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牢记嘱托 奋勇争先 | 宁乡:青铜古韵焕新颜 蹚出发展新路径

作者:Beiqing.com
牢记嘱托 奋勇争先 | 宁乡:青铜古韵焕新颜 蹚出发展新路径

3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湖南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展现新作为。

4月8日,市委书记张作林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4年第5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对标“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展现新作为”的重要要求,全力蹚出文化发展新路径,传承发展特色文化,加强公共文化供给,涵养培育精神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常德考察时指出,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共同构成璀璨的中华文明,也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炭河里文化底蕴厚重,炭河里遗址文旅融合发展项目前不久还荣获了‘全国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优秀案例’,在中国文物报等媒体进行了宣传展示。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不遗余力做好文物保护、博物馆定级、创新发展、精细化管理等主要工作,保护好国家大遗址和其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积极探索文博场馆教育和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炭河里遗址管理处负责人张亚光表示,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由古及今,沩水日夜流淌,承载着炭河里文化的厚重底蕴,传承着宁乡优秀的工业文化基因。作为宁乡炭河里遗址管理处,有责任让青铜文物和炭河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

“研学+影视”文博资源变课堂资源

牢记嘱托 奋勇争先 | 宁乡:青铜古韵焕新颜 蹚出发展新路径

当你想到一个城市时,脑中首先出现的是什么?

看到烟花,就想起了浏阳;说起烧烤,就想起了淄博;还有北京的故宫、岳阳的岳阳楼、西安的兵马俑……一座城市能持续吸引人的,也一定是这些独特、具有核心竞争力、别人抄作业抄不去的东西。

牢记嘱托 奋勇争先 | 宁乡:青铜古韵焕新颜 蹚出发展新路径

而宁乡有什么呢?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被写入教科书、耳熟能详的国宝“四羊方尊”。四羊方尊、人面纹方鼎、铙王象纹大铜铙、瓿王兽面纹巨型瓿等等这些宁乡出土的独一无二的青铜重器,不仅彰显出炭河里文化的非凡魅力和宁乡深厚的历史底蕴,也反映出宁乡在工业领域与生俱来的城市基因。

牢记嘱托 奋勇争先 | 宁乡:青铜古韵焕新颜 蹚出发展新路径

优秀的历史文化是一种基因、一种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保护好炭河里遗址、挖掘好遗产价值、宣传好炭河里文化,对于增强地方文化自信、传播地域美誉度具有重大意义。

为充分发挥文博场馆的文化育人功能,让丰富的“文博资源”变成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课堂资源”,自2017年起,炭河里遗址管理处依托炭河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面向中小学展开研学教育活动,并在多年实践探索中,整合多方资源,强化主题特色,发掘场馆空间优势,开发系列课程,并形成一套“研学+影视”的特色研学模式,推动园区博物馆、遗址资源科普化解读,有效实现文物传播利用效能,实现文旅深度融合。

2023年炭河里遗址管理处与湖南广电国际频道《跟着国宝去研学》栏目组、缘文创、宏瑞文博集团展开合作,联合开发《一眼千年·青铜遗踪》研学课程,针对园内遗址、博物馆等不同类型资源,面向前来研学的6-15岁学员分别开发了“穿古越今——沉浸剧游探秘”“能工巧匠——亲历国宝降世”“寻宝识踪——公众考古体验”“说文解字——破译文明密码”等四节形式各异、各有侧重的研学课程。

《一眼千年·青铜遗踪》研学课程除现场教学外,研学过程还被录制为青少年文博研学类微综艺真人秀,在湖南广电国际频道《跟着国宝去研学》节目播出,并面向全球230个国家和地区同步播出,同时与芒果TV等新媒体平台构成矩阵进行展播,自开展以来,众多观众了解后主动前来炭河里预约研学活动,部分学员学习后课余时间特地到北京参观四羊方尊实物,研学课程得到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和公开推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下一步,炭河里遗址管理处还将继续优化课程内容、丰富课程设计、完善课程模式,进一步推动文物资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文物真正‘活’起来!”炭河里遗址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管理处连续5年举办了“我是小小讲解员”活动,培养小讲解员1万余名,获得长沙市2023年“雷锋家乡学雷锋”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第三届宁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一等奖;打造湖南首家室外考古研学体验项目,通过现场教学、模拟考古等方式,开展小小考古家、探秘研学营等研学活动;与湖南广电合作拍摄,全国首档文博研学纪实节目《跟着国宝去研学》,在2023年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论坛进行了宣传。

