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航天日 | 九天揽月 看神话如何一步步走进现实

作者:北京卫视

今天是第九个中国航天日

今年,也是大陆探月工程正式立项二十年。

千百年来,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月球的渴望与探索。在中国航天日这天,让我们共同回顾中国探月走过的不凡历程。

中国探月梦想的种子

要从一块奇怪的石头说起

1958年,在广西南丹发生了一件十分古怪的事情,人们发现一种铁矿石放在高温炉怎么都不融化,这引起了年仅23岁的青年地质学者欧阳自远的注意。他接过这块奇怪的石头,经过科学分析断定这是一块铁陨石,这是他第一次见到陨石,面对着这个“天外来客”,学地质的他找到了探索太阳系的切口,自此开启了他与陨石的缘分,而中国探月梦想的种子正是陨石。

中国航天日 | 九天揽月 看神话如何一步步走进现实

1978年,美国特使布热津斯基访华,赠与中国一块仅有一克重的月球岩石样品,而后欧阳自远率团队深入研究,对这块小石头进行全方位的解剖,最终确认这块岩石样品的来源、年龄、采集地点等。这是欧阳自远首次与月球亲密接触,激发了他的研究热情。此后的45年,他积极组建科研队伍,致力于月球、火星探测的研究。2004年,经过持久的努力和期盼, “嫦娥一号”立项报告获批,并任命欧阳自远为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栾恩杰为工程总指挥,孙家栋为总设计师,这就是后来中国航天领域大名鼎鼎的三驾马车,自此开启了中国航天新篇章。

嫦娥探月 逐梦九天

中国探月工程正式启动后,被赋予了一个富有浪漫与中国特色的名字“嫦娥”。在欧阳自远递交的项目长远规划中,大陆的嫦娥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绕月”阶段,通过嫦娥一号、二号对月球表面进行全面探测;“落月”阶段,嫦娥三号、四号发射航天器,以软着陆的方式降落在月球上,由巡视车和机器人进行月球探测;“返回”阶段,将采集的月球样本带回地球,为载人登月及建立月球基地提供宝贵资料。

中国航天日 | 九天揽月 看神话如何一步步走进现实

2007年11月5日,嫦娥一号在经过多次变轨后,成功进入月球轨道,欧阳自远和一旁的孙家栋两人激动地抱头痛哭。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探月技术的国家,2008年11月12日,由嫦娥一号拍摄的中国第一幅全月球立体图震撼发布,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张包含了月球南北两级完整的高精度月球表面影像图,分辨率达到120米,是当时世界公布的分辨率最高的全月图。

紧接着,嫦娥二号于2010年发射,搭载高清晰度相机,完成了对月球更为详细的探测,并探索日地拉格朗日L2点,此后又飞越小行星图塔蒂斯,开启中国深空探测新篇章。作为第二阶段“落月”的嫦娥三号和四号,特点在于增加了“玉兔”巡视器。2013年,“玉兔一号”巡视器顺利驶抵月表,进行地形地貌及地下结构探测。2019年,“嫦娥四号”与“玉兔二号”更是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与勘察。2020年,“嫦娥五号”完成月球无人采样返回,标志着大陆具备了地月往返能力,实现了“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完美收官,为中国航天技术再添辉煌。

中国航天日 | 九天揽月 看神话如何一步步走进现实

展望未来

九天揽月梦正圆

今年,中国将全面推进探月工程四期,规划包括“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任务。为此,今年3月,“鹊桥二号”中继星成功发射,以替代“超期服役”的“鹊桥”中继星,它将成为地月间的新“鹊桥”,可为嫦娥四号、六号、七号和八号提供地月间的优质中继通信。

中国航天日 | 九天揽月 看神话如何一步步走进现实

“嫦娥六号”也将在今年发射升空,计划从月球背面采集更多样品,争取实现2000克的目标。此外,“嫦娥六号”还增加了国际合作内容,搭载法国、意大利、巴基斯坦等4个国家的载荷和卫星项目,这将是法国首个登月航天项目,也是中法首次探月合作;而后,“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将着陆在月球南极,探测水冰资源、月球内部结构,并为构建国际科研站做准备。大陆将在2030年前实施载人登月,在不久的将来,月球上也将留下中国人的足迹。

二十载光阴,嫦娥奔月从传说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这归功于欧阳自远在内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的不懈努力,耄耋之年的欧阳自远,每一步探索都饱含了拳拳报国心。2014年,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8919号小行星命名为“欧阳自远星”。探索宇宙、和平利用太空是全人类的梦想,中国航天始终秉持和平探索外太空的一贯宗旨,不断为人类航空航天探索贡献力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