇所有的笔触都是不规律的,皮肤的纹理在光线的作用下,变得如真人一般,拥有了质地和纹理,也变得更加灵动鲜活。这种画法对后来的西方绘画影响很大,达·芬奇也据此奠定了在艺术史上的地位。

也正因如此,这幅画一经问世,便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西方第一位艺术史学者乔尔乔·瓦萨里在1550年的传记中生动地描述了这幅画。

他写道:“看一下这幅画,便能理解艺术能多么逼真地模仿自然……水灵灵、光闪闪的眼睛活灵活现,眼睛周围泛着粉红色和珍珠色,还有那些睫毛,若没有精妙的手笔,一切都无从谈起……鼻子红润柔软,鼻孔优美、栩栩如生;嘴唇微张,嘴角的唇红与脸上的肤色融为一体,看上去不像颜料,而是真实的肌肤;在喉部凹陷处,如果悉心观察,几乎能看到脉搏的跳动。”

通过他的描述,我们仿佛可以想象这幅画当初是如何的艳丽夺目、如何的精妙绝伦。只可惜,经过了500年的时光洗礼,画作已经有了不小的损伤,清漆老化导致画面整体越来越黄、越来越暗,早已不是当初的光泽动人。此外,丽莎的眉毛也被擦掉了,让美丽的蒙娜丽莎变成了有点怪的“秃眉”。不过,这些小小的损伤,依然无法掩盖这幅画作的伟大。

蒙娜丽莎的构图

说完了“晕染法”,我们再来说说《蒙娜丽莎》的结构,《蒙娜丽莎》用了大半身像来构图,这种结构可以更好地展现人物的面部,让人物的表现更加灵动,也更有亲和力。

然而,这之前,意大利的肖像画都是人物全身像,达·芬奇则不落俗套,采用了全新的表现形式,并取得惊人的效果。此后,这种大半身像不仅成了之后肖像画的主流。

此外,蒙娜丽莎的衣服很简单,身上没有什么珠宝首饰,发型也是自然垂下,完全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这也是达·芬奇的有意设计,他要确保人们的目光停留在蒙娜丽莎的脸上,或者说关注人物本身。

神秘的微笑

那说到蒙娜丽莎的脸庞,我们就不得不说说那一抹神秘的微笑了。

作为一幅肖像画,蒙娜丽莎之所以特殊,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为什么她的微笑看起来是似笑非笑的?

二是,她为什么看起来在动?

三是,为什么从任何角度看她,她的眼睛都在注视着你?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她的微笑看起来是似笑非笑的?

相信看过这幅画的朋友都会有这种感觉,当你刚看向她的眼睛时,你会觉得她在对你微笑,但顷刻间,这个笑容似乎又消失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上百年来,很多人对此有过研究和探讨,始终不得其解。直到近代,哈佛大学的视觉生物学家玛格丽特·利文斯通教授,通过她的研究,为我们解开了谜团。

玛格丽特教授通过研究视觉神经发现,人类有着明视觉和暗视觉两种不同的视觉机制。我们在聚焦的时候,使用的是明视觉,这会帮助我们发现很多细节,但我们也会因此忽视阴影。而暗视觉则负责识别事物周围的阴影,但是此时,我们视觉对于精准度的把控就没有那么准确了。

达·芬奇应该很早就懂得了这种光学原理,于是他在蒙娜丽莎的嘴角周围,画了阴影,这样当我们用明视觉注视蒙娜丽莎的眼睛时,暗视觉功能就会扫射到嘴部的阴影,让我们产生蒙娜丽莎嘴角微翘,像是在微笑的印象。但当我们把视线移到蒙娜丽莎的嘴部时,明视觉功能又占据上风,开始捕捉嘴部的细节,忽略那些产生微笑的阴影。这样一来,我们就会感觉到刚刚的微笑又消失了。

你看,达·芬奇又用科学“欺骗”了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的视角在蒙娜丽莎的眼睛和嘴角不停地跳跃,从而产生笑与不笑的细微变化,这就是蒙娜丽莎神秘微笑的原因所在。所以说,神秘的尽头是科学。

好,我们再来看第二个问题,蒙娜丽莎为什么看起来在动?

这里啊,其实是达·芬奇用了一个狡猾的光学技巧,让我们的大脑误以为蒙娜丽莎是在动的。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蒙娜丽莎背后的背景,并不在一条线上,而是高低不平。这样一来,我们的大脑就会很难受,面对相互冲突的视觉信息,大脑会不停地在两个图像之间跳跃,试图找出它心目中的正确答案。

那具体到这幅画里,因为地平线的两边高低错落,大脑就指挥我们的眼睛,在蒙娜丽莎的左右反复跳跃,于是我们看这幅画的视角就成了一种动态视角,产生的结果呢,就是我们似乎看到蒙娜丽莎在动,她的嘴角在微笑,她的眼神注视着我们,并且这一切,完全是在没有意识的情况发生的。而这,也是《蒙娜丽莎》这幅画让人们感到很神秘的原因之一。

下面,我们再来看第三个问题,那就是你会感觉到,不管你站在这幅画的哪个位置,蒙娜丽莎的目光始终都在看着你。这种现象,也叫作“蒙娜丽莎效应”。

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答案还要归于科学。研究表明,当画中人物的凝视视角小于5度时,就会产生这种效果。

所以,蒙娜丽莎并非有多么神秘,它的那些所谓的未解之谜,背后其实是科学的机制。这也是它被称为 “人类历史上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的原因所在。

一偷成名的《蒙娜丽莎》

不过,《蒙娜丽莎》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绘画,除了达·芬奇本人特别高超的技艺外,也离不开一桩失窃案的助推。

1790年,《蒙娜丽莎》入驻卢浮宫,1911年8月,这幅画突然被盗,而且没有人知道这画是怎么被偷走的,去了哪里。当时刚好《福尔摩斯》这部小说在风靡全球,于是大家都化身“福尔摩斯”,开始关注这幅名画的蛛丝马迹,再加上全世界媒体的关注,《蒙娜丽莎》的知名度自然水涨船高。

直到1913年《蒙娜丽莎》才再次出现。原来是卢浮宫的一名油漆匠偷走了画作,但在出售的过程中被发现,《蒙娜丽莎》这才重新回到法国卢浮宫。

自此之后,《蒙娜丽莎》彻底风靡全球,所有人都争相来看,现代艺术家们也争相演绎。《蒙娜丽莎》成为卢浮宫的镇店之宝。不过,一偷“成名”的《蒙娜丽莎》,此后多次“遇刺”,不是被喷油漆就是被扔奶油,人们用这种方式来引起公众的注意,以达到某种目的。

最终,卢浮宫选择用玻璃罩将其保护了下来。而且因为太受关注,卢浮宫也不敢修复画作。不过,即便变黄变暗,它依然是人们心中最美的形象,不容轻易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