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印度洋捞出一块石碑,内容翻译过来后,揭开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

作者:世间一分钟

众所周知,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不仅规模之大,而且持续时间之长,称得上是大陆的“大航海时代”。然而,关于这背后的原因与动机引起许多人的猜测。

郑和七次远航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民间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人说是为了寻找建文皇帝,有人说是为了弘扬大明朝的国威,今天咱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历史真相。

印度洋捞出一块石碑,内容翻译过来后,揭开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

印度洋捞出一块石碑

根据一些野史的记载,郑和七次下西洋有着很传奇色彩,与建文帝朱允炆有很大关系。

明成祖朱棣通过靖难之役攻占南京,之后建文帝朱允炆自焚并留下焦尸,实际上他并未死亡而是逃出了南京城。

至于具体去了哪里无人知晓,有传言称逃到海外积蓄实力,以求将来能够拿回属于自己的一切。基于此,有人便说郑和下西洋的一大隐秘目的,就是奉命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一说法缺乏直接史料支持,但因符合民间老百姓的好奇心理,所以流传非常广泛,甚至于一些研究明史的专家也受此观点的影响。

第二种观点就比较客观,认为郑和的远航主要是为弘扬大明的国威,通过对外贸易的扩展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这一点在官方的历史记录中有着明确的体现。

印度洋捞出一块石碑,内容翻译过来后,揭开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

1911年,在印度洋斯里兰卡的一座城市中发现一块石碑,这块石碑名为“布施锡兰山佛寺碑”,该石碑记录了郑和船队布施当地寺庙的行为。

这块碑石用三种语言书写,使得不同地区的人都能理解其含义,证明明朝的对外开放态度和交流意愿。

当然,赠送石碑不仅是为了求得神灵的庇护,也是展示大明朝廷希望与海外建立友好邦交的诚意。

从石碑上记载的内容来看,郑和下西洋主要有三件事,宣扬大明威德、获取海外朝贡以及进行友好交流(也可以理解为贸易),这件事情在《明史·郑和传》中也由相关的记载。

除此之外郑和下西洋也有战略上的考量,亦或者说该行动具有多维度意义,因为它还涉及到防范帖木儿帝国,毕竟明朝时期丝绸之路已经被阻断,只能从海洋上想办法与外部沟通。

印度洋捞出一块石碑,内容翻译过来后,揭开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

郑和的七次远航船队穿梭于亚非多国,不仅带去中国的丝绸和瓷器,也带回珍奇异宝及海外的新知,极大地促进明朝的政治、军事和海洋贸易的发展。

现在有一种观点是,郑和七次贸易说白了就是“花钱买虚名”,其实这样的说法是片面且错误的。

七次下西洋带来的影响

早在宋朝、元朝时期,大陆的海洋贸易就迎该发展的高峰期。

比如宋太宗在雍熙四年便已实施了类似的“下西洋”策略,曾派遣船队前往东南亚各国,大规模采购列国货物,甚至还鼓励外国商队来华贸易,海上丝绸之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创的。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逐步恢复生产力,手工业更是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春天。

印度洋捞出一块石碑,内容翻译过来后,揭开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

中国商品生产急剧增加,尤其是丝绸和瓷器的生产,这些商品在国内外市场上极具竞争力,因此广阔的海洋便成为进一步推动国家的发展的目标。

不过,相比于宋朝和元朝时期的开放,明朝对海外贸易的管理采取更为严格的官方垄断。

朱元璋时期实施“闭关锁国”,大部分情况下是禁止民间自由下海贸易,官方贸易其实并没有绝对限制。

永乐年间明朝国力空前强盛,对外贸易政策迎来重大转变,政府还建立统一的市舶司与海外贸易的管理体系,使得海外贸易达到顶峰,郑和的七次远航便是最好、最直接体现。

所以说郑和的船队不仅是为宣扬国威,更是承载着开展官办贸易的使命,带动国家经济的快速恢复和增长。

印度洋捞出一块石碑,内容翻译过来后,揭开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

几百艘庞大的轮船先后到访东南亚、南亚、中东甚至东非的多个国家,带去大量的中国丝绸和瓷器,换回珍稀香料、宝石和金银等贵重物资。

在和平贸易的基础上,明朝在短期内就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有效解决国内的金银短缺的问题。