科技+融合文物文化促乡村振兴

沉睡的文物像是一扇上了锁的窗,推开这扇窗,让文物“活”起来,可以从中窥见历史的发展、文明的演变、文化的传承,而科技,就是开锁的一把关键钥匙。

近年来,炭河里遗址管理处积极探索文物展览、文化传播方面的有效途径,完成遗址本体,以及四羊方尊等13处青铜重器出土点的保护与展示,获得了《中国文物报》的推介报道。同时完善交通路网等配套设施,打造了一条串联四羊方尊出土点、千佛洞、沩山漂流的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游客来国宝故里现场体验。

牢记嘱托 奋勇争先 | 宁乡:青铜古韵焕新颜 蹚出发展新路径

2022-2023年,炭河里遗址管理处在省文物局的指导下,创新馆藏文物展览方法,举办了“国宝回家”青铜文物展,展出炭河里出土的青铜器35件,并依托5G云网底座,结合XR空间计算能力,在湖南首次数字化展示四羊方尊等国宝文物,本次展览也获得了全国第五届“绽放杯”5G应用优秀奖。在《中国文物报》刊发了《宁乡炭河里:推动文旅融合 赋能乡村振兴》等3篇宣传报道,《炭河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旅融合》宣传视频在《文博中国》视频号进行了展播。

牢记嘱托 奋勇争先 | 宁乡:青铜古韵焕新颜 蹚出发展新路径

2024年1月27日《欢乐大猜想》四羊方尊是用来装什么的?2月6日《炭河鉴赏》短视频在《中国文物报》视频号进行了展播;3月6日《中国文物报》刊发《跨界融合:“研学+影视”炭河里探索文博场馆教育发展新路径》;4月3日《春暖花开的中国》湖南篇走进炭河里青铜博物馆、4月9日《探访中国南方青铜文化中心——炭河里青铜博物馆》直播……今年,“炭河里”已5次登陆央视等国家级媒体,“中国南方青铜文化中心”焕新魅力惊艳世人。

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必须保护好、利用好。炭河里遗址管理处结合考古需求,实施考古调勘工程,结出科研成果。2022—2023年,实施沩水流域文明探源考古调勘,发现地上建(构)筑物等不可移动文物点35处,其中13处为商周文物遗迹,2023年9-12月,考古成果在炭河里青铜博物馆展出,并出版了《炭河里古国文化探源与宁乡铜器群研究》等书籍,获评2023年度长沙市优秀外宣品。

其次,我市引进宋城演艺公司,全国首创跨界合作模式,深挖西周文化内涵,以国之重器“四羊方尊”的传奇故事为主线,打造大型情景剧《炭河千古情》,以及西周礼乐实景短剧编钟舞,生动演绎三千年前的诗礼周风、编钟古乐,多次刷新湖南省大型室内旅游演出场次最高、观众数量最多的纪录,目前已演出5000余场次,成为观众心目中“一生必看的演出”。

文物文化赋能,促文旅融合发展,实现以“文旅兴”促“产业旺”。据了解,“国宝回家”活动吸引了国内55家媒体平台,策划推出了100余篇次新媒体作品,以航拍、动画、说唱、讲解等形式,给网友带来了视觉盛宴。截至目前,炭河里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超400万人次,炭河千古情累计接待观众超800万人次,仅门票收入就达5亿余元。

青铜文化艺术节举办期间,吸引游客达27.4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2.94亿元,同比增长达4.2倍、6.4倍,有力促进了宁乡文旅市场的加速恢复。四羊方尊出土点累计吸引游客8.12万人次,带动农产品、农家乐销售246万元,实现当地农民人均增收3901元,占年度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5%,该项目作为优秀文博资源拓展与文旅融合案例,入选“湖南文物保护利用创新发展百佳案例重点推介项目”。

炭河里考古体验中心联合当地镇、村,整合了黄材村40余户易地扶贫搬迁房屋资源,以“村集体+公司+农户”的模式,为研学学生提供食宿服务,目前研学营地拥有房间200余间、床位1000余个,累计接待研学团队50余万人次,该模式作为保护利用典型经验,获得湖南省文物局向全省推广。炭河里遗址公园开放以来,已带动当地消费26.5亿元,带动村民就业6000余人,为70多户脱贫户、监测户提供公益就业岗位,炭河里也成为湖南考古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示范样板区。

(值班领导:罗思斯 审核:闵滔滔 统筹:刘石江 校对:鲁应龙 易荷花 记者:李向 通讯员:喻晓辉 编辑:龚素贞)