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青年作家回母校为小书郎建“精神菜谱”的“常乐园”

4月23日是第29个“世界读书日”,当天,亳州市第三十六中学1997届优秀毕业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亳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李丹崖回母校为师生代表分享了读书与创作心得。

青年作家回母校为小书郎建“精神菜谱”的“常乐园”

“4月23日的灵感来自一个美丽的传说。”李丹崖以“世界读书日”来源为切入点,激发了师生聆听的兴趣,分享了“读书是私享、作文是私酿”主题内容。

“绉是平滑的丝绸,刍是动物吃的草,诌是草不够言来凑。”李丹崖用“绉、刍、诌”3个汉字形象地引出孕育“似锦才华”的“精神菜谱”。

告知同学们,规划好自己的“精神菜谱”,要向亳州古代先贤学习开辟“常乐园”,在其中培养“天于清高补富贵,人从草木寄文章”的读书境界。

在这一“常乐园”中,要有曹操“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的格局,有曹丕“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的情怀,有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的境界。

青年作家回母校为小书郎建“精神菜谱”的“常乐园”

“常乐园”是阅读的“可耕地”,也是阅读的“自留地”,既要培养阅读的兴趣,又要循序渐进,逐次提高阅读的层次和品类。

“通往优秀的殿堂本没有什么梯子,即便有,也只有书籍,每读一本书,我们就能站得更高一些,视野也就更宽广一些。”李丹崖鼓励同学们在博览群书中不断地汲取养料、增长知识,奠好人生的基石,蹬牢知识的梯度,开阔人生的视野,受益终生的涵养。

青年作家回母校为小书郎建“精神菜谱”的“常乐园”

讲座介绍了亳州清代的柳湖书院和培英书院两大书院,推荐了《庄子》《夜航船》《声律启蒙》等经典书籍。通过作比较、列数据、制图表等方式,介绍了世界各国读书数量排名,分析了大众的阅读方式,纸质书和电子书环比增长率。

李丹崖出版有散文集《芳草未歇》《草木恩典》《胃知的乡愁》等30部,文章发表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青年文学》等报刊。其中,散文集《胃知的乡愁》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

亳州市第三十六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石磊说“讲座以亳州历史名人为话题,不断启发学生思考什么是真正的阅读和写作,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既是一堂文化知识普及课,又是一堂精彩的人生励志课。”

(洪雷 彭慧,本网记者:徐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