至于和海外国家交流、宣扬国威,则只是在贸易中间接的体现而已,并不是下西洋的主要目的。

什么是经济发展的最直观体现,无疑就是物价的高低,亦或者说老百姓手里的钱能买多少东西,咱们以明朝时期的胡椒来举例。

明朝初期的时候,胡椒原本市场价格高达0.2两银子每斤,随着郑和不断从海外大量进口这种东西,胡椒的价格一度跌至0.1两银子每斤。

印度洋捞出一块石碑,内容翻译过来后,揭开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

到了后来连0.1两银子都达不到,市场甚至都达到饱和,朝廷只能以俸禄的形式转卖给官员。除胡椒之外,其它在市场上原本卖得很贵的商品,在郑和下西洋期间都开始下跌。

老百姓手里的钱能够买的东西多了,自然就会有多余钱的做其它的事情,如此以来市场活跃性就会越来越高、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为“永乐盛世”打下良好的基础。

古人云“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朱棣执政时期曾先后五次征讨蒙古草原,每一次耗费的银钱不计其数,这些钱都是从哪里来的,以当时明朝的财政税收根本难以支撑。

对比朱棣每一次出征的时间、郑和下西洋返回的时间就不难发现,两者之间有着很高的重合性,可以猜测三军开拔的军费很可能就来自海外贸易的利润。

说到这里就会产生一个疑问,既然下西洋贸易那么赚钱为何后来不做了,甚至在民间传言“下西洋空耗民力”,想要解释这个问题也很简单,原因就是“利益”。

印度洋捞出一块石碑,内容翻译过来后,揭开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

官员和商人的误导

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咱们先来聊一聊东林党与崇祯皇帝的博弈!

明朝时期江南地区因其富饶而闻名于世,称得上是经济与文化的中心,然而如此富裕的地方却纳税很少。

崇祯皇帝曾想要在江南征税,每一次都被东林党的大臣阻挠,理由便是“不能与民争利”。

这些大臣真的是为民着想吗?答案并非如此,长期以来江南培养出大量的读书人,而这些读书人手里又握着大量的产业,崇祯皇帝征收南方的商业税,其实就是从他们手里拿钱。

在这样的情况下,东林党人怎么可能愿意,所谓的“不与民争利”其实就是个幌子,维护自己的利益才是真实的。

这种税收政策的不平等,由此引发的社会不稳定,也就有了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造反。

印度洋捞出一块石碑,内容翻译过来后,揭开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

其实道理是一个样的,上述提到郑和从海外带来大量的胡椒充斥市场,以至于胡椒的价格一跌在跌,如此情况下便有两类人的利益受损,一类是官员、一类是商人。

明朝官方垄断海洋贸易自然不愿意亏损,可胡椒若是不低价售卖根本卖不出去,最终想到内部倾销的计划。也就是说,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折俸”卖给朝中官员,等于是顶替了工资。

对于朝廷的这种行为官员自然不满意,可是他们又不能直接与皇帝争执,只能给郑和下西洋打上“劳民伤财”的代名词,在朝堂上把郑和远航描述成一个耗费国家财富、增加百姓负担的无用之举。

再来看看对商人的危害,郑和下西洋之前这种官方贸易很少,海外贸易的渠道大部分落在私人商人手里。

他们靠着垄断控制着商品数量与价格,其中的利润不言而喻,许多人赚得盆满钵满,尤其是江南七省。

印度洋捞出一块石碑,内容翻译过来后,揭开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

然而郑和下西洋开始实施后,私人海外贸易的垄断地位被打破,小商小贩怎么可能竞争过郑和的几百艘大船,不要说从中赚取利润了,不赔钱都要谢天谢地。

看着原本属于自己钱落到朝廷手里,这些民间的商人自然心有不甘,便开始抹黑郑和下西洋,说它空耗民财、空耗国力、与民争利,总而言之就是要停止这种贸易。

舆论的力量有时候很强大,“三人成虎”说的便是这个道理,如此说法在民间流传久了,再加上古代的媒体并不怎么发达,慢慢地假的就变成了真的。

真相通过一件事情就可以看出来,郑和下西洋是在朱瞻基登基后停止的,他听信大臣的言语放弃下西洋的贸易,甚至于“宝船”技术也是在他这里丢失的。

按道理说没有下西洋空耗国家财政,明朝的国库收入应该会更多,财政压力应该会极大地减小。

印度洋捞出一块石碑,内容翻译过来后,揭开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

想象中的事情不仅没有发生,反而财政压力越来越大,甚至于连讨伐蒙古草原的军费都拿不出来。

永乐年间前后进行五次大规模的北伐,宣德年间进行的大规模战争寥寥无几,即使如此却面临更严重的财政危机,孰是孰非显而易见。

或许郑和下西洋初期的确耗费巨甚,但他的行为却极大地促进国内外的经济循环和财富积累,对明朝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整体效果利大于弊。

由此观之,郑和下西洋既不是为了找建文帝,也不是为了花钱买虚名,而是在丝绸之路阻断的情况下,开辟一条海上贸易路线为朝廷挣钱。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